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惟敬在京城市井中摸爬滚打多年,非常懂得察言观色与迎合他人的应对话术。】
【但在以往,都是他沈惟敬在对他人阿谀奉承,曲意逢迎的。】
【当看到朝鲜国王李昖的时候,沈惟敬仿佛就看到了自己在京城市井中模样。】
【这哪里像是一国之王,该有的模样?】
【不过,沈惟敬转念一想,这朝鲜都快要被倭寇灭亡了,他的这个朝鲜国王,若是没有大明王朝的帮助,恐怕此时就已经成为灭国之君了。】
【在京城市井中混迹多年,在朝鲜的战事刚刚发生没多久时,沈惟敬就早有听闻。】
【毕竟在大明京城之中,那些时时关心着家国大事,边关战事的人,都是众多食客,文人学子等,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了。】
【对于,大明王朝要不要出兵救援朝鲜的事情上,在大明京城中的谈论,基本是分为两派的。】
【一派认为要出兵,而另一派则是不应该出兵,为此双方展开各自的观点与论述。】
【主张出兵者,认为大明王朝,应该遵从宗主国的道义,藩属有难应自当驰援。】
【有的人,则是担忧倭寇坐大威胁边境,应力陈御敌于外的必要。】
【而反对出兵者,当以考量国内民生艰难,财政紧张,战争只会加重朝廷的负担,使国家财政赤字。】
【也有的人,质疑出兵胜算,担心损兵折将反遭其害。】
【双方各执一词,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书院学舍等场所,都在谈论之中,进行着自己观点的辩论。】
【而沈惟敬,在应对兵部尚书石星的考问时的应答,都是从此而来。】
【同样,由于沈惟敬混迹在这些市井之中,也增加了他很多的听闻,而这些听闻,到了关键的时候,往往能帮助到沈惟敬。】
【然而,沈惟敬自己的个人看法则是,若是为了救援朝鲜王国,会损害到大明王朝的利益,那就没有必要前去救援。】
【若是援朝鲜王国,有什么可以让大明王朝有利可得,那么出兵相救,也不是不行。】
【然而,沈惟敬在与朝鲜国王李昖接触与交谈之中了解到,大明王朝救助这朝鲜王国,基本上是一件无利可图的事情。】
【因为,朝鲜国王李昖基本都是在向沈惟敬诉苦,诉说着他朝鲜王李昖的不容易,诉说着倭寇的蛮横无礼,残暴不仁等等。】
【年少时上过战场,与倭寇交战过的沈惟敬,怎能不清楚倭寇的本性?】
【为了生存,他沈惟敬的血性,早就在京城的市井生活之中被磨灭殆尽了,所以任由朝鲜国王李昖如何诉说着自己的困境与不容易。】
【沈惟敬都能应对自如,在安抚朝鲜国王李昖的同时,还能让朝鲜国王李昖相信了,大明王朝,正在集结大军的信息。】
【但前提是,需要时间。】
【他沈惟敬此次前来的目的,除了探清倭寇的虚实之外,就是为大明的军队在入朝之前,争取到更多准备的时间。】
【对于沈惟敬的说词,朝鲜国王李昖那是坚信不疑。】
诸天万界下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沈惟敬就这样把,朝鲜国王李昖给忽悠住,给搞定了?”
百姓乙:“不然呢?此时的朝鲜国王李昖,就好比是一个溺水之人,而大明王朝出兵救援,就是他的唯一希望了。”
“而沈惟敬的到来,就像是朝鲜国王李昖的救命稻草一样。”
“但我觉得吧,这朝鲜国王李昖,应该不止是对沈惟敬这样,在这个时期内,但凡是我们大明朝廷派去朝鲜的官员,都会被朝鲜国王李昖如此对待。”
百姓丙错愕:“那...这...也太掉价了吧!”
一旁的百姓丁笑道:“哈哈,那是你不懂朝鲜王国之内的国情,他们朝鲜王国之中,上至官员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希望能来到我们大明王朝,成为我们大明的子民呢。”
......
【安抚完朝鲜国王李昖之后,沈惟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义州离平壤城有400多里(200公里),在辞别朝鲜国王李昖后,沈惟敬迅速南下抵达平壤郊外斧山院,然后让沈嘉旺到平壤城中去送信。】
【沈嘉旺年少时,曾经因商船遇大风漂至樱花岛屿,并在樱花岛生活了七年,之后跟着商船,回到大明王朝。】
【一行人之中,也只有沈嘉旺与倭国人有过交集。】
【由于,上一次祖承训吃过大亏的教训之后,沈惟敬让沈嘉旺带上明神宗朱翊均的圣旨进入平襄城送信。】
【若是送信的过程中并不顺利,沈嘉旺就可以拿出大明的圣旨,进行应对。】
【果然,沈嘉旺穿着大明的制服,骑着白马,一到平襄城外时,就被倭寇的卫兵给拦住了。】
【即使沈嘉旺用倭言表明自己身份时,倭兵也只是诧异了一下沈嘉旺这一个大明汉人的倭言,为何会如此精通之外。】
【仍然要将沈嘉旺,当成间谍来处置。】
【不得已之下,沈嘉旺先是拿出沈惟敬交给自己的信件来表明自己的身份。】
【倭兵头目接过信件一看,上面竟然是倭文撰写的书信。】
【但倭兵头目,仍然不相信沈嘉旺的身份。】
【眼看倭兵就要动手,沈嘉旺连忙将明神宗朱翊均的圣旨拿出来,高举起来,并大声喝斥问道:“此乃大明天子圣旨在此,尔等不得无礼。”】
【然而,倭兵一听沈嘉旺手中的是大明天子圣旨时,顿时就哄笑了起来。】
【他们在笑,上一次来到平襄城的大明人,也是如此姿态,结果被他们杀得铩羽而归,差一点就全军覆灭。】
【这些倭兵可不笨,当他们看到沈嘉旺敢穿着大明的制服骑着白马,出现在平襄城外时,他们的头目,就已经大概猜测到了什么。】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行事,就是要给大明的使臣,一个下马威,就是要戏耍一下,那高高在上的大明天朝的使臣。】
【面对倭兵如此状态,沈嘉旺也是怒火燃起,并再次大声喝斥道:“朝鲜有何亏负于倭国,倭国如何擅兴师旅。”】
【“尔等,赚我天朝使者前来平襄,就为了如此无礼之举,果然是蛮夷之野人。”】
【一众倭兵被沈嘉旺如此喝斥,也是怒气冲天,就要动手将沈嘉旺处死时,被倭兵的头目给拦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