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之时可以懒散,再云辰宣布三天不劳动的情况下,不少人员就是躺在毡包南侧的挡风位置躺在兽皮上三五人一起躺着休息,
手中拿着煮熟的栗子,或者在膳食区讨要一块兽肉或者炸咸鱼,聚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以此在修养身心
教育工作一个月如果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或者不停歇的奔波,三天的时间根本休息不过来,但是能够极大的缓解部落紧张和疲惫的风气
让整个部落的工程,运输,伐木采石都暂停下来,百多人都闲散了下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部落石制大仓也建设完成,仓库石制墙体厚度一米,高度四米,尖顶屋顶高度一米半,中间是由一根直径六十公分一人环抱的粗壮树干支撑起来的,顶部由纵横交错的房梁结构支撑起尖顶结构,铺上草垫,粘土,烤制成硬顶,再敷上一层草垫,一层粘土,再烤制,再覆盖一层茅草房顶,由柱子和粗犷扎实的屋顶支撑异常结实
高处地面一米多的地基,整体建筑再六米高的高度,可以说是部落里最高的建筑了,内部划分两层,第二层由两纵两横插入墙壁的粗壮树干支撑,辅以手臂粗的木材宿舍,铺垫上草垫作为地面,以梯子沟通上下。
上面主要存放咸鱼和熏肉干之类可以悬挂的物资,纵横交错的以墙壁孔洞作为支撑点木棍上悬挂着大量整扇的兽肉,大腿肉,肉排,之类储存用于应急的食物,这是作为储备,一般不作为食用肉类,只会定期的更换,但是也是添的多
第一层就是部落消耗物资储备点,粮食,鱼,肉,虾,各种酱缸,栗子,小米,小麦,面粉,熏制肉等物资储备,一排排货架子都存放着可以满足部落半个月消耗的物资
大仓库周边居住的都是甲士,以后还会以仓库为中心建设一套环形仓储夯土仓库,集仓库,甲胄仓库,和甲士民居为主
部落里还规划了四个大型马草存储仓库,分置于部落四个角,分开储藏更加安全,从各个方向收割获得的草料都可以分制于各处,再运到马厩处消耗
设想的图纸很美好,只是基建过程没有三五年很难建成
也不用着急,万事开头难,云辰给开了好头,这样只要按部就班的建设就好了,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可以自行筹备,粮食,工具,车辆,器皿,技术,人员都可以由各个部落提供帮助
明年估计就能达成自给自足的,三年就可以稳定向部落输送各种物资了
部落现在依然是一毡包为主,比东部落之前居住条件当然好的太多了,只是现在东部落由甲士和平民人员协助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夯土茅草房来满足部落民的居住条件
而马武所处的西部落一切以马为中心,满足部落民居住需要的夯土茅草房并没有开工,
询问马武才知道他的小心,他的意思是等东部落建造完成以后。积攒了大量的建造工作经验以后,到时候秋天农忙之前再把人员抽调过来给西部落建造,这样错开以后一年的时间就能大概满足一些部落民居的需求,还不耽误建造马厩马圈等工作
到时候先以仓储为主,建造完成以后,再行建造民居,有着大量粮食和毛皮供应以后也就确定了部落的稳定,现在有可以抵抗寒冬的毡包存在,在夏天雨季来临前做好防雨措施就能度过了
马武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修建处高处地面三十到五十公分的石制地基,填充地基以后两毡包转移到地基之上,这样在雨季来临以后可以防止地面雨水的沉积,还利于排水,等雨季一过,就开始建设,地基工作完成以后墙壁的建造速度飞快,
现在东部落的建造模式就是先挖坑,然后垒砌石制地基,填充地基,再制作夯土墙,屋顶
