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暖和了,四合院子空地方,除了青石板路,其他被乔爷爷和周父,翻地种上瓜果蔬菜了,
知道老人惦记一家人吃喝,乔一时随便他们折腾,让他们分成一块块,种好看点。
中午几人打了饭回寝室吃,乔一时把咸菜拿出来,招呼几位同学。
“吃咸菜自己夹啊。”
她们打回来的是粥和馒头,白菜土豆,大锅饭,伙食费是补助的,能吃饱,好就不要想了。
蔡雅思和赵灵夹了一筷子海带丝。
“乔一时,你家每样咸菜都做的这么好吃,你手真巧。”
“是我弟弟做的。”
“电子系乔泰康?他一个男孩子做菜这么好吃,难得!”
“是我小弟。”
“你有几个弟弟?”
乔一时笑道:“四个。”
“我家一个弟弟,我都烦死他。”蔡雅思说。
赵灵笑着说:“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我们小时候成天打架,我大哥揍我,我揍手下妹妹,我妹妹揍我小弟,我小弟没有手下揍,跑出去跟邻居家孩子打架!”
“我弟弟比我小三岁,我们经常打架,还以为就我们姐弟俩打架,原来你们也打。”
“咋不打,跟仇人一样,打起来使劲干,互不相让,现在想起来觉得挺有意思。”
“你弟弟在京市上大学吗?”
“嗯,在公安大学。”
“还有两个呢?”
乔一时不会主动炫耀,跟两个人处的挺好,她们问她才说。
“老二成家了,在春城上大学,老三在政法大学。”
蔡雅思瞪大眼睛:“你们家也太厉害了,个个考上大学。”
“还行,你们更加厉害。”
蔡雅思小声问:“你孩子谁给带?”
“我公婆。”
“你公婆通情达理,鼓励你考大学,还跟着过来,给照顾孩子,真不错。”
“我表姐下乡地方,女知青跟村民结婚后,要参加高考,复习婆家阻碍,考试那天被公婆锁起来,怕考上大学,再也不回去了。”
三个人沉默了,开学后,已经有三起带着孩子找到学校,要爸爸妈妈的,这是找来学校的,没本事找到学校的,在农村苦苦等待,又有多少。
下乡日子太苦,情感空虚,回城无望,各种原因,很多知青在乡下成家落户,恢复高考散了一批,过两年大批知青返城,百分之八十都离了。
放学,乔泰康指着她们每天路过一处院子说:“头两天看见挂了牌子,写着房屋出售,不会这么快就卖掉了吧?房子这么好卖吗!”
乔一时捶了弟弟一拳:“看到有卖院子的,你咋不跟我说。”
“你有两处院子了,再说这里这么偏僻,跟你说干嘛?你也住不了这么多房子,四合院西瓜兄弟仨,以后娶妻生子都能住得下。”
乔泰康自行车踩的飞快:“我多挣点钱,买处院子,结婚后我们住你的院子,有点不合适。”
虽然他想一直跟大姐住在一起,西瓜他们长大,当舅舅的一直赖在大姐院子里也不好。
“赶紧挣钱买院子,结婚后,我是不可能让你们住的。”
“这几年我不结婚,还能跟你住几年。”
到家,乔一时交给大头一个任务,让他打听京市房价,包括她这套四合院价值。
乔奶奶有点担忧:“孙女,你要卖院子啊?”
“奶奶,院子不卖,这是我们在京市祖宅,永远不会卖,过两天你们就知道咋回事了。”
乔一时没穿越前来京市游玩过,知道这片不会拆迁,四合院会一直保留,他们可以一直住下去。
周父周母也松口气,院子里他们都种上粮食蔬菜了,这一大家子人,院子卖了他们住哪!
第二天,大头打听了一遍,现在房管所没有具体的交易数据公布,只能参照一下,他跟乔一时说了打听到的消息。
饭后,乔一时宣布开会。
小五打趣:“要记录吗?”
“今天不用。”几十年后,翻出会议记录,她不露馅了吗?
