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荆门县城的大街小巷,给这座县城带来了一丝生机与活力。
然而,此时城中的气氛却显得格外紧张和凝重。
只见十数位身穿锦袍的黑衣卫护着沈丘往巡察御史的驻地而去。
在黑衣卫周边,还有一百多名身披甲具的甲士紧紧相随,步伐整齐划一,气势磅礴。
足以惊退一切窥伺的一切宵小。
这壮观的场景自然吸引了众多目光,荆门县内的各方势力都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看来,我们还是小瞧了这位新来的巡察御史啊!没想到他们竟然这么快就与黑衣卫联系在一起了。照此情形下去,那荆门县的六大家族怕是要有麻烦!”
荆门县令万安坐在县衙内,听着手下人的汇报,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道。
要知道,黑衣卫可是直属楚王的亲军卫队,其权力之大、地位之高不言而喻;
而那巡察御史则是受襄郢指派而来,肩负着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势力的重任。如今这两者突然联手,背后是否有着大王的默许呢?
一想到此处,万安不禁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因为荆门县的六大家族能够在近些年来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结成了紧密的联盟,并巧妙地借助了大王的威名作为掩护。
倘若此次真的是大王有意为之,想要整治这六大家族,那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荆门县这个地方,但凡有人胆敢和那六大家族过不去,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正是由于这样的铁血手腕,使得荆门县内其他各方势力皆被深深地震慑住,以至于整个南郡上下都坚信不疑,这六大家族背后确实是有楚王作为坚实后盾。
荆门县令万安,是一个头脑聪慧、行事谨慎之人。
这么多年来,尽管表面上看他一直与六大家族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但也仅仅是想保住他的荆门县令的职位,实际上,他从未停止过暗中探寻六大家族真正所仰仗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摸索,万安县令终于还是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据他推测,荆门县六大家族的真正靠山极有可能就是郢城的荆家。
当然,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都城襄郢的那个庞大的荆氏家族。
虽说襄郢的荆家也许并未直接向荆门县的六大家族伸出援手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影响力却实实在在地波及到了这里,并在无形之中为六大家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要知道,在此前几任荆门县令之所以会遭到贬谪,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郢城荆家借助襄郢荆家的巨大影响力从中作梗所致。
如今,眼看着襄郢方面似乎已经有意对荆门县的六大家族采取行动,万安县令心里很清楚,自己也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以求能够全身而退、明哲保身了。
毕竟,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漩涡当中,如果稍有不慎,便很可能落得个粉身碎骨的凄惨下场。
在沈丘被黑衣卫押送至巡察御史驻地后的第二天清晨,巡察御史孙骁当即就来到司法院的公堂,分别向荆门县令、监察御史以及司法院院长三人送了一份公文,其内容皆是关于重新审理沈丘杀人一案的要求。
当荆门县令等人收到孙骁的公文之后,三人立刻都赶到了司法院的公堂。
对于巡察御史孙骁提及的重审沈丘杀人案的要求,荆门县令竟然毫不犹豫地点头表示同意。
这个举动不仅让巡察御史感到震惊,就连监察御史和司法院院长两人都感到十分诧异。
要知道,平日里荆门县令与六大家族之间关系密切,在这个维护荆门县各权贵的共同利益之下,他们以为荆门县令肯定会支持他们这一方,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金门县的监察御史和司法院两人互相坚定的看了对方一眼,而后他们态度坚决地回应称沈丘杀人之事证据确凿,根本无需再次审理。
面对这样强硬的反对意见,巡察御史孙骁并未退缩。
只见他微微一笑,从怀中缓缓取出一份盖有大理寺掌院卜子夏印章的手书公文。
“此乃大理寺的公文”,当巡察御史孙骁不紧不慢的将盖有大理寺大印的公文展现在众人面前时,荆门县司法院掌院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公文上那鲜红的印章,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片刻之后,这位一向以威严着称的掌院大人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再也说不出任何反对的话语来。
在楚国,每一个地方的司法机构都有着严密的层级关系和明确的职责划分。
就拿荆门县来说,其司法院的直属上级便是位于南郡的大理寺分院。
而这大理寺分院又直属于那大理寺。
如此一来,作为大理寺掌院的卜子夏大人,自然拥有着对司法院事务直接下令的权力。
很快巡察御史孙骁被大理寺授权重审荆门县沈丘杀人案的消息迅速在荆门县传开。
当荆门县六大家族的族长们得知此事时,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乌云所笼罩。
然而,面对孙骁手握公文、执意要对沈丘杀人案进行审理的坚决态度,六大家族纵使心中再有不满与愤恨,此刻也毫无办法去阻拦。
其实,要说这荆门县六大家族最为忌惮之事,并非是巡察御史对沈丘杀人案结果的翻案。
毕竟,沈丘杀人一事确凿无疑,无论出于何种缘由,杀人总归是不争的事实,此案已然成为一桩铁案。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六大家族如此忧心忡忡呢?
原来啊,他们真正害怕的是担心这位巡察御史不顾一切的要深挖沈丘杀人背后隐藏的真相。
如此一来,只怕会将六大家族这些年来在荆门县暗中所做的种种勾当统统暴露于阳光之下,大白于天下。
这些年,楚国不遗余力的在大力推行法治建设,一切都以法律为准绳,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律法之上。
若是这桩案子以及其中牵扯出的诸多内幕最终传入了楚王的耳中,六大家族也不知那位高高在上的君王将会作何感想。
或许,一场席卷整个荆门县乃至波及更广范围的风暴即将来临……
这是六大家族想都不敢想的最坏后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