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章二十八年十月,秋意已深。
楚军主将白毅站在临淄城头,远眺东方渐白的天空。
晨风掠过他的坚毅的脸颊,带来远方战场特有的铁锈与焦土气息。
如今五万楚军已在城中驻扎半月有余,城墙上的血迹早已干涸,但空气中仍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死亡味道。
“将军,斥候回报,田盘大军仍驻守淳于,未有西进迹象。”副将李威快步登上城楼,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白毅麾下的副将因为围城不力,放走了田盘,已经遭到了白毅的贬谪,所以白毅就直接任命李威将军担任其副将。
听到李威的话,白毅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宝剑的纹饰。
这位楚国名将年近四旬,眼角已爬上细纹,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依然锐利如初。
“田盘在等什么?”,白毅既是在问副将李威,也是在问自己。
“将军,据探子来报,孙平将军已经带领五万大军在夷维一带活动,应该是孙平将军牵制了田盘主力,他不敢轻举妄动”,副将李威禀报道。
“这是昨夜收到的黑衣卫密报,是从淳于城中传出来的”,副将李威将一张薄纸递交给主将白毅。
白毅展开薄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信中详细记载了田盘军中详情,这十七万大军中竟有三万是新征的农夫,粮草供应也日渐紧张。
白毅看到这里,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田恒急功近利,现在给他儿子留下的烂摊子,应该够田盘头疼的吧”。
“将军,我们是否主动出击?”,副将李威眼中闪烁着战意。
白毅摇头,转身望向西方:“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要继续等。”
“等?”,李威有些不解。
“等晋国战场来的十万精锐”,白毅的声音低沉的说道:“临淄城墙坚固,五万人守城足矣,但若要歼灭田盘主力,我们需要更多兵力。”
副将李威恍然大悟,白毅向来用兵如神,从不做无把握之事,攻下临淄后按兵不动,原来是在等待最佳战机。
只是晋国战场还能抽调出十万大军吗?
白毅没有多说,他也不会多问。
秋风卷起城头旌旗,猎猎作响,白毅眯起眼睛,仿佛已看见远方的战火与硝烟。
淳于城中,齐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田盘将青铜酒爵重重砸在案几上,酒液溅湿了铺开的地图,怒喝道:“孙平这个恶贼!竟带着五万大军在夷维游荡,意图断我后路!,真是可恶”。
帐中将领都噤若寒蝉,田盘年方二十有五,接替叔父田文执掌军权不足三月,眉宇间尽是忧色。
执掌一个国家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
他抓起地图一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十七万大军困兽在淳于与高密之间,临淄就在百里之外,却寸步难行,你们可有办法?”
“大将军”,田文出列拱手道:“孙平乃是楚将,与老将军交战两年,熟知我军的状况,若贸然西进,恐遭前后夹击,不如先解决夷维之敌...”
“解决?”,田盘无奈的说道:“那支齐楚联军像泥鳅一样滑溜,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着!”
说到这里他烦躁地踱步,铠甲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田文欲言又止,帐中气氛凝重如铁。
所有人都明白,时间不在齐国这边,如今临淄陷落的消息已传遍各城,各地守军士气低迷,若不能速战速决...
“报!”,就在这时,传令兵慌张闯入禀报道:“楚军斥候出现在城东二十里!”
田盘猛地转身:“有多少人?”
“约...约百骑,似是侦察。”
田盘眉头紧锁,白毅素来谨慎,突然派出斥候深入敌境,必有蹊跷。
他快步走到舆图前,手指沿着临淄到淳于的路线划过:“加派三倍哨骑,本将要知道白毅的一举一动!”
十日后,临淄城外尘土飞扬。
白毅身着赤色战袍,立于城门高处。
远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旌旗遮天蔽日,那是从晋楚边境撤下的十万精锐,历经两年的征战,铠甲上满是刀剑痕迹,却依然军容整肃。
“终于来了”,白毅轻声自语。
副将李威此刻再也难掩兴奋之色:“如今晋楚已经停战,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又有这十万精锐的增援,将军,现在我军兵力已达十五万,足以与田盘一战!”
白毅没有立即回应。他注视着陆续入城的军队,注意到他们虽然疲惫,但眼神中燃烧着战意,这些老兵经历过最残酷的战斗,是楚国最锋利的剑。
“传令全军休整三日”,主将白毅终于开口道:“三日后,兵发淳于”。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应道。
当夜,主将白毅在帅帐召集众将,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帐壁上,如同即将出征的巨兽。
“根据探子的禀报,如今田盘将其麾下十七万大军分别驻在淳于、高密二城,此二城互成犄角之势,相互支持”,白毅用剑尖在沙盘上划出两道线,继续说道:“孙平将军的五万联军在夷维牵制,但不足以逼田盘决战。”
这时一名年轻的将领出声说道:“将军打算强攻淳于?那里城墙比临淄也只低上一点...”
白毅看了小将一眼,立刻就认出了他的身份。
此人为昭滑,昭氏子弟,不过确是庶出的。
“不”,白毅剑尖突然转向,点在两城之间的狭长地带,沉声说道:“本将要先断其联系。”
众将面面相觑,副将最先明白过来,说道:“虎豹骑!”
主将白毅点头,说道:“三万虎豹骑截断高密援军,主力围困淳于,孙平将军从东侧压上,形成合围之势。”
他的剑尖重重刺入代表淳于的木块,继续说道:“田盘若出城决战,正中我下怀;若固守待援...”白毅眼中闪过一丝冷酷:“淳于存粮不足两月,此乃取死之道”。
主将白毅话音落下,帐中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感受到这个计划的完美,不急于强攻,而是慢慢勒紧套在田盘脖子上的绞索。
“此战关键,在于虎豹骑能否挡住高密援军。”白毅目光扫过众将说道:“谁愿领此重任?”
“末将愿往!”
有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一人是副将李威,一人是裨将昭滑。
白毅先是看了副将李威一眼,而后又将审视的目光落在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将领身上。
此人虽然年轻,但却十分骁勇善战。
“本将给你两万虎豹骑,再加一万弓弩手”,白毅沉声道:“若放一个齐军进入淳于,提头来见。”
副将李威立刻回答道:“末将立军令状!”
就在昭滑一脸失望的准备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白毅的声音又响起来了:“昭滑为李威将军的副将,希望你不要让本将和李威将军失望”。
昭滑听到白毅的话,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说道:“末将也愿意立下军令状”。
昭滑话音刚落,帐内的诸将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