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柳府里,人们同样忙碌个不停。
无数护卫聚集,检查兵器装备,仆人们则是忙着打包各类物资,精美的丝绸、珍贵的茶叶、难得的美酒,这些都是大秦的特产,也是打通商路的“利器”。
朝廷有准备,他们自然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大赚上一笔。
几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了咸阳城。队伍最前方,是一面飘扬的大秦旗帜。
博景告别家人,带着无数商家弟子,他们骑在高头大马上,回首望了望咸阳城的巍峨的城门,昂首走向南方。
队伍一路南下,刚开始一切顺利,等队伍离开大秦官道,行进就变得艰难了起来。
南地山路崎岖,众人不得不时常下车,合力推着马车前行。
山中气候同样多变,时而烈日炎炎,时而暴雨倾盆,道路泥泞不堪,总是会让马蹄深陷其中。
幸而有之前遣秦使蹚出的路线,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冤枉路。
进入南越地带的第二天,他们就遇到了一个当地部落。
部落的首领带着一群手持长矛的汉子,将他们团团围住。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护卫们迅速抽出兵器,挡在博景身前。
博景却神色镇定,示意护卫们放下武器,从马车上取下一匹精美的丝绸,面带微笑,缓缓得走向人群后面的部落首领。
那首领头发花白,拄着一根树枝坐成的拐杖,穿着当地的麻衣。
“首领,我们是来自大秦的商队,此番前来,只为互通有无,结交朋友。这是我们大秦的一点心意,还望您笑纳。”博景用流利的当地语言说道。
部落首领没有立马接过丝绸,而是仔细端详着博景一行人。
他们人员众多,还都手持利器,哪怕博景端着笑脸,他也没办法放松下来。
“大秦商队,杨?”
部落首领的秦语不太好,说得磕磕绊绊的,但是不耽误大家理解。
博景立马就知道了他口中的杨指的是谁。
他冲着那首领拱了拱手,脸上的笑容更盛,“杨叔,对,杨炙商,那是我家阿叔,我们是一起的。”
博景说着,让身后的弟子们从马车里拿出了许多的吃食,摆放到地上。
“既然首领见过杨叔,应该知道我们只是以物换物,这些东西,换我们一晚的住宿,可行?”
首领看看地上的货物,又抬头看了看博景他们。
沉思了许久之后,才缓慢的点了点头,伸手招来几个汉子,让他们把东西抬走。
“跟在我们后面,不要乱走。”
“哎哎,多谢首领。”
说着,两方人马一前一后,开始往大山之间的一处山坳进发。
随着大家的交谈,当地人对商队他们的戒备心也随之减轻了几分。
部落首领了解到博柳的来意,对他们的商队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你们要往南边去?”
博景点头,“杨叔讲,翻过大山,南边还有许多的部落,每次来回太过费事,这才叫上了家中小辈们,想在中途设几处商铺,定期补货。”
“商铺?东边那种商铺吗?”
首领还没说话,在他旁边的汉子倒是忍不住,率先问出了声。
他们可是都听说了,东边自从作死挑衅大秦之后,就被打下收编了。
据说,收编的每个部落都有专门的商铺,还有学堂。
那群人的日子可是比以前好过太多了。
主要是大秦给他们发了许多的农具,还教他们种茶养蜂。
附近好多部落都学着他们的样子,收好了卖过去换东西。
大秦的货物好啊,全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
想到这里,汉子眼光火热的往商队后面的马车上看了看。
博景留意到他的眼神,呵呵一笑,语速不急不缓的解释道:“和东边的商铺差不多,只是要小一些。”
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少,目的地将近,博景的双眼微眯,声音中带着一丝诱惑。
“东边那是朝廷援建的商铺,自然要大些,商品也更加的丰富。”
他换上了一种有点夸张的羡慕表情,眼含艳羡:“陛下下令督办的商铺,就连我们,都是望尘莫及的。”
旁边一直低头不语的首领,听到这里,心道:如此才对。
不过……
想到博景说过的,要在沿途建商铺。
小老头的眼中划过一丝精光。
如果这商铺设在他们部落,那以后,附近的部落想要换东西,岂不是都要到他们这里来?
由此带来的利益,可就真不是一点半点了……
“博,走,我们的部落到了,今晚你住我家。”小老头一把拉过博景的手腕,笑得一脸亲和,哪里还有先前保持距离的模样。
博景假装没有发现,同样乐呵呵的,顺势上前搀扶住小老头的胳膊。
“那真是叨扰了,首领,万分感谢,你能收留我们在此休整。”
“你是杨家的后生,咱们就是一家人,多留几天,尝尝我们这的吃食……”
被挤开的汉子,满脸莫名的看着走远的两人。
发生了什么?
怎么突然就乐呵呵的跟亲戚似的了?
还把自己给挤开了?
他不是全部落最勇猛的勇士了吗?
汉子挠了挠头,怎么都想不明白,最后,果断选择放弃,跑到另一边的汉子身边。
进到山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高低不一的木屋。
部落外,则是由一圈半人粗的树干,堆砌成的围栏。
“首领回来了,带了好多秦人!”
“好多货物,可以换货吗?我回去拿皮毛……”
随着他们一行人的回归,整个部落一下子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尤其是看到了博景他们身后满满的马车之后,部落的族人们更是开心。
他们的部落的男人们大多穿着一身麻衣,女人和孩子们却有许多都穿着更好的料子做成的衣服。
那些颜色材质,博景一下就能看出来,是他大秦的东西。
肯定是杨叔干的。
干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