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下了飞机,这一程算是飞完了。
天已经大亮了。
法国巴黎8月份的气候,比京城还要稍微凉快点儿。
早晨的时候,更是感觉浑身舒适。
他发现巴黎的奥利机场也是挺大的,前世他只去过巴黎的戴高乐机场,他知道明年华夏民航的飞机将要改到戴高乐机场起降了。
下一程,他们将要换乘英国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目的地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
据说下一架他们乘坐的飞机,将是空客的宽体飞机。
由于他们俩人此行并没有在法国进行签注,所以他和叶老师是不能离开奥利机场的,只能在机场内活动。
在机场,他们见到了华夏民航在巴黎办事处送来的早餐。
他们俩人也应邀享受了这顿早餐。一顿很可口的中式早餐。
飞机餐他已经吃了几顿,毕竟飞机上的餐食是不能常吃的,这顿早餐让他感觉还不错,这才是一餐新鲜的饭食。
原本老娘知道他这一趟欧洲之行的行程是经过法国巴黎,还想着要不要通知他在巴黎的二爷爷一家。
可惜他们这次护照上并没有法国的签注。仅仅是途经巴黎,在机场换乘飞机而已。
他们在巴黎并不能出机场,只能在机场内部活动,如果和他在巴黎的亲戚一家见面,那也只能在机场。
他是晚辈,怎么可能让长辈来机场见他呢。
所以,他这一次也没有通知他二爷爷一家,只能是以后有机会再见面了。
在机场等了几个小时,季宇宁俩人登上了巴黎飞伦敦的航班。
这是一架空中客车宽体客机。
飞机上的旅客也并不太多。这是因为巴黎和伦敦之间的每日航班非常多。
大约一个小时多一点儿,飞机抵达伦敦希斯罗机场。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
在候机楼的旅客出口,季宇宁一眼就看见有人举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他和叶老师的名字。
这是伦敦当地的使馆的同志来接他们俩。
来接他们的,是使馆负责文化方面的外交人员,姓王,大约有40岁左右。
三个人寒暄了一会儿,就一起走向机场的停车场。
季宇宁看见这位王先生开来的车,是一辆比较旧的车。车的品牌是莫里斯。
季宇宁前世还真知道这个品牌,这品牌应当说是英国的平民车,50年代的时候还挺有名的,车型有点儿像那个mini。
不过这个品牌现在应当是衰落了,这车好像80年代初就停止生产了。
车内的空间不大,但坐三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布莱顿离伦敦希思罗机场也就80多公里,我们开车大概一小时多一点儿就到了。”
王同志很热情,边开车边和他们介绍目前英国的一些情况,以及他知道的关于第37届世界科幻大会的一些信息。
这次国内对于季宇宁来英国领奖,还是比较重视的,外交部门还特地通知了英国的使馆,由他们负责在英国期间的接待工作。
车向南开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应当是已经驶出了伦敦地区。
经过一处小镇,车停在了一家门面不大的炸鱼薯条店门口。
“你们尝尝,这是英国人的国民菜。
一般英国人是每周五都要光顾炸鱼薯条店,因为这一天是斋戒日,他们通常是斋戒晚餐的时候吃炸鱼薯条。
这个鱼就是大西洋的鳕鱼。土豆是英国的特产,英国这地方最适合种土豆,所以这道菜算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所以啊,这道菜是英国最便宜的菜了,我也就能请得起这道菜。”
这时候已经是午后,这家炸鱼薯条店里面客人已经不多了。
季宇宁三人一人一份炸鱼薯条,一人一副刀叉。还有一杯饮料。
这道炸鱼薯条,季宇宁前世去英国旅游的时候,这道菜可是没少吃。
实际上这是英国最常见的快餐。
他当时最吐槽这道菜的,就是裹面糊炸的这个鱼条,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腌制手续,所以吃的时候,鱼是淡而无味的,所以炸鱼需要有蘸料,一般是柠檬或者盐,或者其他的什么酱料。
季宇宁试了试几种酱料,但都不太对口味。这让他这个大厨颇为失望。
原料那个鱼条倒是挺嫩的,挺新鲜的,就是这个做法可惜了。
从这道菜,就能很充分的说明,英国菜真的是黑暗料理。
这一份炸鱼薯条量不小,季宇宁吃完了以后,感觉饱了。
吃完饭,三人继续上路。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布莱顿。
这是一个海滨城市,季宇宁第一感觉就是这里感觉比伦敦明显要凉快点儿。
“我带你们开车在这个城市稍微转转,这个城市就是原来英国国王在这边避暑的地方,这儿有一处他们为避暑修的王宫。
和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城市不一样的是,这个城市的中心,不是教堂,而是这处王宫。”
其实季宇宁前世来过这个地方,这个城市最有名的,除了这个王宫,还有就是这个城市诞生过一个电影艺术的学派,叫布莱顿学派,是电影的第1个学术学派。
城市不大,三人开车简单转了转,就来到了这一届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酒店。
在办理会议登记的时候,会议的主办方对于他们的到来,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那位负责登记的女士说,世界科幻大会自从1939年开始举办以来,一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位华夏人出席过。
今天是这届世界科幻大会开幕的日子,晚上将是开幕仪式。
爷俩儿得到了两张开幕式的请柬。
办完登记手续后,他们被酒店侍者领到了他们订的酒店房间,一个标准双人间。
到房间后,季宇宁花出了他这趟出差的第1笔钱,给侍者的小费。
小费的数额,是那位王同志告诉他的。
把他们俩送到后,王同志就开车回伦敦了。
下午,这爷俩儿也没出去转转,一个是有点儿累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是他们没什么钱。
那点儿零花钱,出门还真不够干什么的呢。那点儿钱,主要就是应急用的。
这次订酒店以及回程的机票都已经订好了。这个钱是不需要他们付的。
这个时候公务出国,国内都是这种做法。季宇宁听说去年年底,华夏向北美派的52名留学生抵达纽约的时候,好像所有人的零花钱,一共只有50美元,攥在领队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