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年轻储君冷凝,威严的询问,刘瑞英未开言,唇已颤。
太子妃却赶在苏沁之前开了口:“刘妹妹特意模仿苏良媛的穿戴,还有用她平素常用的香,我猜妹妹的目的是为了二郎。是不是妹妹一早就知道苏妹妹回不来了?连殿下同乳母都不能把二郎哄好,我这个不曾抚养过二郎的嫡母更不可能让孩子主动亲近。苏妹妹去了,若为了二郎能好好的话,是不是只得把二郎托付给他乐意亲近之人呢?”
太子妃的语气从开始的轻柔变得有些尖锐,甚至是咄咄逼人,她落在刘瑞英面上的眸光亦是尖利无比的。
刘瑞英努力掩饰着心机被戳穿的慌乱,她在极力的辩解:“太子妃如何冤枉妾都成,唯独不能拿苏姐姐的安危来污蔑妾。妾同苏姐姐一直相互扶持,情同手足。妾跟苏姐姐私下里经常相互模仿对方的穿戴,用对方喜爱的香。”
稍微顿了顿刘瑞英才继续道:“妾听闻苏姐姐不知所踪,自是心急如焚,本想早些坐镇秋红轩,替姐姐把家看好,只因殿下传下了搜宫指令,故而妾才等搜过瑞锦轩后才来到秋红轩替苏姐姐看家,照料好二郎。妾身为殿下和太子妃的奴,为主君主母分忧本该分内,纵然妾刻意模仿苏姐姐的穿戴来哄着二郎,妾的本意也是为了安抚好二郎,为殿下和太子妃分忧解劳。”
刘瑞英已经从起初的慌乱逐步逐步的平静下来,从而变得不卑不亢,甚是从容。
太子妃是想利用苏沁之死顺手把她同样看不顺眼,不肯安分守己的刘瑞英给捎带进去,就算不能把苏沁之死安在刘氏的头上,至少能让她没有机会抚养才失生母的二郎。
太子妃对宋嘉佑很是了解,倘若为二郎寻个养母,刘瑞英必被优先选择。不光因为刘瑞英跟苏沁本就交好,而是太子殿下觉得刘瑞英很适合做二郎的养母。
刘瑞英若成了二郎的养母,她则会变得更加不好对付,同样的二郎成了刘氏的养子,他克三郎的能力随之变得更强。
太子妃偏执的认定她的三郎一直病病殃殃的,主因是他的气运被二郎给吸走了。二郎只有不断的倒霉,活的水深火热的,三郎才会变好。若二郎风光顺遂了,自会继续影响三郎的气运。
把三郎视为自己生命的太子妃怎会允许二郎有机会成为刘氏的养子呢?
苏沁无端横死,年幼的二郎仍需要一个养母,但这个养母绝对不能另二郎如虎添翼。
若刘瑞英不是自己本就生了别的心思,故意模仿苏沁的穿戴,用苏沁喜爱的香,太子妃纵然想打压她,算计她需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思的。
原本宋嘉佑对刘氏特意模仿苏沁虽心生不悦,生了猜忌,念头不过一闪而过,被太子妃略微的这么一引导,本就一闪而过的念头随之被拽回,转而开始逐步放大。
刘瑞英适才一番不卑不亢的解释,澄清使宋嘉佑脑中增大的疑窦不自觉变小,同时他看向太子妃的眸光带了些许的意味不明。
短暂平静后,宋嘉佑语气沉沉的开口:“既然二郎认刘卿,暂时二郎就由刘卿照顾。太子妃还得照顾体弱多病的三郎,管理东宫庶务,已然分身乏术了,我怎忍心再给琼娘添负担呢。”
等于一锤定音了,二郎暂时由刘瑞英抱回瑞锦轩照料,纵然太子妃一百二十个不乐意,当下她不得不强撑着服从太子的安排。
眼下料理苏沁的后事以及查出她们主仆二人无故横死的真相才是当务之急。
在东宫里好端端死了一位生养过皇孙的娘子,若是一笔带过了,少不得会引来各方的非议。
不管是东宫之主宋嘉佑,还是身为储妃的高琼,他们都不得不慎重对待苏沁之死。
落梅居里,梅蕊才用过安胎药,正在吃解口中苦涩的蜜饯。
海棠等梅蕊把蜜饯吃完,她这才小心翼翼的嘀咕道:“太子殿下已然下令严查苏娘子之死,会否怀疑到咱们落梅居?虽殿下对苏娘子不甚在意,可苏娘子毕竟生养过一位皇孙呢。”
梅蕊明白海棠心中所忧:“你是担心纸终究包不住火,因为苏沁之死殿下同我生分了。我当初既铤而走险走了这一步,自是三思而后行的。海棠姐姐有这个闲工夫杞人忧天,到不如多给我肚里孩儿做几件小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