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麻辣烫店的周双双打来的。这位曾经的合作伙伴,
自从上次因食品质量问题登上杂志黑榜后,便与他们关系紧张。
“喂,双双姐,有什么事吗?”刘锦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和。
电话那头,周双双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满:“锦燃,你这电瓶车怎么回事?
今天送餐又慢了十分钟,顾客都投诉了。你是不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刘锦燃心里一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电瓶车最近确实状况频发,不是没电就是故障,严重影响了送餐效率。
他连忙解释:“双双姐,真的抱歉,我这电瓶车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出问题。我已经在想办法解决了。”
周双双显然不买账:“你解决?你解决了几天都没见效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店的声誉都要被你给毁了!”
挂断电话后,刘锦燃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他知道,周双双的抱怨并非空穴来风,自己的电瓶车问题确实已经影响到了送餐效率和商家的声誉。
更让他担忧的是,这件事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矛盾。
自从杂志开始公开评选和推荐商家以来,一些未能上榜或被点名的商家,
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表达不满,而周双双只是其中之一。
“看来我得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解决一下电瓶车的问题了。”刘锦燃叹了口气,决定先处理好眼前的燃眉之急。
周利理解地点点头:“去吧,锦燃。不过你得小心些,最近有些商家的情绪比较激动,处理问题时要多一份耐心和智慧。”
经过一番打听和比较,刘锦燃最终选择了一家信誉良好的电动车维修店,店主看上去经验丰富。
听完刘锦燃的描述后,他立刻找出了问题所在,电瓶老化严重,需要更换。
“小伙子,你这电瓶车得好好保养啊。你看这电瓶,都用了多少年了?”店主一边拆着旧电瓶,一边数落着。
刘锦燃苦笑:“是啊,我也知道该换了,可是一直忙着工作,就给耽误了。”
新电瓶很快装上了车,刘锦燃试着骑了一圈,果然速度快了许多,
稳定性也大大提升。他感激地对店主说:“真是太谢谢你了!这下我可以安心送餐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店主却神秘兮兮地凑近他:“小伙子,我得提醒你一句。
最近啊,我听说有些商家因为对你们杂志不满,开始故意找外卖小哥的茬儿。你可得小心点儿。”
刘锦燃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周双双的针对并非偶然?
他谢过店主后,骑着新车回到了住处,心中却泛起了涟漪。
第二天,刘锦燃提前到达了办公室,将昨晚的经历告诉了周利。周利听后,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看来,我们得加强和商家的沟通了。不能让他们因为一时的不满,就迁怒于无辜的外卖小哥。”周利沉思片刻后说道。
于是,两人决定利用午休时间,亲自走访几家重点商家,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商家对杂志评选标准的不满,以及一些对推荐机制的疑惑。
午休时间,刘锦燃和周利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到了他们计划走访的第一家商家。
这是一家经营特色小吃的店铺,以往在杂志上的推荐文章中,他们的美食总是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他们又走访了几家商家,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有的商家对杂志的推荐机制表示理解,但也有一些商家像第一家商家那样,对杂志的推荐产生了质疑。
第二天下午,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城市的街道上。
刘锦燃和周利骑着刚修好的电瓶车,穿梭在繁忙的街道中,开始了他们的商家走访之旅。
他们的第一站是外卖云集的小吃街,这家餐厅以其独特的川菜风味闻名,
但在上一期的杂志评选中,并未获得推荐,刘锦燃和周利心里清楚,
这样的结果可能让餐厅老板心生不满,于是他们开始耐心解释,并且做到公平公正…….
刘锦燃站在街角,手里握着一部已经没电的手机,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车流,
他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上显示的电量不足,
这意味着他必须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找到一个充电桩,否则今天的订单就全完了。
“该死!”他低声骂了一句,快步走进一家便利店,把手机插在店里唯一的充电插座上。
便利店的老板娘正在整理货架,头也不回地喊道:
“小伙子,这插座就一个,你要是急着用的话,得快点,我还要用呢。”
刘锦燃叹了口气,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晚上九点了,他今天还有三个订单没送完。
他摸了摸口袋,里面只剩下两张皱巴巴的外卖单子,还有一瓶没喝完的矿泉水。
“老板娘,能不能多用一会儿?”他试探着问道。
“不行啊,我这店马上要关门了,你要是再不走,我可要锁门了。”
老板娘终于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袋垃圾,不耐烦地说道。
刘锦燃无奈地拔下充电线,手机屏幕已经黑了。
他看了看表,又看了看手里的订单,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试。
他骑上电动车,沿着街边的小路飞驰而去,希望能找到一个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或者加油站。
电动车的电量也在不断消耗,仪表盘上的红色警报灯不停地闪烁,仿佛在提醒他:你已经快没电了。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平台发来的消息:
由于送餐超时,扣除今日全部提成。刘锦燃感觉一阵眩晕,差点撞上路边的电线杆。
“该死!”他又骂了一句,这次骂得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