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不择手段
汉王府新来的谋士,被劈头盖脸骂过一次后。
他才想起有人谈起过前面汉王府刺杀太子的那次行动。
也是遇到了暗卫,两百精锐全军覆没,就连消息都没有传出来,死得无声无息。
哪怕是汉王朱高煦这种天才级将领,也无法判断暗卫现在的战力到什么程度了。
只能推断,至少不会比汉王府的王府亲卫差。
此刻谋士才后悔了,他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生大半的本事,全在嘴上。
从汉王的日常聊天中就听得出来,自己这位主子,对徐闻是又恨又怕。
身为帝王,怎么能有畏惧呢?
所以他才会大胆提出建议,干掉徐闻!
本以为能够以此讨好汉王,却没想马屁拍到了马蹄上。
其他谋士也都幸灾乐祸。
这人那嘴巴除了在汉王前面会说好话,对其他人就没那么客气了,阴阳刻薄,让人听得都不舒服。
这厮才来几天,就成功引起了其他人反感。
大家都是来讨口生活的,分属同僚,何必如此。
其他老成持重的谋士这时才提议。
“汉王息怒,新来的同仁可能确实不太熟悉越国公,我建议还是静观其变吧。”
“很明显,越国公就是冲我们汉王府来的,对外一点风声都没有露,就是直奔济南。”
“然而我们不知道他身上究竟有没有新皇的密旨,又或者是单纯的过来监视我们,只有探明情况后,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听着老牌谋士分析的头头是道,朱高煦把自己的胡须都捏断几根,气恼道:
“只能看着了,要不然还能怎么办?打又打不过,骂也骂不过,烦死了!你们这么多人,就不能想个靠谱点的办法出来吗?”
此言一出,等于主上在指着这些谋臣们在骂。
你们这些废物,一点用都没有!
谋臣们也急了,可以摸鱼,可以混日子,但是不能让主君认为自己真没有水平啊!
大家水平可能一般,但胜在人多,群策群力。
绞尽脑汁后,几个谋臣嘀咕了一番,推举了一个人出来开口道:
“办法倒不是没有,就是看汉王敢不敢用了?”
这种激将之法,对目前阶段的朱高煦来说,那是一用一个准。
“赶紧说,别遮遮掩掩的,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是本王不敢的,再怎么样,也比窝囊的圈养在这里好。”
朱高煦所说,也是他一直有其他想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一个曾经纵横天下的无敌战帅,现在就如同困兽一般,被限制在这小小的王城之中,动弹不得。
对朱高煦来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折磨。
如果朱高煦不曾见识过外面的广阔天空,他可能愿意就此度过一生。
毕竟吃穿用度,宗室都给得很足,皆是帝国顶级。
奈何汉王曾经拥有过更多,那一旦失去,就会更加的痛苦,所以内心的煎熬驱使他必须反抗。
“听闻王爷和白莲教有所联系。”
话刚刚出口,朱高煦双目圆睁,怒视着对方:“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消息!”
朱元璋因为自身原因,所以对各种宗教管控甚严,尤其是各种民间邪教淫祀,进行坚决打击。
白莲教自唐、宋以来,在民间延续了数百年,发展非常迅猛。
洪武、永乐年间多次发生白莲教武装暴动。
甚至有的还建号称帝的。
故而,白莲教一直是朝廷重点打击的目标。
汉王虽然现在圈地被封,但也是明室宗亲。
要是被人传闻和白莲教牵扯上了关系,会对汉王府名声有所影响。
“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消息!”
在王府中,谋士们见到的是汉王都是脾气暴躁,但并不暴戾。
此刻当他真正展现战场杀将之姿时,这帮文人哪顶得住,当即跪倒,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是李忠,李忠说的……在王府中看到……白莲圣母的佛像。”
“嗯?”
朱高煦轻哼一声,把目光投向了李忠。
这人跪倒的比刚刚那人还快,还一个劲地磕头道: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啊,我真的只是无意中看到的,有人和府中卫兵交谈,临走之时,露出了颈后的刺青,我家乡曾有人白莲教秘密传教,认得那正是白莲圣母,而交谈的卫兵则是王爷的亲兵,所以才敢斗胆推断,王爷和对方有联系。”
慑于朱高煦的压力,李忠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
“起来吧。”
朱高煦的声音阴沉。
“以后不该看的别看,看到也不要乱说。”
“多谢王爷。”
李忠死命地磕着头,额头都青了。
刚刚被汉王冰冷的眼神直视,他差点以为自己下一秒就要被拖出去砍了。
现在的磕头不仅仅是谢恩,而是被吓得腿软,根本站不起来,只能用这种方式掩饰自己。
除了那少数几位一直跟在朱高煦身边的老人,其他谋士都重新认识了朱高煦。
这个在他们眼中好勇无谋的汉王,也是胸有丘壑之人,愿意听他们的建议。
只是因为自己提出的方案,符合他的想法,所以才会被采用。
眼前这位毕竟是大明汉王,一刀一枪从沙场拼出来的王位。
火发完,开始有人出来圆场。
“王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都到这个时候了,有什么方法都用出来吧!”
自己手上的底牌本就不多,朱高煦还是有些纠结。
不过这句话里面,还是有他认同的特点,那就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那边我会派人接触的,不用你们插手了!”
朱高煦最终还是下了决定。
靖难期间,白莲教不甘寂寞,在北平意欲起势,拉拢当时的北平府主官徐闻,甚至用上了绑架。
被徐闻反杀两个教中元老,睡了圣女白凤,白莲教这才老实。
八年前汉王谋反失败,被罚就藩山东,给了白莲教与之接触的机会。
双方沆瀣一气,互相支持。
汉王府每年花那么多资源养着这群教徒,如今总是要发挥点作用的。
谋士们齐呼:“王爷英明!”
却没一人再追问怎么联系。
方才李忠的遭遇这些谋士明白,朱高煦愿意让他们碰的,他们才能伸手。
不说的,就别瞎插手。
天家子弟,终归是有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