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缘想想都觉得头疼,最关键的是他还不敢把这玩意拿出去找甲骨文研究专家一起研究。
这套公元前八百多年的玉简版《周易》绝对是国宝中的国宝,就算把其中一卷玉简拆成零散的玉笺,随便拿出去几片那也是国宝级。
先不说怎么解释这些东西的来历,但凡他敢拿出去的话,那群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们就敢直接给他玩不见了。
不过目前最让王修缘疑惑的问题是,如此珍贵的玉简版《周易》都已经出现了。
那么在这层隔板下面会是什么东西呢,不然凭什么隐藏在下面。
克制着心中的好奇,王修缘慢慢的将箱子内的《周易》收起来之后取出了这层隔板。
相似的场景再现,同样是十二卷玉简,不过这一次玉简外的玉笺上刻着的文字变了。
这次是《归藏 卷一》《归藏 卷二》《归藏 卷三》......《归藏 卷十一》《归藏 卷十二》
王修缘查看了一下玉简的光圈,这套《归藏易》玉简的年代要比《周易》早两百多年,也就是商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看着箱子内的玉简,他惊讶的发现玉简下方居然还有一层隔板,想必隔板下面还有宝贝存在,于是他迅速的将十二卷《归藏易》收了起来。
取出里面的隔板后,王修缘真的被惊到了,里面整整齐齐的并排摆放着十六卷玉简。
每一卷玉简的规格和前面发现的《周易》《归藏易》是一样的,玉简表面的玉笺上刻着《连山 卷一》《连山 卷二》.....《连山 卷十五》《连山 卷十六》
这一套《连山易》的玉简和《归藏易》的年代是相同的,想必出自同一人之手。
王修缘深感今天来赤峰来对了,实在是太值了。
找到了最古老版本的《周易》就算了,还发现了已经失传两三千年的《连山易》和《归藏易》。
相比较这套三易来说,姚二叔留在金福临门小区的那些宝贝和钱算个屁啊。
这里随便拿出一套玉简版《周易》都比那边所有东西加起来都珍贵得多。
王修缘无比庆幸这些珍宝落在了他的手里,更庆幸姚二叔得到这些宝贝之后没有拿出去卖钱,而是自己收藏了起来。
要是他像姚玉忠那样好赌的话,恐怕这些宝贝早就保不住了吧。
收起所有宝贝后,王修缘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新房村返回市区。
在开车回赤峰市区的路上,王修缘仔细分析了姚二叔得到这些珍宝的来源问题。
自古以来盗墓界主要有四大门派,分别是摸金派、发丘派、搬山派和卸岭派。
摸金派擅长观察山川地势、日月星辰变化,以此精准寻找古墓的位置。
这一派对风水和气运之道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不过他们学习了风水和气运之道从不帮人卜卦。
搬山派是由一群擅长风水玄学、周易卜卦之术和茅山道法的道士组成的盗墓门派。
传言他们平常大多靠给人卜地、算卦、捉鬼驱邪为生计,不以盗墓为生,不过王修缘认为这个传言大概率是假的。
卸岭派成立于东汉末年群雄混战时期,这个门派讲究团队协作,什么盗墓手段都会一点,不过他们依仗人多势众盗墓。
几乎算是半公开的胡作非为,所以名声很臭。
最后就是王修缘今晚找到传承的发丘派了,这一派风水堪舆、卜地、算卦都挺擅长。
讲究小团队协作、盗墓行动隐蔽性很强。
而且盗墓的成功率非常高,在盗墓前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及相应的预备方案。
是一个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盗墓门派,擅长用脑子做事。
不过这一派有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他们总喜欢盗自己设计的古墓。
这一派门中人明面上的身份大多是卜地师和陵墓的建造设计师。
他们给人卜地点穴之后或者是给人设计建造好陵墓之后,总会习惯性的把相关信息记录下来。
然后几十几百年之后,门中后世的徒子徒孙们就喜欢对着门中前辈的手稿来盗墓。
简单总结下来就是我盗我师祖们设计的古墓,我的徒子徒孙们盗我设计的古墓,这下就完整的形成了一个闭环。
反正发丘派的诸多支脉只要不断绝传承,那么他们之前设计建造的古墓绝对会被盗,跑都跑不掉。
王修缘今晚得到的【元十大帝王陵图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图谱是什么?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设计图。
没错,发丘派门人的胆子就是这么大,他们连皇帝的陵墓设计图都敢记录下来并传承给后代徒子徒孙们。
王修缘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发丘派的门人们已经去那边光顾过了。
而这套无比珍贵的玉简版三易以及【寻龙卜地术】【夺天术】想必就是发丘派的门派传承秘术了。
这个推断王修缘觉得很合理,不然的话根本无法解释东汉末年才诞生的发丘派,他们又是如何得到这么古老的玉简版三易的呢。
《连山易》和《归藏易》在秦汉之前就已经失去传承了,如果有玉简版的存在,它们又怎么会失传呢。
所以发丘派唯一获取玉简版三易的途径就是从各种商周时期的古墓中得到,不可能有其他途径。
由于今天的收获太过丰厚,王修缘的心情也更加的愉快了,开车的时候油门都不自觉的踩得更深了。、
王修缘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快凌晨了,他迫不及待的跟克里斯蒂亚娜分享了今天的收获和喜悦。
不过他没有把所有事情的经过都告诉克里斯蒂亚娜,而是仅仅把【元十大帝王陵图谱】拿给她看。
克里斯蒂亚娜从王修缘手中接过【元十大帝王陵图谱】问道:“亲爱的这是什么?这是介绍十位元朝皇帝陵墓的书籍吗?
你从下飞机之后就消失不见,忙到现在就是为了它?
一个图谱有什么好看的,网上不是有一大堆照片和资料可以看吗。”
王修缘哈哈一笑,元十大帝王陵图谱这种东西确实容易引起别人误会,因为听上去就感觉是现代人考古后编撰的。
“你可别小看这本【元十大帝王陵图谱】,这可不是现代人编撰的书籍。
你仔细看看这本书册纸张的成色,再翻开书看看里面的内容,全都是一笔一划手写的。
这是现代统一印刷的物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