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余惠睡得迷迷糊糊的,听见窸窸窣窣的动静,睁开了眼睛。
顾淮已经起床了,正在穿衣裳,见她醒了,就轻声说:“还早,你多睡会儿,我去接肉。”
余惠“嗯”了一声,语气迷糊又慵懒。
顾淮看着她笑了笑,套上军大衣出门。
等他接完肉回到家,余惠和孩子们都起了,正有条不紊的洗漱着。
早饭已经在做了,顾秋雁早上九点就要归队,早饭余惠做了她爱吃的葱油饼。
六点二十顾家就开始吃早饭了,顾红梅剥了一个鸡蛋给侄女儿顾秋雁。
顾秋雁道谢接过,一整个塞进嘴里。
顾淮皱了下眉:“慢点吃,时间还早,我给小李提前说过了,他七点过来接你。”
车子开快一点,一个半小时就能到。
顾秋雁咽着鸡蛋点头。
不到七点,小李就开车来接人了。
顾秋雁依依不舍地跟余惠她们道别,带着香肠和腊肉上了车。
顾秋雁刚走没多久,钱兰就过来了,跟余惠说了几句话,就去医院给于强送饭,送完饭就坐车进了城。
顾淮也去上班了,余惠和顾红梅带着几个孩子去了面馆。
一路上遇到的人都问面馆是不是今天开门?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都说想这口面好久了,中午一定去吃。
到了面馆,余惠和顾红梅把里里外外都收拾一下,顾东他们也跟着一起帮忙。
上午十点,香味就从面馆里飘了出来。
闻到香味,家属院的人就都知道幸福面馆开业了。
包子铺和卤味铺早两天就开业了,不过这两天军属院人少,生意都不大好。
看到面馆开业了,文招弟还松了口气,她现在算是意识到了,面馆营业的时候包子卖得多谢,都是因为面馆带来的人流量。
有的人吃面排队等久了,也会先买上一两个包子垫一垫。
上午十一点二十,余惠和孩子们正提前吃午饭呢,包盼弟就带着于壮两口子来了,蒋娟还抱着小福。
“吃着呢?”包盼弟走进面馆,直接吩咐,“给我们煮三碗四两的牛肉面,再煮一小碗烂一点的面条,打个荷包蛋,给小孩子吃。”
闻言,顾红梅和三个孩子都皱起了眉,她这是吩咐谁呢?
余惠喝了一口面汤,给了顾红梅和孩子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起身走到灶台前。
“三碗四两的牛肉面两块四,一碗鸡蛋面算一文好了,总共两块五。”余惠说完就冲包盼弟伸出了右手。
包盼弟三人怔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你管我们要钱?”她反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
余惠笑着说:“瞧你这话说得,这到店里吃饭给钱,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您老去国营饭店吃饭,难道还白吃不成?”
“不是……”包盼弟拍着胸脯,“这面馆是你和我儿媳妇儿一起开的,那这也是我们家的面馆,我们到自己的面馆里吃面,哪里有给钱的道理?”
“再说……”包盼弟指着顾东四兄妹兄弟,“你家这四个孩子在面馆吃面,难道就给钱了。”
顾家的孩子吃面都没给钱,凭啥她们来吃就要给钱!
余惠脸上依旧带着笑,“我家孩子在店里吃面不给钱,但他们在店里干活了呀。这葱,青菜,大蒜,可都是他们理和剥的,可没有一口面是白吃的。”
“她也干活了?”包盼弟指着北北。
突然被指的北北,把面面吸溜进嘴里,不高兴地厥起嘴巴。
“北北倒是没干活,不过她吃的鸡蛋,都是我从家里带来的,不算店里的,也吃不了几根面。”
做面码的码子味儿重,余惠一般不给北北吃,都是用鸡蛋给她煮一碗烂面条。
“平时立新和建设在店里吃面,那也都是因为在店里干了活的,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问他们。”
于建设两兄弟今天没过来,于建设去了医院守着于强,于立新被钱兰安排守在家里,免得包盼弟她们在家里乱来。
包盼弟她们中午要到面馆吃面,也叫了于立新,他说自己今天不去面馆帮忙,不去吃午饭,等妈妈钱兰回来煮。
包盼弟骂他傻,带着儿子儿媳和小孙出门了。
蒋娟嘴巴一撇,尖声道:“真新鲜,到自家面馆吃面,没干活还不能吃了,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这个什么小余,不同意她来面馆上班儿不说,还不准她们在面馆来吃碗面,简直歪得很。
“就是。”于壮气愤地附和,“你们摆明了就是欺负人!”
这时有赶早来吃面的人,走到了面馆外,听见几人说话的声音,脚步一顿。
“这就是在搞霸权主义!”蒋娟想到个词儿就往外说,说完觉得自己说得特别对,又赞同重复,“没错,你这是在搞霸权主义,你这样的人还是早些年,准要拉去游街的。”
包盼弟意外地看了幺儿媳妇一眼,见有人来了,顿时拔高音量:“大家伙给评评理,这面馆是我家跟余惠合开的,她家的人在店里吃面就不要钱,我记得人来吃面,她就要收我们两块多。”
“你们说,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理儿!”
来吃面的都是老顾客,且都是一个家属院住着的,自然知道这面馆是怎么回事,跟清楚余惠和钱兰的为人。
“你家?这面馆不是钱姐和人小余合伙开的吗?”
“就是,什么时候成你家话了?”
包盼弟拍着胸口道:“我是钱兰的婆婆妈,她人都是我们老于家的,这面馆不就是我们家的了吗?”
众人听着包盼弟这话,有一种对,又不对的感觉。
“合开的,该说的是你家儿媳妇也有一份,但这面馆可不能算你家的。”
“没错。”
“那你们就说说,她家人来吃面不给钱,我家来吃面就要收钱对不对吧!”包盼弟不耐烦地喊道。
老顾客们看了看包盼弟,又看了看余惠,刚要开口就听见顾红梅说:“我们家除了我和我嫂子,也就四个孩子在面馆里吃面。且不说北北年纪小,吃的东西大多都是从家里带来的,也吃不了多少。东东他们也没白吃,一直都是有帮忙做事的。”
“她们这一下来三大一小,张口就是三碗四两的牛肉面,让我嫂子煮给她们吃,我们这肯定得收钱呀!”
“不然今天你家亲戚几个来吃几碗面,我家亲戚来吃几碗面,都不收钱,这生意还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