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姚广孝:皇上是要把朱允炆推在前面啊
啊?
方孝孺心头一凛——
淮王啊淮王,
你怎么不悟啊?!
苏尘明明是忠臣,你只要和苏尘和解,他未尝不会不支持你啊!
你若是去找燕王,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但话到嘴边,方孝孺并没有说出来。
此时,
朱允炆看着众人,心中已有定计:等我监国之后,就联手燕王、李善长,对苏尘痛下杀手!
“诸位,天色已晚,今日就到这里吧。”朱允炆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态,“多谢诸位的建议,允炆受益匪浅。”
众人起身告辞,只有方孝孺留了下来。
“殿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方孝孺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朱允炆微微一怔,随即笑道:“方先生但说无妨。”
方孝孺深吸一口气:“殿下,苏尘此人,确实权势滔天。但正因如此,更不能轻举妄动。”
“方先生何出此言?”朱允炆眉头微皱。
“苏尘掌握着大明的经济命脉,得蓝玉等人支持,外洋商人更是对他言听计从。若贸然对他出手,恐怕会引起朝野震动,甚至可能导致大明内乱。”
呵呵,
“方先生多虑了。……”
唉……
方孝孺看着他年轻的脸庞,终于黯然叹息,一个人悄然离开。
……
北平,庆寿寺。
禅房内,烛火摇曳,将朱棣的脸映得忽明忽暗。
他紧紧攥着手中的密报,指节发白,手背青筋暴起。
“苏尘……”
他咬牙切齿,从喉咙深处挤出这个名字,仿佛要将这个名字的主人嚼碎吞下。
此番刘家港的失利,让他如鲠在喉。
原本,他已做好万全准备,连云港那边,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全面接管海外贸易。可谁能想到,苏尘竟能绝地反击,再次将局势逆转!
如今,那些外洋商人,非但没有倒向他,反而对他朱棣充满了鄙夷和不信任!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姚广孝静立一旁,面色沉重。
他也没料到,如此天衣无缝的计划,竟会被苏尘破解。
“殿下……”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此番失利,非战之罪。”
朱棣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不是战之罪?那是谁之罪?!”
他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跳动,茶水四溅。
“难道是本王无能吗?!”
姚广孝微微摇头,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棣的问题,而是沉声说道:
“殿下,如今之计,唯有静观其变。”
朱棣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缓缓坐回椅子上。
“静观其变?”
他冷笑一声。
“如何变?”
姚广孝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缓缓说道:
“贫僧料定,皇上必有后手。”
朱棣眉头紧锁。
“后手?什么后手?”
姚广孝转过身,目光深邃。
“其一,可能会让淮王监国。”
朱棣一怔。
“监国?”
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又被一抹阴狠所取代。
“让朱允炆那个废物监国?”
姚广孝点了点头。
“其二,可能会召李善长回朝。”
朱棣的瞳孔骤然收缩。
“李善长?!”
他猛地站起身,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这是何意?”
他百思不得其解。
“召回李善长,是想对付本王,还是对付苏尘?”
姚广孝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都有可能……”
朱棣停下脚步,看向姚广孝。
“都有可能?”
他眼中满是疑惑。
“那是何意?”
姚广孝缓缓说道:
“皇上……是不想自己做这个决定。”
朱棣一愣。
“不想自己决定?”
他重复了一遍,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
姚广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皇上这是帝王心术。他要始终居于超然地位。让淮王监国,无论淮王对付谁,皇上都能应对自如。而如果皇上自己决定对付谁,反而会落入被动……”
哦……
朱棣沉默了。
他细细品味着姚广孝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原来如此……”
他喃喃自语。
“皇上果然是皇上啊………”
他不得不承认,老朱这一招,实在是高明——
将所有的风险,都转嫁到了朱允炆身上,而他自己,则可以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
想到这里,朱棣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那……若朱允炆先对付苏尘,本王当如何?”
朱棣沉默片刻,再次问道,语气已不复之前的暴躁。
姚广孝微微摇头。
“不可。”
“不可?”
朱棣一惊,显然,这个回答出乎他的意料。
“殿下,此时,您反而要表面上站在苏尘一边。”
姚广孝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告诫。
“暗中支持朱允炆,如此才能免除天下人的议论。若天下人说淮王和燕王联手欺负安国公,势必会引发混乱。”
朱棣眉头紧锁,显然,这个建议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那……若朱允炆先对付本王呢?”
朱棣再次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凝重。
姚广孝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决绝。
“那就只有立刻起兵!越快越好。”
禅房内,一片死寂。
唯有烛火,仍在静静燃烧,映照着两人复杂难明的脸庞。
……
西内苑。
李善长与老朱相对而坐。
茶香袅袅,却驱不散两人之间微妙的气氛。
李善长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不谄媚,不疏离,恰如其分地展现着一个老臣的恭敬与谨慎。
“上位,如今天下太平,四海升平,朝中之事,都交给后人去操心吧。”
李善长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老朱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善长啊,你这老狐狸,还是这般谨慎。”
两人心照不宣。
所谓“后人”,自然是指朱允炆。
让朱允炆去决定朝中大事,他们这些老人,才能在背后居中裁断,把握大局。
“允炆这孩子,仁厚孝顺,是个可造之材。”
老朱话锋一转,提起了朱允炆。
“有你辅佐,朕也放心。”
李善长连忙起身,躬身行礼。
“上位信任,老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淮王殿下,为大明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语气诚恳,神态恭敬,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老朱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似乎对李善长的表态十分满意。
只是,这“好”字背后,究竟藏着几分真意,几分算计,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