齐天并不便去,他虽没有见过倾楠笙,待见人家适先拉着倾城,举止亲密,自是她父亲无疑,躬身行礼,道:“齐天见过倾庄主。祝庄主春秋鼎盛,福寿绵绵。”
那少年下得毛驴,跟着过来,道:“大兄弟,人家不是你泰山大人?怎么喊庄主?这可不礼貌。”
他嗓门奇大,纵是平常说话,也和高喊一般,周围数十丈里,只要耳朵没聋,就是想不听见都难。
众人闻言,即便正在石壁下冥思苦想、构思佳句的人,也都暂止了念头,一齐循声望去。
西门子书向倾楠笙道:“那便是高云山的来人。”方台上的人,除了倾城一瞬不瞬的望着齐天,充耳不闻,其余人无不动容。
倾楠笙脸色阴沉,寒声道:“黑小子,你要再敢胡言,不管你是那里的来人,可休怪本座不客气,先割下你的舌头。”
他话虽说不客气,可在场知道他性子的人,却知已经很客气了。要不是顾忌人家背后的势力,只怕对方早己唇舌分离。
那少年吐了吐舌,道:“怎么人家不是你的女婿?”向齐天道:“大兄弟,你这玩笑可不好开,兄弟我差点把舌头都丢了。”
齐天不去理他,转向倾城,道:“你稍候一下。”倾城点头道:“我已经等了几年,也不差这一会。”
齐天侧头望了石壁一眼,除了顶上还留有空白,其余地方皆刻满了诗文。
西门子书突然道:“阁下还是放弃吧!那么高的山崖无处着力,就你有轻功绝顶,绝够跃上,可要凌空铭诗,那也是妄想。”
齐天眉头微皱,默然不语。西门子书又道:“在不能破坏石壁上铭诗的前提下,除非你有极其锋利的兵器,刺入石壁中,借力攀登上去。看阁下赤手空拳,那也只能望崖兴叹了。”
齐天灵机一动,转过身去,从怀里掏出“昆仑刺”,他本来准备在京城找人缝制一把剑鞘,无奈那两天一夜的时间,事情接踵而来,至今仍然用布包裹。
齐天解开布条,露出柄一柄尺长的短剑,剑宽一指,剑身光亮如水,一股颤冽的气息,无声地弥漫开来,却似有千军万马逼人眉睫。
三心道人失声道:“昆仑刺?”齐天径自向倾城道:“这把短剑,本是送给你防身的,不过现在看来,还得暂先借用一下。”
倾城道:“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说什么送与借的。”
齐天点了点头,转身朝山崖走去,他步伐虽然不快,可每一步都坚定无比,那怕前面有千军万马,也不能使他停顿一步。
倾城目光紧随着齐天,这里万千人,万千事,俱都不能使她提起一点兴趣,分出一点心来。
倾楠笙突然道:“你倒真是忠心,不仅将人放上山来,还一再好心的提醒。”
西门子书知道庄主这话对自己所说,听他语声僵冷,显得极其愤怒。他也不否认,叹了口气,道:“子书曾听我爹爹讲起他和母亲的过往,我外曾父看不起他一介书生,见我母亲执意和我爹要好,一怒之下将我母亲赶出家门。此后十多年,我母亲每次回娘家,都吃了闭门羹,俩父女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我母亲病亡后,我外曾祖父得讯赶来,哭倒在我母亲坟前。外祖父回家后染病不起,临终将把我和父亲喊去。那时我已不小,至今仍然记得我外祖父对我母亲悲痛欲绝的忤悔,说如果不是当年他为了自己的面子,不认我母亲这个女儿,我娘就不会郁郁而终。子书更忘不了的是,我外曾父直到断气也都睁着眼,为他曾经的错事死不瞑目。”
倾楠笙脸色沉凝,一言不发,也不知心里想着什么,突然冷哼一声,道:“我倒要看看那小子,有甚出众的文采和过人的武功,能够和天下才俊一较长短。”
倾楠笙目光追随齐天望去,只见他径直走到崖下,纵身跃起,足有二丈来高,暗中点了点头,似他这般年纪,不借助冲刺,能跃起二丈,在同辈当中,可谓佼佼者了。
齐天跃在半空,匕首在石壁上一扎,便如扎在豆腐上,直没至柄,身子借力掠起,复又在石壁一扎,跃到崖顶,左手探出,抓在崖边,将身子吊在崖下,右手以剑当笔疾书。
众人只见石屑纷飞,倾刻书成:雨过山色青,风动月华明;相识满天下,皆是意中人。
一众大儒并排坐在南首,他们或勤于笔耕,或博览群书,用眼过度,兼之年事均高,视力衰退,射日山庄特地安排了两名年轻的弟子,为他们轮流朗诵石壁上的铭诗。
待得一名山庄子弟念完齐天的铭诗,不仅其余大儒耸然动容,俱都长身而立,就连孔夫子也都颤颤巍巍的扶着椅子站了起来。
一位来自海州的大儒,孟轻舟叹道:“此诗有景有情,由景入情,由情应景,就是小生一生,赋诗上千,能与媲美的也没几首。”
另一位来自宋州的大儒,唐晓点头道:“前两句写景,虽极工整,可晚生更喜后面两句,以欢愉之心观人,满目皆是欢喜之人,读来让人胸臆大开。”
这些人虽都德龄高硕,可有文圣后人在场,言己必后,俱都不敢人前,失了礼敬。
又一个来自沧州的大儒,张胜枝沉吟道:“先前石壁上的铭诗,虽然也不乏佳作,可和这诗比起来,那是索然无味。”
旁边一位来自仪州的大儒,方宝龙道:“此人才思敏捷,文章锦绣,当该享有盛名,为何‘齐天’这个署号,在诗坛名不见传?”