地基的建造工作记录占据了想和建造工程一半的劳动量,
很好,很合理,将新归附的人员满足这些居住条件而不是满足自己人员,这种全局观非常好
三天的时间云辰将本来就不大的部落全都转了一遍,将新开辟的百多亩土地也查看了一番,西部落的土地周边并没有安置围栏,
周边不断的骑马巡逻人员还有对周边物种种群的清理,定期大量抛撒的狼粪和熊粪便,也让一些野猪之类糟蹋庄稼的野兽思虑一二
还有挖掘的陷阱和诱捕坑洞,每天都会有一些收获,
大多以围困陷阱为主,直接带走尖刺的坑洞布置的很少,是因为部落里的几只驯养狼的存在为了不误伤他们
部落开辟的田地留在部落南部的河流南岸,这样那里也是部落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区,在河边还修筑有一座了望台,用以控制田地农作物的安全,现在部落里共计有三座了望台,分布于部落东西两侧,还有河流南岸的岸边,还有一个就是北面山西侧的可以登顶的位置,在哪里也安置了两个视力极好的人,观察周边有无大规模人员调动个马群,牛群,鹿群,野猪等数量庞大的痕迹,及时让部落作出反应和人员进行围捕狩猎等活动
北原部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以马在主,一切以增加马数量和驯养马匹为第一要务,其次就是能够在温饱方面自给自足,
制作陶器,木炭,砖块,武器,箭矢,甲胄,盐,这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才能获得的物品直接由华夏部落调拨,
等能够自给自足满足温饱以后再调派奴隶人员前来开始大规模的田地开垦工作,逐步壮大部落,各个部落届时也将更进一步
三天的休息时间过去,部落又开始忙碌了起来,伐木,采石,建造,又开始了,
部落仿佛一下子又进去到了农忙季节,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马武也开始准备下一次的狩猎任务和围捕马匹的人物,
武士和甲士人员开始整体各种绳索,背包,擦拭武器,缝补开线的衣物背包,调试弓箭,清理箭矢,喂养马匹,
东部落的蒙鹰首领也骑马前来商讨下次狩猎人员和出发时间,
这些部落内部事务云辰只是静听了解部落运转模式,并没有对他们的安排进行指摘,专业的人员做专业的事,一切都很合理
云辰则带领着魁和另外四人一共六骑前往前几天得知的玉石收获处查探一番
六个人携带了两天的肉干和武器装备,每人两个背包,还有铜锄等可以采挖的工具,还有一顶简易的帐篷就出发了
春天已经来临,除了早晚有些冷以外,中午的暖阳照耀着几人十分舒爽,春天那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让众人不进骑马奔驰发出阵阵欢呼来抒发自己畅快的心情
骑马行走武荒原之上,用射不准的骑弓设计出没武草丛中的狐狸,独狼或者野鸡,
一击不中就用投矛,投矛不中就用长戟,或者中等长度的狼牙棒,一米多长,侧身以马速增加杀伤力,对于独狼等可以做饭一击必杀,棒上狼牙或者骨刺直接直接订入狼的头骨之内,杀伤力十分可观
还有就是骨朵,琏锤,以拳头大的青石制作,一挥之间可以将狼头骨击碎
远近攻击,都具备,钝击武器也配备,
下一步云辰决定再给骑兵配备一面背负的可以抵挡胸前绝大位置的骑盾,用藤条编制,可以兼具轻便和防御的特性,面积不用太大,能地方住胸前绝大部分即可,平时背负于身后或者挂制于马匹身侧,如需要则抓取直接套在手持缰绳的左臂,右手持戟冲击,
挂至于马匹身侧可以不耽误利用骑弓进行远程攻击
诸般设计改良都以实用为主,马鞍为主要挂在武器架,放置多个袋子存放弓,箭矢,短柄武器,
长柄戟长度在三米多,选用优质的木材铤装戟头,尾部有皮质套包裹戟尾部有勾挂在于马鞍后部的环中,戟杆中部有绳套各种环骑士胸部或者挂在腰间的铜勾上,
