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浦华镇的战斗从白天持续到夜晚,过程也被三位皇子看的一清二楚,战斗结束之后,长宁王、广信王、宜川王三人才从寺内走到战场。
此刻天色早已灰暗下来,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味,由火箭引燃的皮甲照亮四周空旷的黑夜,数万具尸体充满了这空旷地天地,潘璋令一千士卒举起火把,照亮星空,准备连夜打扫战场。
看到三位王爷来到,潘璋及其亲卫立刻行礼:“末将参见长宁王殿下、广信王殿下、宜川王殿下,这里我正令军士们打扫,请三位殿下移步休息。”
一阵战靴踩踏碎石的声音传来,柴白领着陇右亲兵向三位殿下走来。
“末将参见长宁王殿下、广信王殿下、宜川王殿下。”随后指了指身边亲兵报的盒子:“这是武卫军南军统领宋豪的首级,特来献给殿下。”
长宁王宇文广陵很是高兴,自己的属下也让人自豪了一会,敌军主将就是己方的将领诛杀,原本宇文广陵欣赏潘璋之余,还觉得己方将领怎么没有如此谋略,但是大战结束之后,自己的属下也很长脸。
“柴将军辛苦了,此战之勇全军观之,将军东灭骑军,西诛主将,柴将军真是居功至伟啊。”宇文广陵大声在众人面前夸赞。
“是啊,柴将军此战当居首功啊。”宇文风竹与宇文季青异口同声。
柴白立刻行礼:“多谢殿下盛赞,末将愧不敢当,此次全歼武卫军三万人马,全赖潘将军谋划,首功自然非潘将军莫属。”
“都是,柴将军与潘将军共同首功,若非潘将军之谋,无现在的胜利,如无柴将军之勇,则亦无今天胜利,依我看二位都是栋梁。”宇文季青见柴白如此谦逊,不由得将二人同时推到首位。
还是宇文广陵显得理智,立刻对众人说道:“战场就交由他们处理,庆功的事明日再说,咱们还是商讨一下下一步怎么做,这几日也不知道王达将军将武卫北军引到哪了。”
还沉浸在大胜的广信王、宜川王这才缓过来,随后一行人来到临时搭建的行辕内,说是行辕也只是一处较为干净的民房而已,这是战事结束之后,潘璋令人打扫出来的。
趁着月色,屋内由亲兵们点的蜡烛将四周照的通亮,除了长宁王、广信王、宜川王外,还有两位兵马使柴白、潘璋,广信王的幕僚艾思。
“好了这里也没外人,潘将军谋略得当,还是由潘将军说说,朝廷得知败报之后如何处置,我军又如何应对。”宇文广陵还是让潘璋最先发言。
潘璋也没废话,直接指着地图说道:“三位殿下,此战我军大胜,朝野一定震动,全军立即再次剑指京师,形成攻城之势,到那时候,我军就处于战场的主动权。”潘璋看到长宁王似乎有话要说,随后又接着说道。“只要我军牢牢把握战场主动权,我军就处于优势地位,就可以跟朝廷要价。”
宇文风竹从开始接到后撤的书信后就对出此计的人颇感兴趣,如今大胜,更是对潘璋的话深信不疑,也就没有意见,而宇文季青自己军中将领自然表示支持。
“敢问潘将军,如果朝廷再次增兵呢?朝廷拒绝谈判或者打着谈判的幌子继续调兵,我军身后还有一支武卫军,朝廷之兵前后夹击,我军则危矣,再者说朝廷还有十几万大军,一旦朝廷再次派兵,我军还是处于劣势。”一直沉默的艾思突然发问。
潘璋看到此女子接二连三的询问,便反问:“在下思虑不周,请阁下示下。”
随后艾思也不客气,便开始滔滔不绝:“首先,虽然此战我军大胜,但不能保证震撼朝廷,其次武卫军北军还有四万人马,始终对我形成威胁,如果想要达到震惊朝廷的效果,必须将这四万人马吃掉,只有这样朝廷或许才不会继续派兵,因为我军两战歼灭了京师的卫军,朝廷军心震动,势必不敢再战,我军士气正盛,再战胜算大。”
“相反,如果我军想要依靠刚刚的胜利与朝廷谈判,从朝廷角度看也只损失了三万人马而已,大不了调兵再战,我军到那时候面对的可能就不是七万人了。”
艾思的话,让在场的几人全都沉默,宇文风竹高兴赞许:“有理有理啊。”
“好啊,想不到三弟的府中竟然有如此胆略之人,那我们就再改变策略,我立刻书信王将军,告诉他我军要全歼武卫军。”宇文广陵也一阵高兴,想不到一个潘璋不够,还有一个艾思,不过更深处的想法是,为何自己身边就没有这么一个有谋略的人呢。
宇文季青也不由得赞叹:“就这么办,不过此次我要亲自领兵。”
听到宇文季青领兵后,宇文风竹也附和:“既然四弟领兵,我也想冲锋陷阵。”
“那既然如此,我也不劝你们了,那就商讨下具体行动,如何才能围住北军。”
待到天微微亮,东方稍微有些鱼肚白,行辕内的几人才有了周密的计划,大军将伤残之兵留在浦华镇休整,其余尚有战力者天亮休息之后即可按照计划出发。
从浦华镇出发北上,有两条路线,其一东出浦华镇向北,走百花岭可直达到宜川郡的管道,路线虽近但是道路崎岖,小路居多,不宜大规模行军,其二可向西绕道京师方向,再堵截北军,路线较远,但是可让大军快速通行。
之后不出所料,兵分两路长宁王、广信王走近路北上,与王达的万余骑军汇合,争取前后夹击武卫北军,而宜川王宇文季青则走大路绕道京师,堵截北军的必返之路,一旦有北军有逃回京师迹象,则宜川军负责围追堵截。
天大亮之后,三支大军埋锅造饭休整半个时辰之后,便按照计划前往各自目的地,而在大军出发前,宇文广陵也派出三批快马向王达传信,令他按照新作战计划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