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雅湘成家之后,自然不可能像从前一般跟着永淳长公主去交际,夫人圈子里有个经验丰富的帮几下也是好事。
只是没想到程燕檀做的更彻底,找到感兴趣的事情,能惠及一生。
“依我看来,昌乐郡主也不是个会吃亏的,净澄担心的太多了。”
程燕檀自觉看人很准,段雅湘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只能被人算计的。
虽然平时有永淳长公主护着,但也没让她长成小绵羊。
“关心则乱。”
程燕檀点了点头,像她对净澄,总担心她受伤,饿着,冷着,两人又碰了碰杯,作为母亲的共鸣。
仪贵人却还是云里雾里的模样,像是不明白她们在讲什么。
不过,她也不是个好奇心重的,也没有多问。
在宫里有很多这种时候,她都习惯了。
能吃能睡,凡事不多问,这就是福气。
仪贵人一直谨遵她娘的教导,事实也证明,她娘说的挺对的。
因为仪贵人时不时的推荐,花昔年也爱看话本子。
有时候她抢不到新出的话本子,还是她娘买了再送进宫。
这次她娘能被话本子主人翁借鉴,心里其实很高兴。
还觉得她很有出息,能结识到檀香仙人。
这回又要改成戏,花昔年大手一挥,还想给程燕檀赞助。
但人家也不缺钱,花昔年是空有一腔心意,无处安放。
仪贵人倒是看的眼馋,她娘现在对她都没有这么大方,还像以前一样怕她乱花。
心里是这样想,但仪贵人还挺满足,要不是她娘大把大把的银票送进宫,她现在的生活也没有那么舒坦,她可不是那种好赖不分的人。
齐姣看着仪贵人“埋头苦吃”的模样,也是这种性子,才会有这么多人愿意和她交好,容妃都能被打动。
和她一起,好像什么都不用想,心思清明,一看就透,反正她也没多余的心思,让人很有安全感。
今天的应酬多些,明天应该没什么事,齐姣思索着,写好了明日计划。
明天,要学医啊,今晚可得睡好了。
齐姣说了学医,就不止是说说而已,人老了,有病痛没办法避免,系统也不是百宝箱,不可能什么药物都有。
打铁还需自身硬,多学点东西不是坏事,至少她之前学的那些,现在都在用。
时间漫漫,该打发打发时间。
齐姣也不是自己一个人自学,这东西还是需要有人稍微带一下。
单是人体的穴位就够她认了。
来教她的老师还是老熟人,黄太医,从她到毓庆宫后,就没少和黄太医打交道。
黄太医现在可不只是太医了,也不是院判,而是院使,就是太医院的院长。
对黄太医来说,这是件不容易的事。
他也是跟着之前的张皇后熬到现在才有的好日子。
齐姣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虽然胡子都白了,但其实还没到半百,现在也到花甲之年不久。
看那虎虎生风的样子,估计还能再干个十年。
到这把年纪,把上面的人熬走,资历也有了,这才顺利上位。
黄太医也不是一个人来的,后面还跟着几个医士。
虽然不是从小带的徒弟,但也差不多了,年纪越大,精力不比年轻时旺盛,后面要是能带出几个好徒弟,也不辜负皇家对他的知遇之恩了。
教学的地点选在葡萄架下,几个医士把背的药箱卸下来,再帮师父把东西放好。
其中两个医士却忍不住多看了贵妃娘娘一眼。
贵妃娘娘不认识她们,但对她们来说,她们如今能在太医院跟着黄太医,却是多靠了贵妃娘娘。
黄太医这回带了四个医士,两男两女。
女医士在太医院的环境其实算不上好,她们最多是帮宫妃看一下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上药,煎药。
明明许多人都会有这个困扰,但永远见不得光。
因为当初张太后推行女官,太医院的医士也才跟着多起来。
但困境依然在,老太医不太愿意带这种弟子,升迁的空间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宫了,比起其他的,不划算。
而这两年太医院的女医士之所以增多,是因为齐姣想学医。
上位者的爱好,落到下面,就是捷径。
也有人愿意投其所好,送几个女医士进宫,万一就得了贵妃青眼了呢。
实在是找不到其他能讨好的地方。
金银财宝不缺,皇上宠着,什么没有?
而且,皇上的那些私产,好像还是贵妃操办的。
正是因为有那些,皇上的底气才那么足,没什么能绊到他的脚步,那更惹不得了。
这也不是他们乱猜,太医院有个连太医就是因为得了贵妃的青眼才平步青云,从医士成太医了。
但实际上,连太医在太医院是很有资历的,有一些年轻的太医遇到棘手,悬而不定的问题时还会问问她。
但这么多年就是没升上去,贵人们也很少去请这个太医,太医院除了医术过不过关,有没有人提携这点也很重要。
没看到黄太医,在之前的张皇后没有成为太后之前,是龙都得盘着,上头还有几位受先帝看着的御医,怎么数都轮不到他。
当时齐姣说要学医,段惟和也没有当她是心血来潮,她学其他东西都很认真。
这些年也足够了解对方。
还建议她可以让太医院的人过来教,不管学什么,有人带带也是好的。
贵妃本来就有这个权利,有了段惟和的话,齐姣只会更肆无忌惮。
一开始齐姣让鹦鹉去请一个女太医,听起来也很合理,毕竟是后妃,但太医院找遍了整个太医院,都没有性别为女的太医。
那只能矮个子里拔高的,也没人敢糊弄贵妃,孙医士就上岗了。
其他人以为贵妃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居然坚持了下来。
老是去华阳宫,但还是以医士的身份行走,怎么看都有些轻视明贵妃。
都不用齐姣吩咐,孙医士就这样成了太医。
齐姣也不满足于一个老师,也不能让太医只顾着教她,后面陆陆续续也招了其他人过来。
不敢说治病救人,养生之道倒是略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