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社死的后顾之忧,宋妙竹才安心的去研究纸石壁去了。
点灵造景之法,她现在的修为完全足够支撑,只是这纸石壁,宋妙竹还真没做过。
不过她的手比过去更灵巧了,纸扎技艺和绘画技艺也比以前强,一门通则万门皆通,别的自然景观她做不来,这纸石壁,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纸扎秘术》里提到了一种做纸石壁的简单办法,拓印法。
直接用容易留痕的纸,贴着真实的石壁,拓出纹路来,再用画笔上色,再用点灵造景之法,就能做出以假乱真的灵石壁来了。
宋妙竹也打算用这种办法。
现在用洞内的石壁各种拓印,点灵做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小型石壁,然后才拿着裁好的制,去云雾山各个山崖找地方拓印去了。
只要找的素材够分散,就没有人能觉得眼熟。
东拓一块,西拓一块,回来后再拼接在一起,再修一修细节,就差不多了。
不过要让石壁立住,挡住洞口,还得能自由开关,还得用竹子在中间做个骨架,弄出一扇一扇可以开合的样子,最后再把这些纸蒙上去,组合起来做成一个严丝合缝的纸石壁。
不大不小,刚刚好能把洞口遮挡得严严实实,其中有一扇石壁门还可以打开。
没点灵前,无论是内侧还是外侧,隔远了乍一看都只会以为这是一面风化有些严重的石壁,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张纸,但是隔近了,或者角度不对的时候,质感不对的感觉还是挺明显的。
用点灵造景之术后,纸石壁就变成了灵石壁,视觉上,触感上,都和周围的山壁一般无二。
按压甚至攀爬,它也不会有问题,硬度都有了,甚至也不怕水火,唯独就是不能大力锤击或者撞击,它的硬度比真正的石头还是差了很多。
不过现在作为一面遮挡视线的隐蔽墙来用,已经足够了。
灵石壁做成了,宋妙竹又有些好奇:“不知道它经过灵力养物后会有什么新功能啊!”
这次用了新的点灵之法,也算是一件新灵物了。
宋妙竹便直接调动青色灵力开始养这面灵石壁了。
不断地注入青色灵力,没了就用灵石恢复,还不忘灌注一次灵力,就用鉴灵铜镜照一次。
大约过了几个小时,鉴灵铜镜上的鉴定结果才出现变化:
“一块拥有严丝合缝活动门板的石壁,透气性良好。”
之前的鉴定结果是:
“一块拥有严丝合缝活动门板的伪石壁,硬度比真正的岩石低,透气性良好。”
宋妙竹让零幺附在自己身上,站在洞内,用力锤了一拳头灵石壁。
石壁内侧立刻出现了一凹痕,甚至还崩下了几颗碎石。
这下无论是看着,摸着,还是打着,都和真正的岩石一样了。
宋妙竹看着这面岩石,有些发愣:“和真正的岩石一样,那……它到底算是纸扎,还是岩石?”
如果纸石壁经过灵力养物变成了真石壁,那意义可和纸金元宝变成了真金元宝完全不一样。
毕竟纸金元宝只有一种,可点灵造景之法,却可以做自然界中的任何东西,草木山石溪水,都可以用点灵造景之法来做,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而同种点灵之法做出来的东西,在灵力养物时,都被视作同种灵物,会产生同样的灵物效果。
“这岂不是说,我可以通过灵力养物,配合点灵造景法做出真正活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了?”
宋妙竹越想越远。
天空大地算不算自然界有的东西?她如果用点灵造景之法做一个星球出来,能不能把它养成一个真正的世界?一个纸扎做的世界。
就算点灵造景之法是迄今为止,对纸扎技艺要求最高的一门纸扎秘术,但是眼下,她也确实看到了这种可能。
造个纸屋灵宅算什么?给自己造一个完整的地盘才算是真爽啊!
宋妙竹恨不得现在就试试。
直接去翻看起了点灵造景之法涉及的比较经典的纸扎图纸。
她本来觉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她的纸扎技艺已经非常不错了的,仔细看过这些纸扎图纸后,她又觉得自己还是个菜鸟了。
可惜点灵造景,下限高,上限也高。
拓印法做纸石头是最简单的了,别的就算是一株花,一根草,做起来也不容易。
不仅点灵不容易,纸扎也不容易,必须做得非常精致,不点灵看起来就有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才可以。
宋妙竹现在,看着那些图纸都觉得无法下手,更别说做出来了。
毕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和做石壁一样,拓印出纹路的。
还是老实先做那些对纸扎要求低点的纸扎,练练手再说吧!
宋妙竹把鬼铺空间的竹篾都拿了出来,继续做起了爆炸前在做的纸扎——灵纸车。
原本做灵纸车,只是想看看灵力养物养灵纸车会养出来什么能力,真正这纸车还是大多得做成阴纸车去阴间售卖。
但现在,她是真正需要一辆车开了。
不想暴露自己有带有一整辆车的能力,车又很难完全炸得一点儿都不剩,所以小纸仆们没有帮她那辆敞篷车收起来,随着院子一起被炸毁了。
还好之前就做好了图纸,加上以前打印出来的照片,以及自己的记忆作参考,制作起来问题还是不大。
宋妙竹以灵力为食,用灵力补养肉身,补充精力,连五谷轮回的需求也没了,山洞里直接变成了一个大型纸扎工作间,遍地的纸扎材料。
只有几把椅子,一把躺椅供她休息。
晚上她去阴间上课的时候,就往躺椅上一躺,再让小纸仆注意洞穴周围的动静,纸人兵士保护她的肉身就可以了。
对她来说,这个环境完全没问题,但是对三只大猫来说,洞穴内的环境还是太单调了。
宋妙竹就让小纸仆跟着猫咪,保证它们的安全,它们可以白天去竹林玩,晚上再回来。
一开始,还需要宋妙竹每天跳下去抱它们上来,后来它们自个儿从崖壁上找到了路,能灵巧的爬上崖壁了。
不过它们还是不明白石头为什么会动,所以它们都是从西北方向的那个小洞口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