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听着耳边的夸赞,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低声对朱棣说道:“皇叔,您瞧,这买卖才刚起步,就已经风生水起了。等到琉璃作坊正式运转,那才是真正的大赚啊。”
朱棣微微一笑,目光扫过那些精致的琉璃制品,语气中多了几分深意:“雄英,钱虽好,但它也是把双刃剑。你得记住,赚得越多,背后的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在这朝堂之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无数麻烦。你的身份注定不可能低调,要做好随时迎接风浪的准备。”
朱雄英听了这话,神色间多了一丝郑重。
他看向朱棣,目光坚定道:“皇叔,我明白您的意思。这笔生意虽然大,但它只是个开端。我不会因为赚钱而忘了自己的身份,更不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乱了分寸。”
朱棣见他如此笃定,点了点头:“你能这样想就好。这琉璃生意虽说利润可观,但在你这位置上,最重要的,始终是要守住自己该守的东西。”
朱雄英笑了笑,眨眨眼说道:“皇叔放心,我心里有数。这次咱们叔侄联手,我既能赚银子,又能学本事,何乐而不为呢?”
朱棣被他这副机灵劲儿逗笑了,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
几人在屋内商议了许久,光线已由明亮转为昏黄。
金色的夕阳透过广和斋窗棂洒进来,落在那些雍容华贵的紫色布匹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整间铺子似乎都被笼罩在一层温暖的金辉中。
朱雄英揉了揉略微发酸的肩膀,伸了个懒腰,目光扫过屋内的众人,咧嘴笑道:“好了,今天的事咱们差不多说清楚了,这次多亏了皇叔搭把手,有您在,我也算是心里有底了。”
朱棣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转了转肩膀,动作潇洒自如。
他看着朱雄英那副孩子气的模样,嘴角扬起一抹浅笑:“雄英,你这小子倒是会使唤人。今天这一番商量,我看你才是最大的赢家,连你皇叔都被你拉下了水。”
朱雄英哈哈一笑,毫不避讳地点头:“那是自然,皇叔您这么厉害,我可得抓紧机会‘利用’您。再说了,叔侄**,其利断金嘛!”
“好一个‘叔侄**,其利断金’。”朱棣摇了摇头,无奈中带着几分欣赏。
他抬起手,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行了,今天的事我记下了,接下来就看咱们怎么做了。你小子可别偷懒,琉璃作坊那边的事,要尽快推进。”
朱雄英站直身子,抬手郑重地一揖,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正经的神情:“皇叔放心,我一定盯紧作坊,保证不出岔子。”
站在一旁的刘链和刘掌柜,此时早已是满头大汗。
刘掌柜暗暗擦了擦额角的汗珠,脸上堆着恭敬的笑意:“殿下,王爷,您二位放心,小的和刘链一定尽心尽力,把作坊的事儿安排妥当。您二位若有任何吩咐,尽管交代,小的绝不敢怠慢。”
朱棣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刘链:“这次的事,你跟雄英负责。刘链,我听雄英说你是个干练可靠的人,那就不要让我等失望。”
刘链被这突如其来的信任激得热血沸腾,忙不迭地点头:“王爷,您放心!小的一定办好,绝不给殿下和王爷添麻烦!”
