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有一些细枝末节,赵文灼说的房费问题。
但在主要矛盾面前,李元青不打算就这些事情还为他出头,甄子单估计都不知道这些小事,都是香江剧组成员贪习惯了,逮着机会就想贪。
赵文灼不会再进组了,那个反派已经确定由安志杰出演,再讨论这些事就显得他本人太过小肚鸡肠。
但这不代表这件事就这么结束。
李元青在让两人握手言和后依然提出了批评,他批评的对象就是香江媒体及那群人。
“这本是剧组片方与演员的矛盾,只要大家坐下来积极沟通,是可以妥善解决的。
但某些香江无良媒体,总想搞个大新闻,一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都没有,在完全没搞明白事情真相之前就发布虚假乃至煽动性信息,使得这件事愈演愈烈!
甚至他们这群人还巴不得越闹越大,他们的报纸才有销量。
无良已经不足以形容那些人,该用无耻和龌龊!
在这里,我也要奉劝香江以及内地的一些明星,你们站出来力挺之前能不能先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的好朋友难道就不可能犯错?
上个月的插刀教事件也是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站队的依据与事实无关,只和自己的灌输远近或者竞争与否,一点良心都不讲了。
甚至事实摆在面前,也没人站出来向当事人道歉。
新中国让以前三教九流的人都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与人格,前辈好不容易用实际努力和汗水翻了身,让演员这个行当有了最起码的尊严,可现在业内有一群人的行为,只能让人民群众想起老祖宗一句话——‘戏子无义’!
希望大家都要有所警醒,不要让演员这个行当又被搞臭,成了新的‘下九流’。”
李元青确实还是三十岁不到。
但他的身后是“”的冰块,实打实的成绩就是他的底气,没看台上台下连个反驳的人都没有。
赵甄之战被李元青彻底压下了,当事人的事情说开,大家以后不合作就是了,内地和香江的明星要在就这件事胡搅蛮缠,那就是不给李元青面子了。
至于舒琦等人被网友围剿?
那就不关李元青的事情了,挑起了对立,吃到了热度,那就要承担反噬的后果。
李元青先请几位下台安坐,庆功宴继续下一个流程。
陈曦带着唐燕和杨蜜上台。
郑重宣布两人脱离青奕公司,各自成立工作室。
陈曦笑道。
“这不是开除,而是助力两位当红明星的事业走得更远。
能将糖糖和蜜蜜捧到现在这个高度,足以说明青奕公司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扩大青奕公司影响力的同时也惠及了导演和演员。
但,艺人经纪与制片有着天然冲突。
青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制片,可旗下艺人也与我们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为了避免两者之间的冲突,我们选择主动放手!
虽然放手,但青奕公司永远是艺人的老家,我们之间不是仇人更没有任何龃龉,未来会在不耽误艺人发展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合作。”
陈曦借此提出一个概念。
娱乐圈蜂巢模式。
类似现象其实已经在华艺等公司出现了,只是被青奕公司第一个总结出来而已。
台下有些老总真的不太懂。
为什么?
猪养肥了,竟然不吃肉,反而把人家放跑了。
李元青说服公司高层也费了一番口舌。
总之一句话。
青奕公司要以内容创作为导向,只要有持续不断创作优质内容的能力,艺人而已,从他们身上赚到一笔钱就可以,没必要竭泽而渔。
唐燕的个人工作室以自己名字命名,杨蜜则不一样,在她的名头前多了个“嘉行”,很多人注意到了,但不是很理解,怀疑是有新的资本入局工作室了。
唐燕和杨蜜在台上意气风发。
感谢青奕公司这些年的培养和支持。
陈曦还给两人推上一个蛋糕,祝贺她们俩“毕业了”!
下了台,就有许多影视公司开始递名片了,合作、片约、入股乃至签约。
这俩都是炙手可热的大明星,怎么合作都不亏的!
庆功宴最后一项内容终于回归正题。
庆祝《花木兰》的票房成绩!
童局、张局以及韩董都上台发言。
肯定青奕公司为电影市场做出的贡献,夸赞李元青和刘奕菲为华国文化出海推广做出巨大的成果。
韩董甚至还多说了一句,恭喜刘奕菲成为一名伟大的妈妈,向他们两口子的宝宝给予一份祝福。
李元青和刘奕菲站起来谢谢韩董的关心。
夸他俩,两人都听多了,心里没什么波澜,但祝福他们的孩子,两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李元青拉着刘奕菲,邀请几位领导一起敲碎那串长长的冰雕。
随着礼炮炸响,冰雕敲碎。
庆功酒会正式开始。
拉关系的拉关系,求合作的求合作,好不忙碌。
刘奕菲戴着口罩,但笑弯了的眉眼还是能看出来她的开心。
“确实没想到成绩这么好,我一开始还担心砸了老公的招牌呢。”
记者问道。
“以后会拍更多好莱坞的电影吗?”
“看人家递来的片约吧,你要知道好莱坞适合华裔的机会其实不多,我不会主动出演有辱华倾向的角色,哪怕人家可能只是因为文化隔阂而非故意。”
李元青则是对领导们留下了新的期许。
“随着华国大银幕数的不断增长,二十亿应该离我们不远了,今年可能就能出现华语第一部破十亿的国产电影,我不知道是哪一个幸运儿,但我觉得所有华国导演都有机会。”
这话真是说童局张局心里去了。
国产电影要是能破十亿,今年的政绩彻底稳了!
童局问道。
“你觉得这一部会在哪个档期出现?”
李元青摇摇头道。
“不知道,贺岁档和暑期档都有可能,《阿凡达》是贺岁档,《变形金刚3》是暑期档,两个档期的票房潜力都很大。”
“为什么不能是你的《寄生虫》呢?”
“我那就是一部文艺片,卖点版权,捞点成本就顶天了。”
韩董笑道。
“你不是还有部《绣春刀》吗?”
“那就是为了培养陆洋才接的,拿个三四亿,对得起我的片酬就可以了。
各位领导,你们不需要太过关注我,国内导演那么多,他们真的都有机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