小春收拾好,一家老小就着刚才位置,各就各位等着开会。
看大牛跟小石头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态度不严谨,西瓜严肃着小脸训道。
“大牛石头老实点,要玩出去玩,别在会议室打闹。”
听了西瓜话,乔爷爷乔奶奶坐直身体,态度端正,等着孙女发言。
“咱们是外地人,要想在京市安家落户得有房子,想买房的,现在就抓紧时间买。”
“特别是大春和小红,想在京市安家,你们现在就买房子,高考恢复,会有大批外来人口,在京市安家落户,到时房价会越来越贵。”
“大头,你告诉大家,我这个院子现在多少钱?”
讲什么物价会越来越贵,钱会贬值,现在存的钱,将来连一个厕所都买不起,都不如最直观的方式,她的院子挣钱了。
“嫂子买院子花了两万二,现在最低两万五了,我开价两万五,一分不讲价,人家就要来看房,我找绝口推了。”
周母不知道四合院多少钱买的,这会听到价格,嘴巴张大,她以为就几千块。
“这院子怎么这么贵?”
娘耶,他们还在院子里种菜种玉米,把院子糟蹋了。
“你以为呢,这可是一百多年四合院,以前是达官贵人住的。”
亲泰健:“所以一年时间,你二两万二变成了两万五,挣了三千块钱?”
“最低挣三千,我要开价两万七可能都有人买,我打听了一下,今年房价确实比头两年上涨了。”
大春很着急,他和大头肯定想跟着嫂子,能在京市安家,以后他们就是大城市人了,谁不期盼啊!
“可是,我们也没有两万多块钱啊,怎么买房?”
这傻姑娘,乔一时笑道:“有钱买大房子,钱少买小房子,有房子总比没房子强。”
“嫂子说的对,明天我就去打听房子的事。”
“嫂子,俺买吗?俺也没那么多钱啊?”
小田抚恤金两千六,一半给了公婆,加上以前做衣服,小田工资剩的,她现在有两千三百块钱,买房子够吗?
乔一时认真跟田小红说:“你必须买,钱不够我借给你,现在你做衣服挣钱,还钱快,房子不住,你们还可以租出去。”
“嫂子,俺听你的。”
他们母子仨在京市,依靠着嫂子,嫂子借钱给她买,她就买。
“尽量要带院子的,偏远点也没事,咱有自行车,到哪都方便。”
乔泰康兑了老三一下:“你把钱借我买房子。”
“你钱都没我多,咋不是你把钱,借给我买房子。”
“我不借,我会做衣服,我一两年能把钱还你,你现在不挣钱,你拿什么还我?”
乔泰健小五:好气,他们俩不会做衣服,挣不了钱,都没有人敢借钱给他们买房子!
乔泰康打算把几个不买房的,钱都借来买房子。
“奶,到时我买房,你把钱借给我。”
“行,到时奶钱借给你。”
“大姐,会议结束了吗?”他得抓紧时间做衣服去。
知道他什么意思,乔一时笑道。
“你们没有问题可以先撤了,小玲和青书留下。”
几个做衣服的和小孩子先撤了,剩下人留下继续听。
乔一时直接问:“你们有买房打算吗?”
赵青书家是京市的,两口子又在京市上学,大嫂还在京市,他们肯定想在京市有自己房子。
“肯定想啊,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
周玲工作卖了两百二,加上夫妻俩存款,一共有六百八,这还是加上赵青书做衣服的钱。
赵青书家里情况,周玲跟她提过。
“清书家的房子有你一份,你可以跟兄弟父母谈,把你那一份卖给他们,你出来买房。”
“买房是人生大事,谁都拉点饥荒,兄弟姐妹,跟亲戚借点,打借条,争取在规定时间内还上。”
乔爷爷觉的很有道理,他们在乡下盖房子,谁家不借点钱,哪有一步到位的。
“想买就去借钱,你会做衣服,有收入,还钱快。”
小五乔泰健:又被扎心了。
“大嫂,我知道了,明天放学我回家一趟。”
回京市后住在大嫂这,他们回去一次后,就没再回家,那个家也是他的家,兄弟有的他也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