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旅顺南关晏公庙,策马缓行的孟满仓看着已经倒塌大半的小庙,暗骂了一声。
晏公庙祭祀的是晏子,传言当年太祖在江上遇风得晏公显灵相助,国初又有晏公帮助江边的百姓擒获毁坏堤坝的猪婆龙,太祖因此便下诏将晏公封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主管全国水域,并命令各地建立寺庙祭祀。
江西临江府是晏公的起源地,明前中期江西人大量移民,将晏公庙传至辽东,特别是南四卫,祭拜晏公的风气盛行。
孟满仓原本想去晏公庙躲避一下风寒,但此间也只剩下了断壁残垣,由此不得不作罢。
几天以来,张孝儿奉韩林之命在旅顺南关布置哨探,往来侦测敌情。
马术较好的孟满仓便成为了这队四人哨骑的小头目,从北城出发到木场驿再到南关,再从南关回南城,由此一圈下来几乎就要一天的时间。
早在锦州开始,韩林就将马术定为了战兵们必备的训练科目,在他看来,机动性对于一直军队来说至为重要,韩林不求人人都有能在马上拉弓射箭,挺枪冲锋的本事。
但至少要能够快速机动,经过一年多的训练,除了水营以外的战兵,可以说上人人都能骑马,只不过就是有些参差不齐而已。
虽然乐亭营的马匹数量不多,但是截至目前,骑马行军这件事几乎是人人都能做到,哪怕是二狗子。
别看孟满仓是广州府人士,但他与其兄孟满堂全然不同,反倒是对马更感兴趣,时不时就向担任哨骑司的司总蒙古人苏日格去请教,倒还真叫他练出一身不俗的马术出来。
由于这次是出海,马匹不能长时间在船上,因此哨骑司并没有跟来,孟满仓便发挥了特长,从唐豪那里借了马匹,临时客串起了哨骑。
再过几天便是霜降了,虽然还没下雪,但是辽东之地已经冻彻,孟满仓一边咒骂着天气,一边带着三个人继续往南关的方向走。
走了约莫半里多地,就看见几个民夫打扮的人在狂奔,见到他们更是惊慌不已,想要躲避。
孟满仓略微打量了一眼,嘴里喊了一声:“追!别让他们跑了!”随即将腰刀抽了出来,当先追了出去。
那个民夫一看有骑兵追来,大惊失色,立马一哄而散,向四处跑去,孟满仓指挥着三人分别去追。
“站住!再跑老子就砍死你!”
孟满仓一边冲着自己的目标大喊,一边不断催马疾驰,呼呼地风声在耳边掠过,冻得他耳朵生疼。
虽然这个人一路往马不好走的地方跑,但两条腿怎么能跑得过四条腿,孟满仓看着马下已经几乎瘫软在地的人冷笑了一声:“个狗日的,腿脚还不错。”
接着他用刀背对着那个人肩头一拍:“说,你是什么人?要往哪里去?”
那人连忙变换了个姿势跪在地上:“军爷,军爷手下留情,俺叫宋德宝,就是咱旅顺的民夫。”
孟满仓犹有些不信,冷哼道:“民夫不在旅顺城,也不在南关,怎地跑到这里来了?我看你是鞑子的细作罢!”
说着孟满仓举起了手中的刀扬了扬,吓唬道:“孟爷我在外面挨饿受冻地这么久,倒是碰巧抓了个细作来,现在你们这群细作的行市可不少。”
“别别别!”
宋德宝在地上摆了两下手,又连连磕头:“军爷,不信你抓我回去问,役长是认识我的!”
“那你说,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鞑子来了!”
宋德宝心有余悸地往南关的方向看。
听到鞑子这两个字,孟满仓心中一惊,立刻从马上翻身下来,指着他问道:“说!什么时候来的?来了多少人?!”
“就在半个时辰以前,南关对面的小山上出现了几个骑马的鞑子,不断地冲着南关这边瞅,指指点点的,咱们那里有二百多个兵,他们也不怕。”
接着宋德宝脸上又露出惊恐:“鞑子啊!杀人不眨眼的鞑子,军爷,俺们就是民夫,这要是被鞑子破了关,还能有命么?因此俺们几个一合计,就想往旅顺的方向跑!”
孟满仓心里正疑惑着,另外三个人也将人捉了回来,粗鲁地将横放在马背上的人往地上一扔,一个人开口道:“孟哥,这人说鞑子来了!”
“军爷!你看,俺没扯谎!”
宋德宝听到以后,似乎有了证人一般:“他们全都看见了!”
想了想,孟满仓又对抓回来的几个民夫挨个问了一遍,得到的答复几乎与宋德宝说的一般无二。
孟满仓和几个手下对视了一眼,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凝重。
接着,他又对宋德宝追问道:“除了那几个在山坡上的骑马鞑子,还看见别的人没有?”
宋德宝摇了摇:“那倒是没看见,不过他们也不怕咱们的兵冲出去捉他们,恐怕肯定有什么鬼。”
孟满仓稍稍一想就觉得这件事不能耽搁,于是指着一个骑兵说道:“老二,你回去,禀告几位大人,就说咱们收到了鞑子来的消息,还在侦探,叫城中做好迎敌的准备。”
那个骑兵二话不说,一提缰绳立马就往旅顺的方向赶去。
“军爷……俺们……”
看了看宋德宝几个人,孟满仓原以为他是鞑子的细作,但是现在看来确实是普通的民夫,虽然逃脱的民夫按律也要惩处,但那不是他的事。
于是孟满仓便挥了挥手:“你们走吧,别走小路了,最快的方式回旅顺,能不能活命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宋德宝几个人如蒙大赦,赶忙互相搀扶起来继续往前跑。
“头儿,咱们怎么办?还要往前吗?”
现在孟满仓的还跟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开口向他问道。
“咱们充当哨骑,就得把消息探个确切,假传敌情是要受罚的!”
手下的两个人都望向南关的方向,点了点头。
三人继续上路,但为了留存马力只是缓缓而行,越往南关方向走,就发现逃跑的民夫越多,又逮住两个人追问,都说:“鞑子来了。”
经过这么多人的确认,孟满仓也终于确定,鞑子确实来了。
随即孟满仓又派了一个人回去传递消息。
等到了南关以后,孟满仓二人验了符验印信以后来到,走到南关的最前沿,
看到对面的情景,心口猛地一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