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专业化生产
既然不用分配向上级争取资金任务,党委班子成员们一致同意启动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
先期要聘请南津县交通局技术人员,勘探各村地理条件,帮助设计道路,接着开展拆迁、征地等工作。
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指挥部,镇长包云峰任主任,副镇长伊惠刚任副主任,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负责人任成员,纪检监察办公室,镇人大派员参与工程监督。
李远方严厉地说道:“同志们,村村通道路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能够给农村带来人气、财气,能使农民发财致富。
工程质量一定要放在首位,千万不能把‘村村通’变成‘村村痛’,把好事变成坏事。
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施工标准采用国家及建设行业标准,质量管理实施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镇政府监督、人大代表和群众监督。
指挥部要组织竣工后的验收,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为两年,要写进建设合同,还要留有尾款,并且研究制定后续的道路养护管理措施。
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的,要给予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
对于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或者贪污挪用建设资金,或者有受贿等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包云峰受到极大的震动,为主导这项工程的喜悦感消失大半,尽管李远方放权给他来抓这项工程,却动用纪检监察、镇人大代表等力量,参与工程监督,相当于给他套上紧箍圈。
会后,包云峰立即组织召开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会议,商议制定方案,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分工,规定了时间节点,要求必须按要求推进工作。
李远方没有参加指挥部会议,也没有对具体操作提出思路。
随着领导职务层次的提升,他的管理方式也发生改变,不可能再亲历而为、面面俱到,必须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施加压力,给予动力,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他让司机于海洋开车,来到南津大马车业有限公司。
在苏家庄参观合作社时,他见到该公司生产的农用运输车,立即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电话向父亲落实,抽空到公司来看看。
公司分两个厂区,旧厂区在南津县城区域,原来生产12马力拖拉机;新厂区在南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两个大车间,原来生产农用运输车。
不用说工厂的生产设施设备,就两个厂区的土地将来会大幅增值。
因为父亲在原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工作的缘故,李远方熟悉工厂在原来那个时空变迁,被一家企业购买后,开发房地产,大大赚了一把。
现在他以500万元抢先拿下这家工厂,那是稳赚不赔,这就是重生者的优势,利用知识金手指,顺应未来发展趋势,想不发财都难。
他向公司投入200万美元,给父亲当作启动资金,没有抱多大希望,想让父亲经营管理,只要不赔钱,有个事业寄托就可以了。
当然,他也为公司设立了“三步走”经营战略,目的是确保企业维持盈利,稳步地向前推进发展,还能锻炼父亲的经营管理能力。
但是,他把企业给父亲管理后,父亲完全抛开“三步走”经营战略规划,与企业管理层协商,并经过市场调研,确立更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
从生产加工拖拉机、农用运输车零部件做起,很快发展到农用运输车整车生产。
当他进入旧厂区时,发现员工精神面貌发生很大改变,穿着印有“大马车业”标志灰色工作服,看起来很时髦、很有精气神,在车间工作全神贯注,在厂区走路也是行色匆匆。
他们大部分是原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职工,经历下岗没有工资的痛苦。
现在,他们重新回到企业上班,并且享受到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工资,格外珍惜工作。
在生产车间,李远方看到员工正在生产零部件,看图纸和零件的几何形状,全部是为农用运输车辆配套。
在原来的装配车间,拖拉机装配线已经没有了踪影,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介绍道:
“公司成立后,先生产拖拉机、农用运输车零部件,为别的企业配套。
生产经营步入正轨后,李总力主恢复农用运输车生产,开发出新产品,试生产销售。
当市场反应良好后,果断停止为别的公司配套生产零部件,把拖拉机生产的专机、装配生产线卖给清河拖拉机有限公司,专心致志搞好农用运输车生产。”
李远方暗暗点头,专业化生产是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父亲抛开落后产品,集中资金、人力资源,做精做好农用运输车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他本来想让父亲把企业经营稳固了,再开发新的车辆产品。
轿车产品将有十年的高速增长期,可是需要要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未来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很多知名车企会跟不上发展速度而被淘汰。
因此,他另辟蹊径,准备适时开发专供国外市场的房车产品。
这个计划被他父亲打乱了,没有执行开始的企业发展规划,而是直接回归到原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发展农用运输车。
他心里有个疑问,原来工厂生产的农用运输车辆技术不太成熟,故障率太高,父亲是如何解决?
父亲是搞机械技术出身,深知不解决技术问题,产品是没有市场前途的。
他带着疑问来到新厂区,门卫认出他是总经理儿子,放他进入。
新厂区占地面积接近100亩,却只有三个车间。一个是零部件仓库,另一个是装配生产线,最里边的车间是测试线。
在测试车间后面的空地上摆放着50多辆农用运输车,颜色有红色和蓝色两种,式样有三轮和四轮两种,发动机均为柴油机。
李远方走近仔细端详,发现三轮农用运输车的驾驶室是全封闭,功率在7千瓦,最大载重量可达500千克,最高车速可达40千米\/小时,很适合行驶在农村的乡间道路上。
四轮农用运输车的驾驶室是平头全封闭,分为两门和四门,功率在26千瓦,最大载重量可达1.5吨,最高车速可达50千米\/小时。
从外观来看,那个四门农用运输车就是个小大头车,简直与小型货运汽车无异。
这时,保管领一位农民来提车。
李远方认识这位保管,是原南津县农用运输车制造厂老职工,很有可能是与父亲关系不错,给安排比较轻松的保管工作。
李远方向他打了招呼,问道:“这些农用运输车卖多少钱?”
保管员答道:“5000元到3万元左右。”
李远方点头道:“这个价格空间很适合现在的农村市场,农民能够买得起。”
旁边那位农民买了一辆三轮农用运输车,高兴地说道:
“俺村有人买这种车,马力大、跑得快,开起来与汽车差不多,价格却很便宜,是俺们跑运输的好帮手。
‘大马车’这名字叫着特别亲切,俺们农民特别喜欢,俺原来就是赶马车的。”
他用钥匙打开车门,进入驾驶室坐下后,用钥匙启动发动机,挂上档位,松开离合器,加了油门,开车离开,还按了一声喇叭,算是离开时打声招呼。
李远方问道:“车的质量怎么样?退回来维修多不多?”
保管答道:“现在车的质量与以前不一样了,原来的质量问题全部得到解决,还没有人把车退回来维修。有的出现小毛病,售后服务人员上门就可以修好。
原来厂长太无能了,一直不能解决车的质量问题,提拔的副厂长也没有真本事。
要是早点把李总这样有能力的技术人才提拔起来,工厂也不至于倒闭。”
李远方进入农用运输车试车车间,只见布置齐全的灯光、制动、排放等性能检测设备,结构和布局与汽车检测线差不多。
一辆农用运输车正在线上检测,上方有电子屏显示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