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夜,静谧而深沉,月光如水,洒在太子府的琉璃瓦上,泛出清冷的光。
李承乾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那轮高悬的明月,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
朝堂之上的压力,府中的暗流涌动,都让他心力交瘁。
这时,家仆前来通报,西域王凌云求见。
李承乾微微一怔,旋即说道:“快请。”
凌云步入庭院,见李承乾神色落寞,心中已然明白几分。
李世民说让李承乾招待他,其实也就是给了二人独处的机会。
想到此,他微微拱手,说道:“太子殿下,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李承乾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还礼道:“伯父,深夜到访,还请为侄儿解惑?”
凌云摇了摇头,目光望向那轮明月,说道:“殿下,凌云不过是见月色正好,又听闻殿下心中烦闷,特来与殿下一同赏月谈心。”
李承乾长叹一声,说道:“伯父,我如今身处这朝堂旋涡之中,举步维艰,哪有心思赏月。”
凌云微微皱眉,问道:“殿下与陛下之间……父子之间并非不可调解。”
李承乾沉默片刻,缓缓说道:“父皇他……对我期望太高,而我……总觉得难以达到他的要求。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凌云静静地听着,待李承乾说完,才缓缓说道:“殿下,我特意至西域而来,陛下乃一代英主,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他对殿下寄予厚望,也是希望殿下能继承他的衣钵,将大唐的盛世延续下去。”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我自然知道父皇的伟大。
自幼,我便对他尊敬有加,崇拜不已。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决定,都让我深感敬佩。我也一直努力学习,希望能成为他所期望的太子。”
“只是……”李承乾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觉得这太子之位的沉重。
父皇的光芒太过耀眼,我无论如何努力,都仿佛只是在他的阴影下。
朝堂之上,有人支持我,也有人暗中诋毁我,想要取而代之。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产生了逃避的念头。”
凌云目光一凛,说道:“殿下,切不可有此念头。你是大唐的太子,肩负着天下苍生的期望。
这天下,是陛下打下来的,也是无数将士和百姓用血汗换来的。你若逃避,如何对得起他们?”
李承乾苦笑着说:“我又何尝不知。只是近来,我与父皇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我所做的一些事情,他并不认同,而他对我的要求,我也觉得难以做到。长此以往,我真担心会……”
“殿下,切勿胡思乱想。”凌云打断了李承乾的话,“陛下是英明之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他对你严厉,也是希望你能成为一代贤君。你与陛下之间,只是缺乏沟通和理解。只要你坦诚相待,相信陛下会明白你的心意。”
李承乾沉默不语,良久,才缓缓说道:“伯父,你说得对。我不该有那些不该有的念头。
我对父皇,只有尊敬和崇拜,绝无造反之心。我只是希望他能多理解我一些,给我一些信任。”
凌云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能有此觉悟,实乃大唐之幸。
如今,大唐正处于盛世,四方来朝,但也并非没有隐患。西域诸国虽与大唐交好,但边境仍时有战乱。
国内,也有一些势力蠢蠢欲动。在这个关键时刻,殿下更应以国事为重,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李承乾神情凝重,说道:“伯父放心,我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我身为太子,自当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尽心尽力。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我该如何是好?”
凌云沉思片刻,说道:“殿下,依凌云之见,你首先要做的,是稳定自己的势力。
在朝堂上,团结那些支持你的大臣,同时,也要学会拉拢中立势力。对于那些反对你的人,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更大的纷争。
其次,你要多关注民生,为百姓做一些实事。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其次,增加自己的战功,威望。陛下是马上天子,太子何不学学陛下?”
李承乾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再者,”凌云继续说道,“殿下要加强与陛下的沟通,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让陛下看到你的努力和进步,这样,他自然会对你更加信任。”
李承乾叹了口气,说道:“这些道理,我都懂。只是,做起来谈何容易。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轩然大波。”
凌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说道:“殿下,万事开头难。只要你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西域或许是太子一个不错的选择。”
李承乾感激地看着凌云,说道:“伯父,今日与你一番长谈,让我受益匪浅。我定会铭记你的教诲,以国事为重,不负父皇和天下百姓的期望。”
凌云微微一笑,说道:“殿下客气了。天色已晚,凌云就不打扰殿下休息了。”
李承乾说道:“伯父慢走,日后若有闲暇,还望常来太子府做客。”
凌云拱手告辞,李承乾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太子,不辜负父皇的期望,不辜负天下百姓的信任。
夜,依旧深沉,但李承乾的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焰。
与凌云的一番交心之谈,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处境,同时,凌云说的西域,也让他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