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身殿,一如既往的朴素庄严。
只不过多了一些新的装饰。
毕竟在庆皇不在的时候,秦标一直使用着谨身殿。
监国太子,等同于皇帝。
实际上。
大庆皇权至上,政务最为繁多,最好的模式,其实就那么一种。
皇帝掌军与刑法。
太子处理天下政务。
换种说法,那就是太子等同于宰相。
只不过历朝历代的宰相,多是老成稳重持国之辈,阅历无比丰富。
然而太子相对年轻。
但好在的是。
在大庆,无论秦标是做好做坏,庆皇都不担忧,甚至会给背锅。
甚至庆皇一度认为。
这是大庆最为完美的模式。
上了年纪的皇帝,掌管军事更为稳妥,不会轻易去动刀兵。
而年轻的太子,必然年富力强,处理起政务来更加的勇猛精进,急百姓之所需,不会搞的拖拖沓沓的。
历朝历代的官员,做事儿真跟上了岁数尿尿一样,沥沥拉拉的尿不完。
但凡年轻一些的官员,都不会如此。
“儿臣等见过父皇、皇兄。”
兄弟四人一同行了礼,庆皇点了点头,继续看着奏疏。
秦标脸上则带着笑容。
“来人赐座。”
在这谨身殿内。
太子已等同于主人。
毕竟这里的太监侍卫们,都被秦标使唤一年多了,也都习惯了。
这若是换做别的皇帝,此时怕是早已受不了了。
可这对于庆皇来说,却是令他无比满意。
甚至太满意了,因为秦标就是完美的帝国继承人,但凡秦标若能再多活二十年,活到六十岁,大庆的皇位传承都将会完美。
可惜。
天不遂人愿。
庆皇继续看着奏疏,脸上的表情并不好看。
从秦标脸上的笑容来看,应该不是天下出了什么不好的事儿,否则秦标此时肯定笑不出来。
庆皇脸色不好看,可能纯粹因为奏疏太多了。
果然没多久,庆皇就将奏疏扔到了桌子上。
“先吃饭,吃完饭再处理。”
庆皇说完,便起身站起活动了下,太监宫女们开始传膳。
庆皇这才望向秦风。
“该上朝还是得上朝的,都得学一学,以后去了更遥远的地方,也可以延用这些制度。”
“虽说辽地的体系挺好,可治大国如烹小鲜,朝廷的制度已经延续了近两千年,方方面面的地方都很细致。”
“你们若治理的地方大了,直接效仿即可。”
庆皇让兄弟几人上朝。
显然别有用心。
未来兄弟三人外放是一定的,所要管理的疆域都很大。
若是能在大庆朝堂上学好了,那么未来管理封国相对就容易了许多。
而且。
最为关键的是在庆皇这,基本有什么学什么,根本不会藏私。
秦樉听庆皇这话,内心无比感触。
什么时候父皇,说话也有这商量来的语气了?
换做以往,不该是都给咱上朝,不上朝咱给你们腿先打折了,再让人抬着你们来上朝。
根本不会解释!
哦……
对了。
老六在这。
父皇对待老六,总是更有耐心一些。
若是早年父皇对他们也有这个耐心,愿意跟他们解释,秦樉觉得自己也不会到了封国后,那么的不听父皇的话了。
秦风也明白。
庆皇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
“儿臣晓得了。”
庆皇点了点头。
“先吃饭,吃完饭你们兄弟陪陪咱与你们大哥。”
兄弟几人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满满一大桌饭菜,太监都先挑出去一些试过毒之后,父子六人这才一同用膳。
不得不说。
如今御膳房换了一批厨子,皇宫内饭菜口味越发的好了。
许多食材用的也很地道。
就连秦博,都多吃了两碗饭,明显有些撑了。
等都吃的差不多了,庆皇这才放下了茶杯。
“行了,饭也吃的差不多了,该干点活了。”
庆皇挥手,让人将餐食撤下。
然后就有太监,在这谨身殿内摆了四张桌椅。
清一色上好的黄花梨,格外的沉重,得四个太监合力抬着,才能抬进来。
椅子制作的也相当的地道。
随后又是笔墨纸砚一一放好。
最后……
每张桌子上放了一堆奏疏。
秦博苦着脸,以及识相的坐了上去。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那张桌子上的清漆都被他磨的有快发懵了。
秦风看得有些发懵了。
庆皇坐在了御座之上。
“这饭不能白吃,帮咱跟你们大哥干点活,都先坐了。”
庆皇如此发话,兄弟三人也不好干杵着,各自落座。
此时也恰好跟庆皇的桌子前,围成了一个圈。
“老二你早年熟知大庆律法,在秦地就专钻律法的空子,刑部的折子你来看。”
“老三你看户部的,学学怎么治理百姓。”
“老五礼部那些奏疏还是你批。”
“至于老六……”
庆皇敲了敲桌子。
很明显。
秦风最擅长打仗。
但兵部至关重要,庆皇眼下还不敢将兵部交给秦风。
“辽地的匠人最多,老六你应当熟悉这些,工部的折子你来批。”
庆皇说完。
兄弟四人面前,都已经摆满了奏疏。
当然。
一些重要的奏疏,都放在庆皇跟秦标那里。
基本上庆皇管兵部,秦标管着吏部。
父子六人,刚刚好将六部都给瓜分了。
“你们兄弟三人刚刚上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直接问咱与老大就行了。”
“咱们父子一起用力,何愁大庆不能蒸蒸日上。”
“行了,批吧。”
秦风莫名其妙的坐在了座位上,忍不住摸了摸肚子。
这顿饭吃的。
给自己搭进来了。
可庆皇都这么说了,还能咋整?
以往庆皇一人兴许要处理好几个时辰的奏疏,如今六人来处理。
应该很快就能处理完吧。
秦风如此想着。
而且用脚去想,摆上来的奏疏应该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
批吧……
工部的奏疏,应该不难吧。
毕竟全天下最好的匠人,如今已经不在大庆的工部。
而在辽地。
辽地的有些地方,也有大庆工部的影子,秦风觉得批工部的奏疏,应当不至于太难。
只是。
当奏疏展开之后,秦风瞬间两眼一抹黑。
神尼玛的八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