朱雄英见气氛一时过于严肃,连忙摆摆手:“好了好了,别一个个紧张得跟上战场似的。这是咱们叔侄俩的事业,大家都放松点。”
一句话逗得朱棣忍俊不禁,刘掌柜和刘链也跟着松了口气,纷纷陪笑点头。
商议已定,众人各有分工。待一切安排妥当时,已是傍晚时分。
铺子外的街道上,人声渐少,晚霞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红色,空气中透着一股初秋的微凉。
朱雄英站在广和斋门口,眯着眼看向天边的落日,不由得感叹了一句:“这一天过得可真快啊,转眼都傍晚了。”
朱棣走到他身旁,双手环胸,抬头望向同一片天空,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是啊,雄英。以后这样的日子怕是会越来越少了。等你琉璃生意铺开了,怕是连歇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歇一口气的时间?”朱雄英回头看着朱棣,笑得一脸灿烂,“皇叔,赚银子的事儿,可是让我越忙越有劲儿。”
朱棣闻言,轻轻摇头:“你小子,满脑子都是钱。”
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郑重,“不过,雄英,你若是忙不过来,就来找我。咱们叔侄有事多商量,总比自己一个人要强。”
朱雄英听了这话,点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皇叔,您这话我记下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我肯定第一时间来找您。”
“那就好。”朱棣微微颔首,眼中带着几分欣慰。
他伸手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语气变得轻松起来,“行了,天色不早了,你赶紧回宫吧,免得让底下人惦记。”
朱雄英点点头,转身朝侍卫招了招手:“备马,咱们回宫。”
侍卫们立刻应声去牵马。不多时,一匹高头大马被牵到门前,朱雄英利落地翻身上马。
他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向朱棣,咧嘴一笑:“皇叔,改天我再来找您聊聊,咱们这买卖的事儿,可不能松懈。”
朱棣双手背在身后,扬起头看着他,嘴角含笑道:“随时恭候。不过下次来,记得带两壶好酒,咱们叔侄边喝边聊。”
“行啊,那您可别嫌我的酒不够劲儿!”朱雄英大笑一声,拉了一下缰绳,马蹄声响起,载着他向远处驰去。
朱棣站在原地,目送朱雄英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
“这小子……虽说年纪小,但脑子却灵得很。”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也带着几分期待。
一旁的随从小心翼翼地上前,低声问道:“王爷,天色晚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回府了?”
朱棣收回视线,点点头,语气淡然却透着一股隐隐的笃定:“走吧。回府后派人去备些人手,这买卖既然揽了,就得好好干。”
随从连忙应声,跟在朱棣身后快步离去。
夜幕低垂,朱雄英回到太孙宫时,已是华灯初上。
小翠早早地等在门口,一见朱雄英,便迎上来问道:“殿下,您可算回来了。这一天可还顺利?”
朱雄英跳下马,笑着说道:“顺利得很!皇叔也答应帮我了,这回我可有大靠山了。”
小翠见他一脸喜气,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就好。殿下,奴婢早已备好热水和晚膳,您是先洗漱,还是先用膳?”
朱雄英摆摆手,语气轻松:“先吃饭吧,我这一下午忙得滴水未进,都快饿扁了!”
说罢,他迈步走进内殿,脱下外袍随手扔在椅背上,随即坐到桌前,端起饭碗大快朵颐。
一边吃着,他一边回想起今日与朱棣的商议,心中隐隐涌起一股满足感。
“有皇叔在,这条路我可就走得踏实多了。”他低声说道,嘴角挂着一抹满足的笑意。
用过晚膳,小翠端着一盏热茶走了进来,见朱雄英出神地看着窗外,轻声提醒道:“殿下,茶凉了,奴婢又换了一盏新的,您趁热喝吧。”
朱雄英接过茶盏,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恰到好处地缓解了他一天的疲惫。
他看向小翠,忽然问道:“小翠,你说,这宫里头,谁最希望我失败?”
小翠闻言一怔,随即低头答道:“殿下,奴婢哪敢妄议这些事。不过……太孙之位高高在上,自然少不了人盯着您。您万事小心些便是。”
朱雄英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他摆摆手示意小翠退下,随后将茶盏放回桌上,整个人仰躺在榻上,望着头顶的帷幔发呆。
夜深人静,紫桂阁内的灯光柔和而温暖,吕氏坐在雕花的木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支玲珑的玉簪,目光却显得格外阴翳。
她时而低头,时而抬眼,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窗外的秋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动着窗帘微微摆动,映出她身影的模糊轮廓。
此时,外面的宫中已然安静,偶尔传来几声秋虫的呢喃,打破了这片寂静。
吕氏眉头微皱,显然对这波澜不惊的一切很不满意。
她眼中隐隐闪过一抹算计的光芒,突然间,她抬起了头,似乎已经作出了某个决定。
“李嬷嬷。”
一直守在门外的李嬷嬷听见呼唤,立即匆匆走了进来。
她是吕氏的心腹,一直以来都以精明能干、消息灵通着称,各宫的消息也都是她给吕氏带到的。
李嬷嬷走到她面前,低头恭敬地说道:“奴婢在,娘娘有何吩咐?”