将长戟指天,悬挂携带,重量由戟底部的鸟翅环承重,中部绳套固定于骑士后腰部或者肩部,这样就不用骑士在行军途中长时间举着长戟,徒增劳累
且长戟立于身后一侧不妨碍持弓射击,和短兵相接,
戟中部的绳套可以环胸套住,也可以在胸前环至侧身挂用腰间铜勾之上,
这一套也就是古代的鸟翅环,得胜勾,得胜勾在腰间既可以悬挂武器,也可以悬挂人口作为战功凭证
几人也是携带全套装备进行行进,主要目的就是检测云辰对各种装具和武器携带在行军当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改良
比如鸟翅环,得胜勾悬挂维持,尾部皮套铜勾和鸟翅环的插入拔出是否顺畅
长戟中部中部的兽皮绳延伸长度的调整,是否需要具有松紧度
两侧马鞍包的放置,马鞍后部铜勾的位置防止失衡,等等都需要具体参数来进行调整,想当然的认为可不行,实践得真知,斗争长才干,这话即使几千年以后依旧实用
一上午的行军众人行走的路途并不长,大多用来练习各种技巧,冲锋,劈砍,长戟挥舞,啄,刺,挑,档,拨,各种技法都需要尝试
以前在部落周边没有充足的平坦地方用于训练,在这里有些充足的平坦宽阔的场地用于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当中
中午休息的时候每匹马身侧都挂上了大大小小的野鸡野兔,还有以只皮开肉绽的年老独狼,累云辰一戟挑死,
有戟上横刃的存在可以防止穿刺以后尸体摆脱不掉的窘境,二十多公分长度的戟尖刺入独狼的身体一口可以将戟横向摆动甩掉尸体,也在挑起尸体同步运动之时旋转手中长杆往后抽动脱离,如果技巧驾轻就熟,摆动手腕就可以甩掉,也可以以戟指地,跟随戟身摆动抽出戟脱离尸体
云辰则是戟挑独狼一直纵马前行,待狼彻底失去气息以后才停马将血液几近流干的狼尸放置于马屁股之上捆绑干带走
这个举动也让云辰知道了戟头后部需要放置红缨的意义,可以防止血液顺着长杆流淌蔓延到杆上使得戟杆湿滑不利于抓握
看来以后需要再戟头矛头和长杆铤接处加装红缨,以马鬃或者马尾长矛加装之上即可,必须得是长毛且有一定的束血能力,其他动物矛大部分都偏短,猛犸象的毛发过于粗壮没法利用
众人也再一中午的踏青当中将云辰讲述的各种技巧进行演练和应用,
相对简单的近战劈砍,抡,砸等技巧对于出身精锐狩猎人员的甲士来说驾轻就熟
相对困难的就是长戟的迅速抽脱应战和各种使用技巧,还是需要一定时间锻炼才能掌握的
对于骑射来说就完全没有找到窍门,十中一都不能保证,对于骑射来说众人就像个傻子,完全没有一点进展
这也是情理之中,一共才学会骑马多久啊,能学会骑马就不错了,已经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了,短时间内掌握了许多骑乘和进展技巧已经可以算作飞速了
云辰也是让众人从丢石子开始训练骑射技能,先让他们掌握在运动当中相对位置位移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掌握了这些,再辅以射击训练就能够初步掌握骑射技巧了
古时候训练一名弓骑兵需要五年的时间,浪费目标全中为优秀,十中九为良好,十中八为及格,其余皆淘汰
要在马匹的运动当中张弓搭箭射中五十米以外的人性物体,这难度想想就很大,更何况还有需要射击移动猎物,包括目标的急刹,急停,转弯,加速,掉头,闪现……
想要射中这种不可预测运动物体就需要掌握的不单单是射击技巧了,预判,算命,笃信,固执,对猎物的了解,等等都需要掌握
最强射雕手需要在骑马行进追击雕的过程当中,利用强弓射中在百米或者更高高度飞翔的雕
这种犹如玄学的射击技巧十万人中也就一两个而已,古时候匈奴单于大帐的射雕手也不过三十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