这些大儒虽然才学渊博,可个人偏好不同,对先前的铭诗,难免褒贬不一。可一个个德高望重,均都秉持中正,那怕有些诗作立意肤浅,个人不喜,然见用词精炼,却也并不反对别人的认同。可似现在众口一词的大加赞赏,却是绝无仅有。
待得众人交相夸奖完,在旁边给石壁上的诗作记分的中年文士,恭声问道:“不知诸位先生给分几何?”
孟轻舟向孔夫子道:“夫子一直不置可否,这回可得评上一评。”孔夫子捋须笑道:“各位都说好,那定是极好的,硬要我说的话,就五个字:孤篇盖全壁。至于评分,给多少都不为过。”
孔夫子说完,拿起身边的拐杖,颤颤巍巍的下台而去。孟晚舟忙道:“文试还没结束,夫子何故离席?”
孟夫子一边道:“老夫此番前来,虽然舟车劳顿,可能读到如此好诗,那是不虚此行。此兴既足,兴尽而返,何须再观?”头也不回的去了。
张胜枝道:“夫子好雅兴。也等等晚生,一道同行。”急步追了过去。剩下的大儒愣了愣,一同哈哈大笑。孟轻舟道:“咱们也该走了。”众人连袂而去,一时走的干干净净。
那名中年文士目瞪口呆,半响才反应过来,拿着记分簿,急忙奔向方台,向倾楠笙道:“庄主,先生们走了。”
西门子书向南面望去,只见空着二十多张椅子,一众大儒走的一个不剩,惑然道:“文试还没结束,怎么都走了?”
那中年文士摇了摇头。倾楠笙摆手道:“算了,读书人性情古怪,子书你派人将他们原路送回,每人备上一百两银子的辛苦费。既没了评判,文试就到此为止。”
西门子书依言吩咐下去,从中年文士手里接过记分簿,扬声道:“文试结束,下面宣读大儒的评分,没有念到名字的,一律淘汰出局。”
那黑大个既不是为竞亲而来,也知水平有限,自便没有献丑,可听西门子书念完晋级的名单,也没有听见齐天的名字,问道:“这就完了?你再仔细瞧瞧,是不漏了我大兄弟的名字。”
西门子书也是一肚子的不解,齐天所作,高才壮采,言有尽而意无穷,实是难得一见的好诗。难道那些大儒,也为五斤米折腰,被庄主私下收卖了,刻意不给评分?要不为何连那些给出零分的,也都记录在册,惟独遗漏人家?
倾楠笙站起身道:“文武结果已出,承蒙各位看的起,远道而来,山庄备了薄席淡酒,等各位用过午膳,下午再举行武试。”
突然右面下面一个清朗的声音道:“这不公平。”齐天听声音熟稔,循声望去,南面坐了百余人,一时要找出是谁说话,并不容易。
要是西北两向的人质问,倾楠笙自不会理,可在南面能有席位的,都是应邀而来的宾客。其中许多人来头虽然不小,哪怕射日山庄并不放在眼里,可作为主人,当着天下英雄的面,却也不由他倨傲。
倾楠笙淡淡的道:“何事不公?”那人站起身来,三十左右,丰神俊朗,一袭白衣胜雪,背着一把油纸。
齐天大喜道:“韩兄也来了。”那人微笑着点了点头,正是江北“武林道”的护道使“白衣”韩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