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探寻其中的奥秘!
这铁链看似寻常,却似是某种独特的禁制,任凭张无忌如何运劲,都难以撼动分毫。
杨逍亦是一脸凝重,他的手指轻轻搭在铁链之上,内力缓缓注入,试图探寻其中的奥秘。
就在两人全神贯注之际,一阵脚步声突然传来,打破了这份寂静。
只见空智和空性两位大师率领着一群少林僧众,去而复返。他们面色阴沉,眼神中透着一股凌厉的气势。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件严肃的场景,可是杨逍却突然间想到鸣叫果然是没落了。
这要是平日里这么多人闯进来,早就被人层层通报或者拦在外面,如今居然任由这些人带着人闯到此处。
或许该感谢自己现在没有运功疗伤,否则被这么一打断,也许筋脉寸断,当即死亡也说不定。
杨逍当即询问这些人来这里做什么,可这几个道貌岸然的和尚却说,圆真的尸体消失,指不定就在他这里。
杨逍看着他们莫名其妙,也不知是什么人都随意来这里指责他,圆真的尸体他何曾未得到过?
众目睽睽之下,圆真的尸体早就被少林寺带走,如今还返回这里质问他,真当他明教无人了吗?
不过眼下这种情况,光明顶又百废待兴,而如今他们都受了伤,杨逍实在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
于是便说,既然不相信,那便搜吧,这里早就残破不堪,根本藏不了一具尸体。
少林寺的几个人当即就开始搜查一番,发现这里确实没有什么东西,难道真是他们误会了?
于是他们就劝各自的人退去,或许真的是误会了杨逍,不过一瞬间,所有人都离开了此处。
杨逍在心中感叹过,这还什么都没做呢?所有人都上来踩一脚,都想上来占便宜。
其实光明顶如今看起来虽然破败,可是他们的核心弟子还在,他们的圣坛也还在。
也倒也没有到那种灭亡的地步,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胆子如此大,跑到这里来打扰他们。
张无忌看着面前的这一幕,也是觉得有些可笑,明教再怎么样也还是大门派,如今不过损失了一部分人而已。
这些人当即就迫不及待的去了想要分赃,这脸确实有些难看了,不过他现在什么都没说。
他虽然帮明教挡过了这一劫,可对明教来说,他也是外人,有些事确实不该他来指点。
李长安说到此处,众人皆纷纷议论起来。
“这些人胆子太大,难道认为明教的人受伤了,就敢来这里找茬?”
“这要真打起来,这些也未必是张无忌的对手,胆子应该没有这么大。”
“难道真的是那尸体失踪了,他们才不得不来这里?”
“一具尸体而已,拿着尸体干什么?鞭尸啊。”
其实很多时候谁真心谁不真心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李长安静静的看着众人,他继续说道。
在小昭衣不解带,悉心照料下,张无忌内伤慢慢痊愈,他知道是时候为这些人治内伤了。
否则再拖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毕竟如今一切百废待兴,什么都有可能会发生。
为避免发生意外,所以张无忌想早点为他们疗伤,让他们早点痊愈,为明教做贡献。
小昭也没想到张无忌这么快就好了,只感叹他的身体素质真好,这么快就痊愈了。
不过这也多亏了他的照顾,否则张无忌怎么可能这么快痊愈?
她将张无忌当眼珠子一样护着,自然是希望他早日痊愈,想做什么都能成功。
她的眼眸里,满是担忧与专注,仿佛这世间唯有眼前之人的伤势最为紧要。
她也确实眼中只有张无忌,其他的人都没有被她看在眼中,对她而言,这天地间唯有张无忌。
张无忌对他自然是特别的,而且张无忌也没想到小昭会这么在意他,明明他们才见面没多久。
在小昭无微不至的护理下,张无忌的伤势如同春回大地时的残冰,渐渐消融。
体内的内力也缓缓恢复,已然有了六七成火候,这次的伤势比以往恢复的快,一看就知道是谁的功劳。
张无忌心中,却全然没有因自身伤势好转而轻松半分,只因他看着明教上下都是一批老弱病残。
他牵挂着为了明教而苦战受伤的五散人,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却同样坚毅的面容,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
此时的光明顶,被一片沉重的阴霾所笼罩,光明顶很多建筑被毁,很多人被伤。
明教众人皆知,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汹涌而来,这还是一场看不见危险的危机。
五散人重伤在身,气息奄奄,殷天正与殷梨亭父子,亦是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
整个明教的命运,仿佛悬于一线,而这一线生机,竟在不知不觉间系在了张无忌一人身上。
杨逍望着张无忌的执着,心中感慨万千,沉吟片刻后,他缓缓劝解张无忌。
希望张无忌能够做明教教主,希望他能够带领他们过得更好,而不是任由他们在这里腐烂。
众人也都开始劝张无忌,他确实是最合适做明教教主的,也不该再推辞。
正当众人苦劝张无忌之际,一阵喧嚣嘈杂之声,如汹涌浪潮般从远方滚滚而来。
众人心中一凛,显然知道是有人趁火打劫,也许是某些人就想从明教获得利益。
张无忌心中一凛,他深知此刻明教众人皆重伤难起,若正面相迎,无异于以卵击石,必是全军覆没之局。
李长安说到此处,众人皆纷纷议论起来。
“.~张无忌的想法是对的,确实不应该迎难而上,而是应该躲起来「永。”
“躲起来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无非是想以后找到机会再还回去。”
“以卵击石,迎难而上才是最蠢的想法。”
“死那么多又何必?日后再报复回去吧。”
张无忌也不知道自己心中怎么想的,他答应做明教教主。
李长安静静的看着众人,他说道。
于是他劝杨逍,此时应该避开风头,而不是迎难而上,这样打下去必定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杨逍面露不甘,他一生高傲,身为明教光明左使,怎肯轻易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