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这个螺丝非常难加工?”
“对的,必须用高精度机床才能完成。”
张书记的语气中充满无奈与愤怒,辛苦工作这么多天竟然白干一场,浪费了不少精力和材料。
赵刚决定立即向王总汇报道这个棘手的情况。
王总听后严肃起来,然后把目光投向王老,想到当初王老带来的消息。
赵刚赶往王老的办公室时恰好碰到出门散步回来的钱老,于是向他汇报此事。
钱老越听越是好奇,尤其是这种复杂的螺纹对于提高火箭内部稳定性能可能有关键作用。
王老听到事情经过后懊悔不已,决定前往机械厂了解情况并讨个公道。而此时杨小涛开着吉普车,带上了杨佑宁及一众工作人员正驶向机械厂。
“看来,董达这样的老同志是个不错的选择。”杨佑宁建议道,提到人选,他提到董达,原来四车间主任,现任一车间副主任的技术骨干。“这个人选如何?他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虽然在之前工作中略有疏忽。”
杨小涛微微点头表示考虑中,车子稳稳地驶进主干道,直奔机械厂而去。
远处的车辆逐渐靠近工厂大门,一切显得紧张有序。
李文博数着数字,大约几十辆车过去了,还有后续的护卫卡车。
这车队真够长的。
等车队走远,李文博转向李晓东,“我看到陈总工程师的车了。”
“嗯!”
李晓东目光锐利,“后面还有秦总工程师和章总工程师的车。”
李文博有点坐立不安,用手捂住鼻子闻了一下,仍然闻到酒味。
“别折腾了,这么大酒味儿,怎么也遮不住。”
“而且来了这么多领导,肯定有大事。”
李晓东转动着眼珠子,“老李,要不咱们躲一下吧!”
---
1625 机械厂的发展定位
“躲?”
李文博心动了片刻。
领导首长这么多来了,自己却在外面喝酒,虽然是工作应酬,肯定会给人留下不好印象。
但这个念头一浮现,他立即打消了。
“这么多首长都来了,肯定是大事。”
“我们不回去,就让老刘一个人应对吗?他会锤死我们的。”
经过一番思考,李文博最终咬牙决定返回。
“好吧,那回去。”
李晓东挂挡,放开离合,车子慢慢跟着车队前进。
机械厂里,刘怀民正在陪同钱副总工参观新研发的产品仓库。
梁作新、王国栋等人在旁陪护,王华也在其中。
“副总,这就是我们最新制作的螺丝。”
刘怀民认真介绍。
中午用餐完毕后,门卫来电告知七机部领导来访。刘怀民了解清楚情况后,立刻从座位上起身迎接。
考虑到这位七机部副部长尽管是副职,但在业界威望很高,主持过很多重要项目,连梁作新专门换了套干净的衣服赶来陪同。
“看看这螺丝。”
钱副总靠近机床,用手指轻轻触摸螺丝的纹路,举起在灯光下细看,最后甚至掏出放大镜检查。
“测过这些螺丝的扭矩了吗?”
“测过了,最初的时候扭矩是普通螺丝的两倍。”
“我们采用了不锈钢材料,用晨星机床加工后,精度更高,扭力可达普通螺丝三倍左右。”
听到这些数据,钱副总满意地笑了,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
尽管他对细节不够精通,但明白眼前的“晨星”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平。
“能用上晨星生产螺丝,估计也就你们厂能做到了。”
钱副总笑着说,刘怀民补充道,“使用这种螺丝提升了机床的稳定性和零部件的质量。”
“我们厂杨晓东提过一句:小步积累,最终会有显着的进步。”
“说不定几年后,就会有比‘晨星’更先进的机床诞生呢。”
刘怀民大方说出杨晓东的看法,觉得在这里坦诚相对更重要。
“说得好啊!”
钱副总心里更加肯定了。这样的团队气氛,和当初在西北共事时一样团结奋进。
“我可以见见杨晓东吗?”
“那个,副总,他去钢铁厂了,不过现在可能已经往回赶了。”
“要不要到办公室稍坐一会儿?”
钱副总对这螺丝兴趣更大,决定先看看其他设备。
参观一圈后他们回到会议室,正好遇到从车间来开会的老郭。
“你好。”
钱副总伸出手,老郭也赶紧握手。
“这次是为了听说这里的螺丝很有特色。” 钱副总和蔼地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老郭看向刘怀民求确认,随后解释:“当时我想让机床不抖动。”
无意间的创意引起了钱副总的赞赏。
“你的发明很不错,特别是不同螺距设计。工厂要记得表扬奖励。”
已经得到奖金的老郭摆手婉拒。“副总,感谢您。”
钱副总感慨不已,“看来,贵厂的成功离不开这样优秀的同事。”
“好啊!” 外面传来喝彩声。
陈副总笑眯眯地走了进来,黄老、夏老等人跟在后面。
室内空间瞬时间被这些人填满了一半。刘怀民起身迎客。钱副总起身迎接,而首次见到如此多高级首长的老郭一时不知所措,握紧裤脚,不知道该怎么站起来。
“你说的好。”
陈老握住老郭的手,“谢谢你为国家贡献的创新成果。”
老郭
他们能够为孩子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守护、加油打气。
当孩子取得成就时,一同分享喜悦;遇到挫折时,及时伸出援手,给予支持。
现在,这只雏鹰应该展开翅膀飞翔了;同样的,红星机械厂也需要新的发展方向。
---
会议室中,钢铁厂的最新进展引起了领导们的热议。
“新镀锡铁板的厚度达到了0.8毫米,已经达标,并与某食品加工厂签订了合作协议……”
刘怀民传达消息后,在座的几位领导开始议论纷纷。章老曾用过四辊轧钢机,表示怀疑:“我们做出来的铁皮也才1毫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