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G20闭门经济研讨会
“那……有可能是谁?”
中年人轻声道:要么是某个中央部委的领导,要么……就是副国级人物。”
就在两人仍在低声议论这场会议的规格时,一辆黑色劳斯莱斯幻影驶入。
年轻人瞬间愣住:“……劳斯莱斯?”
中年人盯着那辆车,眼中带着疑惑:“不是只允许政府接待车进入吗?怎么会有这种车?”
年轻人看向远处的安保人员,发现他们并没有阻拦,甚至有几名安保人员提前迎去,显然是知晓这辆车的来历。
“奇怪……”年轻人低声道,“到底是谁?是哪个企业家吗?”
当两人还在胡乱猜测时,会议厅门口,两名工作人员低声核对着名单。
名单上的每一位,都是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决策者。
分管经济的副总理、央行行长、财政部长、外汇管理局局长、证监会主席、银监会主席,以及部分国有银行负责人——无一不是决定华国金融命脉的关键人物。
其中,一个名字赫然在列,让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不禁一愣——凌远,但他是以“人民银行总行经济顾问”的身份受邀参会。
会议厅内,已经有部分人物抵达、等待会议正式开始。
长条会议桌围成“回”字型,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一份会议资料。
工行行长与中投投资管理部负责人低声交谈,交流最新的国际市场动态。
然而,当会议厅入口处再次开启,一名身着深色西装的年轻男子走入时,吸引了众人的视线——凌远。
他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向属于自己的座位。
凌远的座位,被安排在长条会议桌的侧翼,位于央行副行长与外汇管理局局长之间。
这个位置的安排,恰到好处。
他不会坐在正中央,那里属于副总理、央行行长、财政部长等核心政策制定者,他们主导国家金融战略的方向。
但他坐在央行副行长与外管局局长之间,这一安排,表明了他的发言权重——他的观点,将直接影响华国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开放以及外汇管理政策的讨论。
几名国有银行的负责人对视一眼,眼神中浮现出一丝诧异。
这里,是金融政策制定者的会议,而非市场资本的游戏场。
一直以来,闭门经济研讨会议从不邀请民营资本代表,原因无他——政策与市场,终究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政策是规则的制定者,市场是规则的执行者。
政策决定着市场走向,而市场只能在规则之下寻求博弈。
这就好比,让运动员裁判比赛,规则制定者与比赛参与者必须保持边界,否则公平性和稳定性将不复存在。
政策与市场的边界,向来泾渭分明。而如今,一个民营资本家,竟然出现在这样的会议。
因此,当凌远出现在会议厅时,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错愕。
“星瀚集团董事长?”
“他的身份……和这样的会议不匹配吧?”
一位商业银行高层微微皱眉,压低声音道:“国家金融政策的会议,怎么会让一个企业家进来?”
当他们扫向桌上的名单时,一切有了答案——凌远,人民银行总行经济顾问。
凌远总是以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在新闻,以至于让外界忘了他还有这个身份。
他不是以“星瀚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到来,而是作为央行智囊,正式列席会议。
他被纳入会议,是因为他的市场经验能为政策提供参考,而非让他作为市场利益方左右决策。
他的存在,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政府正在吸纳顶尖市场操盘手的经验,以帮助制定更精准的金融战略。
他也不会通过会议提前获取政策信息,因为这场会议的核心是政策研讨,并非决策制定,最终方案仍需经过更高层级的审议与确认。
会议厅内的交谈逐渐平息,不久后,大门打开。
一名工作人员率先步入会场,目光扫视一圈,随后侧身让出通道。
紧接着,分管经济的副总理迈步而入,他身后,央行行长、财政部长、证监会主席等核心金融决策者依次进入,场内所有人起身,以示尊重。
副总理目光扫过会议厅,缓缓点头,示意众人落座,随后走向会议桌首席位置。
“会议开始。”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低声道:“各位,这次闭门会议的议题,大家已经知晓。我们不谈空话,直接切入核心问题。”
副总理稍作停顿,抬眸看向央行行长:“先从外汇市场的情况讲起,央行有什么最新的评估?”
央行行长点点头,翻开文件:“近期,全球市场避险情绪上升,美元指数持续走强,非美货币普遍承压,其中……”
一个多小时候后,开始围绕华国币国际化的推进策略展开讨论。
央行行长扫视众人:“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偏向温和,市场共识是,美联储加息周期会保持稳定推进,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度调整。”
证监会主席点头:“国际投资者仍看好美股,而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性也较为充足,美元指数虽有所波动,但整体趋势仍较为温和。”
副总理语气平稳,却透着深意:“也就是说,我们依然可以按照原定计划,稳步推进华国币国际化,而无须担心外部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
他扫视众人,目光落在凌远身上:“凌顾问,你怎么看?”
会议室内一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凌远身上。
凌远看向副总理:“副总理,历史经验显示,市场对宏观环境的反应往往存在滞后性,周期性调整通常会在半年到一年后逐步显现。”
副总理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各位有没有注意到,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过去两年里,杠杆率已逼近历史高位,而同期,美股涨幅远超其基本面支撑?”
“如果说,市场目前仍在享受低利率带来的繁荣,那么,这种繁荣是否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