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不负众人所托!
可他也知道,如今明教这么多人在后面,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他不能带着他们冒险。
只要是关乎明教的事,杨逍都不可能随意的做决定,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仅仅是自己,他的身后还有很多名家弟子。
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他不能也不可以死在这里,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群人只是想找银两,可光明顶已破烂不堪,哪里还有什么银两呢?
谁也不知道杨逍在那里面想了什么,只见他一个低头,一个抬头,瞬间就想透了。
他亦明白张无忌所言,乃是当前唯一生机,如果此时迎面上去,还不知道这些弟子会死多少人。
张无忌让众人的躲入密道中,可是他却不知道密道不是随便就能够躲入的。
对明教来说,那条密道是禁地,他们不能进去,否则就是违背了规矩。
因此他们很多人都清楚,他们不能这样做,那一条密道有多年没有人进去过。
张无忌不明白人都要死了还,讲究这么多的规矩干什么?可他就是劝阻不了这些人。
这么多年来,他们都守着规矩,如果不是他们都是守规矩,也许阳顶天夫妇早就回到他们身边了。
就是因为那条密道,多年来没有人经过,所以阳顶天夫妇才会在密道中躺了这么多年。
考虑到这么多人都会死,也考虑到张无忌和明教的关系,于是张无忌答应做明教教主。
他知道,他只有答应做教主,用教主的身份来进行一下密道,如此一来,明教其他人才不会被罚。
他不清楚这些人究竟是需要一个这样的契机,还是需要他做明教教主?总之张无忌答应了。
见张无忌答应做教主,众人才高兴起来,也才慢慢的一个个进入了密道中。
张无忌望着前方那幽深的密道入口,心中五味杂陈,他没想到,为了进密道,自己坐上了教主之位。
他知道,从此刻起,自己的命运便与明教紧紧相连,未知的江湖之路,也因这一决定而更加扑朔迷离。
但他亦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定要护得明教周全,不负众人所托。
心中也想,如果明教有了其他的人,可以做教主,他也就退出教主之位,不愿意承担教主之责。
李长安说到此处,众人皆纷纷议论起来。
“从明教的教主挺有意思的,为什么不愿意呢?”
“这才是最有意思的人,他不愿意承担责任。”
“怎么会有人不想当教主呢?明明这个位置害死了那么多人。”
“只要位置空闲下来,就会有很多人想要做教主,所以它害死了很多人。”
“这关位置什么事?不是这些人自己做的事吗?”.
无论以后的事是什么样,现在也只能好好活着。
有自由之身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李长安静静的看着众人,他继续说道。
明教总坛内,一片慌乱与喧嚣,众人则以最快的~速度躲进密道中。
此时外面的铁蹄声渐近,似滚滚闷雷,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张无忌这位年轻的明教教主,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凝重与决然。
张无忌知晓情势危急,他不急不躁的劝众人躲进密道中,却自有一股领袖风范。
众人听闻,面面相觑,一时间议论纷纷,谁也不想如此就走了,可是谁也不想两败俱伤。
而张无忌心中,对这教主之位心生厌倦,倒也不是厌倦教主之辈,而是厌倦争夺权利之事。
他本是随性自在之人,向往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江湖的恩怨情仇、权力争斗,于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
“待此番危机过去,我便卸任教主,从此远离这江湖纷争。”他暗自思忖,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解脱之意。
然而明教众人却不这么想,光明左使杨逍率先站出,他觉得张无忌这样的人才是做教主最合适的人选。
张无忌望着眼前这些忠心耿耿的教众,心中泛起一阵无奈,他不知道怎么与他们说。
想要的是自由之身,他想要纵横江湖,可他也知道,自己难以轻易摆脱这教主的重任。
此刻他身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众人的簇拥下,他被带到一旁疗伤。
疗伤之时,他思绪万千,不知道怎么能够放下明教,能够让他们过得更好。
因为他并不是想要坐上教主之位,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过得更好,自己也有自己的生活。
可显然他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自己做教主对他们才最好,可这不是张无忌想要的。
一边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一边是明教上下的殷切期盼与责任。
他想起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那些在江湖中历经的磨难与奇遇,似乎都在将他一步步推向这明教教主的位置。
“难道我真的无法脱身?”他在心中默默自问。
但疲惫很快袭来,他闭上双眼,决定暂且将这些烦恼抛诸脑后,决定休息一下再说。
毕竟先度过眼前的危机才是当务之急,至于教主之位的去留,只能等日后再做打算。
在众人的守护与期待下,张无忌在疗伤的静谧中,暂时忘却了那令他纠结不已的身份困扰。
众人见状也纷纷的安静下来,都坐在一旁静静的疗伤,一时间整个密道中安静如斯。
杨逍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听话,看到教主静静的躺着休息,他们也不再叽叽呱呱的说。
李长安说到此处,众人皆纷纷议论起来。
“或许就是想要在新教主面前表现,否则怎么会突然那么安静?”
“张无忌宅心仁厚,确实很合适做教主,有他在,明教也能走得更稳。”
“只可惜他不想做教主,只想要去游历江湖,他想要自由之身。”
很多事情或许早已注定,结局是什么都改变不了。
李长安轻轻的转动着面前的茶杯,他继续说道。
殷梨亭尚在回武当蜿蜒的山道上,他并未与人结伴,而是独自一人上路。
殷梨亭独坐在庭院角落,手中酒壶摇晃,酒水倾洒在地上,洇湿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