吕氏微微点头,眼神一沉,慢条斯理地说道:“听说最近,太孙殿下和朱棣走得很近?”她的语气很平淡,却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嬷嬷低头,沉默片刻后才回答:“是的,主子。近日太孙殿下与王爷确实有些来往,常常相聚喝酒品茶。”
吕氏眉头微微挑起,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喝酒品茶?好个狡猾的小子,什么都敢做。”她顿了顿,忽然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紫色布匹。”她的声音加重了几分,语气里带着冰冷的锐利。
嬷嬷心头一凛,赶紧低下头,不敢看吕氏的眼睛:“主子是说……城中时兴的的紫色布匹?”
“正是。”吕氏的目光犀利如刀,“这紫色布匹,确实很独特。最近城中不少人都在谈论。你说这种紫色的布匹,平常并不常见,若没有极大的背景,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流入市面?”
她嘴角的笑容越发冰冷:“听说这布匹与朱雄英名下的铺子有些关联?”
嬷嬷心中一惊,但面上却不显,低声说道:“奴婢也听说了,布匹的来源似乎与殿下有所牵连。坊间有传言说,这布匹可能是由太孙殿下的商号供应。”
“果然。”吕氏轻轻点头,嘴角带着一抹冷笑,“那小子想的倒是周全,敢在这风头最劲的时候牵扯进来。你说,他这是有意为之,还是纯粹想浑水摸鱼?”
嬷嬷沉默了片刻,低声回道:“主子,奴婢觉得,太孙殿下心机颇深,且与王爷关系越来越紧密,恐怕不仅仅是单纯的喝酒品茶那么简单。”
吕氏的眼底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她的嘴角微微扬起,那笑容没有一丝温度,仿佛是从冰窟里爬出来的寒气:“既然如此,我偏不让他如意。”
李嬷嬷显然早已经习惯了吕氏那种冷冽的气场,低头恭敬地行了一礼,轻声道:“主子,您想要奴婢如何做?”
吕氏眼神微微一挑,缓缓说道:“你去安排个人,在朝堂上告上一状。就说他与朱棣勾结,借着生意知名插手朝堂,扰乱朝政。”
李嬷嬷微微愣了一下,随即恭敬地低下头:“主子,告状的事情……可要注意些,毕竟太孙殿下身份尊贵。”
她虽然心中有疑虑,但也明白吕氏的意思,言辞却没有多加反驳。
吕氏的目光如刀,犀利地扫向她:“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但是,只要他朱雄英的名声一旦被抹黑,哪个朝臣敢再支持他?到时候,他的太孙之位也许就不保了,这还不够我搏一搏的吗?”
她微微一笑,眼中却满是阴狠的冷光,仿佛已经看到了朱雄英的垮台。
李嬷嬷瞥见主子眼中的冷意,心中一凛,赶紧答应道:“奴婢明白了,主子放心,奴婢定会安排妥当。”
吕氏轻轻点头,眸中带着几分得意:“好,你去办吧,尽快将这事办得滴水不漏。”她的话语里充满了决绝的意味。
李嬷嬷没有再多言,行礼后便悄然退出了紫桂阁,朝着殿外走去。
她的心中已经在盘算,如何在朝堂上把朱雄英踩在脚底,而且,朱雄英与朱棣的关系如今如此紧密,这无疑为她的计谋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吕氏的目光随着李嬷嬷离去的背影渐渐消失,唇角露出一丝冷笑,她眼底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在她心中,眼下的朱雄英不过是一个绊脚石而已,而自己的儿子——朱允炆,才是最应该坐上太孙之位的。
只要朱雄英的位子被削去,朱允炆便有机会上位。她不急不躁,耐心等待着这个机会的到来。
次日早晨,朝阳升起,天际泛着微光,照亮了京城的宫殿楼阁。
皇宫内一片宁静,偶尔传来几声鸟鸣,给这片古老的宫廷增添了一丝生气。
朝堂之上,朱元璋已经坐定。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他身上的威严和压力无形中蔓延开来,令在场的文武百官丝毫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