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外界传言都称我和百花服装厂背信弃义,毫无缘由地拒绝接收京都电影学院的学生。今天,我就要让大家看看,究竟是谁不信守承诺!”李松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声音坚定而洪亮。
台下,那几个从京都电影学院赶来凑热闹的学生,听闻李松此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中涌起一阵慌乱。其中一个女生,眼中闪过一丝惧意,低声说道:“你们说,李厂长该不会真能拿出什么证据吧?”
另一个女生故作镇定,强装出不屑的样子,冷哼一声道:“怎么可能!我们又没跟他签什么协议,不过是口头答应而已,他根本拿不出任何能证明的东西。”
其他学生仔细琢磨,觉得似乎确实如此,心里稍稍安定了些,可内心深处仍忍不住隐隐忐忑,毕竟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这件事他们理亏。
李松将这几个学生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见他们依旧一副不知悔改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冷笑,既然如此,就休怪他不客气了。
李松从容地拿出一沓照片,高高举起,展示在众人面前,大声说道:“大家请看,这就是京都电影学院的同学们答应加入百花服装厂之后拍摄的合照。”这些照片虽只是普通的六寸规格,但照片中的学生们笑容灿烂,眼神中洋溢着喜悦与期待,清晰可见。
紧接着,李松又展示出另一组照片,说道:“这是我们为迎接他们加入,精心筹备的欢迎会照片。”照片里,欢迎会现场布置得格外隆重,五彩的彩带、缤纷的气球装点着场地,桌上摆满了新鲜的水果和精致的点心。
李松神情凝重,继续说道:“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我们服装厂上下都极为重视,精心准备了这场欢迎会。我更是在厂门口从清晨等到晌午,可始终不见他们的身影。”
说罢,李松示意服装厂保卫科人员和工人上台作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人走上台,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那天呐,李厂长一大早就守在厂门口,眼巴巴地盼着孩子们来,一等就是一上午。结果左等右等,一个人都没等到。后来才晓得,他们都跑去文工团了。”
保卫科的工作人员也跟着附和:“是啊,当时我们都特别生气,李厂长对他们那么上心,他们却这么对待李厂长。”
众人听闻,顿时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本是来指责百花服装厂和李松的,却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受害者竟是他们一直责备、谩骂的对象,这才意识到自己骂错了人。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议论声此起彼伏。“原来真相是这样啊,这些学生太过分了。”
“就是,自己背信弃义,还倒打一耙。”
那几个京都电影学院的学生,此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松居然留了这么一手,把这些证据都保存得如此完好。
李松神色严肃地看着台下众人,说道:“我们百花服装厂向来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真心对待每一位合作伙伴。这次的造谣事件,给我们厂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的家人也因此受到了伤害。我希望大家以后不要轻信谣言,要有自己的判断。同时,我在此郑重声明,我将拿起法律的武器,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众人纷纷对李松的做法表示认可。
这场发布会过后,那些胡乱报道的小报遭到了大众的强烈谴责,声誉一落千丈。而京都电影学院的那几个学生,也受到了学校的严厉批评,沦为了学校里的反面典型。至于百花服装厂后续追究他们责任一事,暂且按下不表。
李松并未过多沉浸在这场风波的胜利之中,他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前往沪海选拔模特的准备工作中。
他先是安排人手联系了沪海那边的生意伙伴,提前详尽地打听了沪海电影学院的详细情况,又精心制定了一份周全的选拔计划。一切准备就绪后,出发的日子也愈发临近。
临行前一天晚上,李松陪着小女儿玩耍了许久,给她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直到小丫头在他怀里甜甜睡去。看着女儿可爱的睡脸,李松心中满是不舍,但他深知,为了百花服装厂的未来,他必须踏上这趟充满挑战的行程。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四周一片静谧。李松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妻子默默地帮他把行李提到门口,眼神中满是关切与不舍,叮嘱道:“到了那边记得给家里打电话,让我们知道你一切平安。”
李松轻轻点头,紧紧地抱了抱妻子,而后转身毅然走出家门。
坐上前往沪海的火车,李松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沪海电影学院选拔出最优秀的模特,组建一支出色的模特队,让百花服装厂的服装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绝不辜负妻女对他的支持与期待。
为了确保此次行程的安全,林强和陈明陪同李松一同前往沪海。而张峰则留下来负责几个厂子的安保工作,赵娜负责保护他的家人。京都虽是繁华的天子脚下,但最近治安状况却不容乐观,近半个月城内连续发生了上百起盗窃、入室抢劫之类的案件。
火车在铁轨上疾驰,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李松坐在窗边,与林强和陈明商讨着此次沪海之行的细节。林强一脸认真地说道:“李哥,沪海那边情况错综复杂,咱们可得倍加小心。而且沪海电影业蓬勃发展,对于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所以选拔模特这事儿,还得仔细谋划才行。”
陈明也点头附和道:“李哥,老林虽说平时看着不靠谱,但这次说的确实在理。况且咱们还要让这些模特从沪海跑到京都工作,这无疑又给咱们的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