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结束与任秋荷的通话,办公室文员李颖过来说,有个姓窦的奶奶和她老伴要见初寒妞,准予。
几个月过去,也不知窦奶奶和老李头过得怎样?一直没有他们的消息,今天来,想必是有事,老年人没事不会麻烦人的。
出于对老者的尊重,初寒妞来到办公室外迎候,二位老人急匆匆走来,窦奶奶脚下带风。
疾走几步上前,拉住窦奶奶的手,热情地寒暄,笑声回荡在走廊里。让进屋,吩咐帮老人沏茶。
窦奶奶:“又来给你添麻烦了,我跟你商量个事,你帮我分析分析,我该怎么做更适合?”
初寒妞:“窦奶奶,有话请讲,不用客气。”
窦奶奶:“尚品小学那个地儿你买了开养老院了?”
初寒妞:“嗯,是呀,正在试营业。”
窦奶奶:“你说我和你老爷爷可不可以去那儿?”
初寒妞:“你不是和李爷爷单独租的房子住嘛,怎么又想住在养老院了?你不是嫌恶不自由吗?”
窦奶奶:“一天做两顿饭都有点做够了,也懒得收拾屋子,在养老院,我啥也不用管,到点吃饭,屋子有清洁员清扫,再者是你开的,各方面都差不了。”
初寒妞:“不过,咱养老院老人是不能随便出来的,有点什么事说不清,会给养老院添罗乱,轻手利脚的老人住会觉得拘束。”
窦奶奶:“也跟我上次住那家养老院似的,不让随便出来呀?”
初寒妞:“是的,虽然也会定期带老人到外面活动,但不是经常,窦奶奶,你和李爷爷能耐得住寂寞吗?”
李老头:“我跟你窦奶奶说过,养老院都是不让入住的老年人随便出养老院外面的,出点事不好收拾。”
窦奶奶说的事等于是给初寒妞出了一个难题,她能开这个口子吗,赚不到钱,再惹了乱子,没法收场。
出于谨慎,不可草率答复,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安抚窦奶奶先回去,她要和养老院工作人员研究研究,看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答对完窦奶奶和李老头,令初寒妞思绪纷乱,难道养老院就得像幼儿园和托儿所那样,以看小孩的方式管理他们的生活吗?”
绞尽脑汁,也没能快速找到答案,有个说法是抱团养老,即一些交往至密的老年人,比如同学或朋友,大家住在一个地方,平时以家为单位群居,有什么事互相照应,排班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集体活动等。
但是对这个做法有点理想化了,一旦其中有谁病了卧床,还会轮班去照顾吗?时间短还行,有病卧床,一拖就是好多年,出了病者家属无怨无悔,而外人哪怕是同学或朋友,能够做到亲如家人吗?显然不会。
那么抱团养老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拿来说说开心罢了,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即便抱团了,也会自行瓦解的。
发动大脑,像是在幻觉,浩瀚的宇宙都不够她展翅翱翔,面对养老院养老和自主养老,区别在于受控与不受控,一个是经营行为,一个是个人行为。
深入冥思苦想,灵魂就给思者开了天眼,让他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智道。初寒妞有了一个绝妙的经营之策,自主型养老模式。
直白地说,有需要照顾的老人,不用到养老院去,而是在自己家里,却可享受到养老院式的服务。
自愿加入动态自主养老,支付相应的费用,以住自家的方式得到养老院的贴心服务,有专人送餐、到家保洁、洗衣、日常巡回看护等,除此,一切自由归老人所有。
推敲再三,觉得此法亦可行,尽管谋略上有了雏形,而出炉一项经营模式,尚需严细论证,规避纸上谈兵一场空,不切实际的弊端。
贞向阳听了初寒妞的设想,当即予以肯定,“初总,这是一种养老新概念,可以面向社会,征集意见,也可作为试验田小范围尝试,除了场所外,其他功能仍与封闭养老院类似。”
既然要推出一项有偿经营服务,搞个试点很有必要。初寒妞把窦奶奶和李老头请来公司,她说出她要实施的动态自主养老经营项目,得到二位老人欢迎。
就在养老院进入正式营业的前夕,养老院又推出了动态自主养老经营项目,通过媒体和网络平台予以公布。
反馈信息积极,跟多具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又想享受贴心的照顾和服务,愿以商业交易的模式申请购买了这项服务,费用较比入住封闭养老院少很多。
第一个提请报名的就是窦奶奶和老李头,很多外地子女也认同初寒妞推出的这项创新服务,是凡购买了这项服务的家庭都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实时开通,家人可随时查看监督。
晚上回到后山村,刚到养老院上班没几天的兰玉珠对于初寒妞在养老院增加动态自主养老经营项目经营内容,颇为好奇。
兰玉珠:“寒妞,你是怎么想起采取这种动态自主养老经营项目的?”
初寒妞:“有的人家给老人请了做饭的、有请照顾的,像是钟点工,由此延展,我想到了动态自主养老,因为服务是集约似的,更有竞争力,也更省钱,一推出,就会受到广泛欢迎,申请人家可能井喷式增加。”
兰玉珠:“寒妞,我觉得做什么工作,或经营任何一档生意,只要用心就能做好,比如有一家卖碗面的,一碗面才三块钱,一年下来赚几十万,谁会想到一个碗面铺子,居然那么赚钱,很多大饭店都干不过它。”
初寒妞:“商机无处不在,常常就在眼皮底下,很多人只顾仰头远眺,却忽略低头脚下就是金银满地。”
一时养老院大火,扩招了大批从业人员,解决多数中年男女的就业问题,而事护工的是要经过严格筛选,但薪资优厚。
这项创意服务引发社会关注,受到大多数人的推捧和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