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神来之笔
李远方看完试车,来到装配车间,遇到父亲对照作业指导书,正在观看员工作业过程,车间主任在旁边陪同。
待他检查完毕,李远方走上前说道:“老爸厉害!悄无声息恢复了农用运输车生产。”
李恒贵打发车间主任离开,领着李远方参观了装配流程,高兴地说道:
“儿子,咱们赚大发了,区区500万元买下这么大的工厂!不仅是厂房土地,还有生产设备,特别是农用运输车生产线。
我参加了生产线考察,当时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最关键是农用运输车的生产许可证、出口许可证之类资质,这可是很重要的无形资产,我通过采用变更生产企业名称的方式,顺利地承接了这些资质。
唉!原来工厂管理层真是无能之辈,县领导也是败家子,怎么就把这么好的工厂几乎白送出去?
我现在还有做梦的感觉,这家工厂稀里糊涂到了我的手里。”
李远方笑着说道:“老爸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县政府把工厂贱卖出去是有道理的,首先是盘活了工厂,解决了大部分工人就业;其次是新工厂生产经营好了要交税费,增加了县财政收入。”
他紧接着问道:“原来我们制定的‘三步走’战略很稳,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改变,并且是生产农用运输车呢?”
李恒贵认真地说道:“你那个‘三步走’战略理论上行得通,并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应当根据企业特点,找到最经济、最便捷的道路。
我大学毕业就分配到这家工厂,对工厂的生产设备及产品了如指掌。原工厂管理层决定开发农用运输车是有道理的,可以说紧跟农业发展形势,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
我国有八亿农民,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用运输车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这是个潜在的巨大需求空间,也是我国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广阔市场。
农用运输车是个好产品,原工厂管理层看准了方向,可是由于严重的官僚主义,听不进中层负责人及技术人员意见,再加上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变化,所以把这个项目搞得虎头蛇尾,最终受这个项目拖累,工厂也无法经营下去。”
李远方问道:“原来工厂生产的农用运输车质量不过关,砸了牌子,市场卖不动,老爸是怎么快速解决这个难题?”
李恒贵得意地说道:“这是我的神来之笔。原工厂购买农用运输车设计研究所技术,还没有经过批量生产证明,因此存在着很多先天缺陷。
原工厂没有解决这些缺陷,聘请专家反复研究试验,也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我实在是等不及,早点投产就可以早日占领市场,采取简单直接快速的方式,找到飞财集团,花费500万元买来技术。
这家企业于1980年在全国率先研制第一辆三轮农用运输车,生产技术相当成熟,尽管卖给我们的不是最先进技术,可是可以有效解决最紧迫的产品质量问题。”
李远方赞道:“老爸魄力很大啊!我给了不到2000万元启动资金,就敢拿出500万元买技术。”
李恒贵感叹道:“这钱花得非常有价值,购买到成熟的技术,马上就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原工厂管理层迷信农用运输车设计研究所专家,花了不少钱,还没有解决问题。
我采用简单直接方式,直接买来技术,可以说是企业发展初期的捷径。
从国外汽车发展道路来看,特别是最近几年,更新换代速度特别快,拥有新技术的新车型不断涌现。
尽管农用运输车主要供农民使用,可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及经济势力的提高,他们越来越挑剔了,不仅要求功率要更大、速度要更快,并且驾驶和乘坐舒适度要媲美汽车。
因此,企业必须紧跟市场需求,牢牢抓住技术创新。购买技术是第一步,第二步已经开始实施,招聘了一名技术总监、一名农用运输车设计工程师和一名机械制造工程师。
将来,还要建设技术研发团队,紧跟农用运输车发展方向,开发新车型。”
李远方提醒道:“毕竟农用运输车不同于汽车,要有正确的定位,在保证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还要有客货两用、易于维修的特点,关键是要价格低廉。
如果开发新车型资金有困难,我还可以投入资金。”
李恒贵摇头道:“不用了!你买下工厂,还投入200万美元启动资金,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接下来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就可以了。”
“现在有了大马车业这个平台,老爸就可以大显身手了。”李远方夸奖道,紧接着问道:“农用运输车市场销售得怎么样?”
李恒贵答道:“目前先恢复原工厂销售渠道,以产品质量取得他们信任,然后再开发新的客户。”
李远方摇头道:“原工厂销售渠道主要是各地的农机公司,属于农机局下属企业。
随着政府职能转换,农机公司面临着改制,很快就会走向市场。
有的农机公司适应市场竞争,能够生存发展,有的农机公司要被市场淘汰。
九十年代的农机市场是农用运输车的时代,农用运输车是农机行业的第一大子行业。
尽管还有十年黄金时期,但是很快就会进入惨烈的价格战,‘时风’品牌将辗压所有农用运输车企业。
并且,国家或许还要出台政策,将农用运输车纳入汽车管理。
当前,要抓住时机把企业做大做强,在市场风向转变时,企业就有势力迅速转型,大马车业未来的转型产品是房车,能够确保二十年无忧。
现在是广告打天下的时代,大马车业必须抓住时机,在电视台及广播电台等媒体打广告,尽快把大马车业品牌推出去,取得广大农民认可。”
李恒贵现在有点看不懂自己的儿子,在他接触的人群中,还没有人有如此长远的眼光。
陌生人听说后不会相信,觉得这些观点有说大话的意味。
他通过看到儿子大学毕业接连创造出来的奇迹,得出结论是听儿子的建议没错。
尽管二人在恢复农用运输车生产有分歧,只是因为他热爱这份事业,不甘心原工厂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夭折。
他坚定地说道:“广告的作用太大,佳丽时装销售得很好,清酒卖得特别火,广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我的广告词就用‘大马农用运输车,农民致富好帮手’,简单直白,很容易被农民接受。”
李远方赞扬道:“这句广告词很接地气,大马车的名字也很接地气。”
李恒贵自豪地说道:“农用运输车就得用农民喜欢的名字,尽管黑豹、巨力等名字很大气,可是我更喜欢‘大马’这个接地气的名字。”
李远方高兴地说道:“大马这个名字来源于‘条条大路通罗马’,本意是为生产房车准备的,没成想用来当农用运输车的牌子,却也深受农民喜欢,真是歪打正着。”
李恒贵问道:“你为什么执着要生产房车?我在国内还从来没有见到房车。”
李远方解释道:“房车相当于移动式住房,一般都有卧室、客厅、厨房、洗手间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流行,但是价格也很昂贵,一般在10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因此利润空间很大。
趁着国内还没有企业生产房车,我们现在上马生产,就能够抢得先机。”
李恒贵点头道:“我明白了,房车其实就是可移动的房子,相当于挂车。
房车企业主要生产底盘,剩下的工作类似房屋装修。”
李远方笑道:“可以这么理解,技术难度并不大,有兴趣吗?”
李恒贵摇头道:“我现在只想把农用运输车做好,暂时不打算上房车项目。”
李远方买下这个工厂的目的是为父亲有个事业,见他对农用运输车如此执着,决定暂时不考虑生产房车。
看完装配车间后,到总经理办公室坐下,与父亲探讨了企业管理。
他特别嘱咐道:“要吸取原工厂教训,决不能放松企业管理,除了抓本公司生产质量管理,还要做好零部件供应商管理,确保配套零部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