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攀想的财路,自然是有的。
盛淮安看向赵乡绅:“赵乡绅?”
梁总兵都能被一脚踹翻,赵德一个小乡绅,老秀才,哪里还敢坚持见官不跪的风骨?
赵德膝行往前,恭恭敬敬:“大将军您吩咐!”
盛淮安语气温和了些:“丈量无主荒地,开荒屯田,需请赵乡绅帮忙,找些老道的庄稼把式,另外,帮着筹些粮种,按市价加一成的价钱,如何?”
“不敢!不敢!”赵德哪敢有异议?“一切全凭大将军!”
盛淮安点头:“其他琐事,自有本将下属来和赵乡绅商议,你听命于他就好。”
“是!是是!”
“除了屯田,还需修建营房,建造防御工事,劳烦赵乡绅,帮忙找些身子强健的百姓,帮忙干活。”
赵攀心里一动,这是要募工?
他能做啊!
“只是,来干活的人,不能太多,另外口粮,也不会太高,具体的,你等着人来找你就好。”
赵德唯唯诺诺:“是,谨遵大将军之命!”
盛淮安说完自己要说的,就要去后院看看。
陈长安和宋启凡有心在大将军住处吃了饭再走,毕竟,酒菜都已经齐备了,且,为大将军接风,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盛淮安神情冷淡的拒了。
俩地方官不敢坚持,梁文海被点了穴,身不能动,口不能言, 满腔的愤怒像是一个笑话,萎顿的坐在地上,看着宋启凡。
宋启凡到底在他手下好几年了,深知这位顶头上司的脾性,他不敢开口求大将军给梁总兵解穴,只亲自出去要了一乘小轿,和知州大人一起,将梁总兵扶到轿子里,朝着盛大将军拱拱手,俩人俩人梁总兵离开。
这俩人离开后,盛淮安环视院子:“这个住处收拾的不错,宋千!”
宋千:“大将军!”
“你找人把这院子收拾一下,今夜就住在这里。赵乡绅有心了,赏!”
“是!”
宋千随手从轮椅旁边的袋子里掏出两锭亮晶晶的银锭子,递给赵德。
赵德不敢接,又不敢不接,只得双手向上,颤巍巍的捧住这银锭沉甸甸的银子。
这银锭,就是苏陌空间里的那些官银,不过,底部的刻印,已经被抹去,可以拿出来用的。
盛淮安的意思就是:本将,不差钱!
赵德心里:。。。。五味杂陈!
他拱了拱手,谦卑的说:“大将军初来乍到,若是有用得着晚学的地方,尽管开口。“声音压得低了点又补充一句:“晚学的宅子,就在隔壁。”
盛淮安没搭理他。
赵德不知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 仓惶的不敢抬头。
宋千:“把院里伺候的人都叫出来,见过大将军。”
院里的下人早就在旁边候着,闻言在一个管事的带领下,男一堆,女一堆,齐齐站在亭子前面,约二十多个人,其中大部分是女人,且年龄都在十七八岁之间,衣衫颜色亮丽,有几个还涂脂抹了粉,知道亭子里坐着的就是大将军,走路都多扭了几扭。
其用心,昭然若揭。
宋千看看主子,盛淮安点点头。
宋千上前一步,声音清脆:“大将军喜欢清静,下人无须太多, 每人赏一个月月钱,都回去吧。”
都回去?这是一个都不留?
赵德和赵攀对视一眼,谄笑着询问:“这些都是专门挑来伺候大将军的,大将军可是对他们不满意?晚学再选更好的送来?”
盛淮安:“不用了。”
宋千从椅后袋子里又掏出两锭银子:“拿去,将他们都带走,门口看门的也撤了,宅子附近,闲杂人等不得逗留,违令者,按触犯军规处置!”
赵德噎住,不敢多说,识趣的告退。
赵攀示意管事,带走了所有下人 。
有那么几个姿色尚可的丫鬟,大着胆子想偷瞄亭子里的男人,亭子里,宋千轻喝:“不得窥视大将军!”
丫鬟吓得腿一软,白着脸随着众人赶紧退下。
等人都走完了,盛淮安:“去看看周围有没有异常。”
宋千会意。
大将军自康复后, 在京都将军府校场里和手下过招,宋千哥俩深有体会,大将军如今的身手,根本用不着他和宋万伺候,倒也不用担心有人会不长眼的冒犯大将军。
俩人一左一右,沿着院墙去巡查。
盛淮安坐在亭子里,闭目小憩。
等宋千宋万再回来,夜枭也到了,盛淮安:“附近有没有情况?”
宋千:“有可疑之人。”
夜枭也说:“镇子上忽然多了些陌生面孔,其中还有江湖之人。”
盛淮安微微点头:“你俩留下将院子里里外外仔细看看,夜枭跟我走。 ”
夜枭、宋千:“是!”
宋千宋万留下打扫院子,并看看有没有潜在的不妥之处。
盛淮安起身,从亭子里走出来,来到院子角落一棵树旁,身子一拧窜上树,沿着院墙翻了出来。
从这里到苏陌住的院子,隔了两条小巷,眨眼功夫就到了。
他刚到,看到两个小个子男人鬼鬼祟祟的躲在宅子斜对面的墙角后,盛淮安从地上捡起两个小石子,手指一弹,石子激射出去,两个地痞应声倒地。
“拿麻袋装了,送去孟青处,开荒!”
夜枭:“是!”不长眼,敢来招惹夫人?
盛淮安看看左右无人,足尖一点,跃上院墙,立即闻到了院子里的香气。
苏陌看到他从院墙上跳下来,无语:“大白天的,你不会走大门啊?”
盛淮安轻笑:“翻墙快。”
好吧,说的有道理。
“父亲!”盛飞和盛牧起身,一个过来拉着父亲的手,一个递给父亲一串焦香四溢,油汪汪的肉串!
苏陌从空间里拿出来一个烧烤的架子,放了木炭 ,上面摆满了腌制好的鸡腿、鸡翅、各种肉块和蔬菜,带着两个孩子在做烧烤。
旁边一个小桌子,放了大瓷壶和几个杯子,瓷壶里面是兑了蜂蜜的灵泉水。
嗯,如今他们家,灵泉都是当水喝的,盛飞觉得自己最近功夫有了突飞猛进,在营地跟着白翼和孟青在忙着募兵的盛唐,则是惊喜的发现,自己最近又开始长个了!
青竹赶紧搬来一个小竹椅子,主子身量高,这椅子矮,坐着怕是有点憋屈。
看到主子毫不嫌弃,先是自己倒了一杯蜂蜜水一口喝光,然后拉着小竹椅凑到烧烤架子前,和夫人一起拿起竹签子烤肉,青竹感叹,主子可是越来越接地气了。
“这里的官员好打交道吗?江成宇来的第一天夜里就被突袭了,你们夜里要不要多加小心?你晚上住哪里?”
苏陌随口问了一串的问题,她的习惯,只管嘴碎而已,其实这问题盛淮安回不回答,怎么回答,她并不在意。
毕竟,内心深处,盛淮安仔细稳妥,根本不用担心。
一个能短时间里把她空间里所有战利品都整理一遍,并且能记得清清楚楚的人,她莫名觉得很厉害,她是做不到这么细致的,她的空间里都有什么,她其实并不清楚,好在囤货的 十几个仓库是智能的,能从门口的操作面板上看到库存,否则,她要用什么,得一点点的找,那得找到什么时候?
每每想到空间里杂乱的物品被这个好看的男人排放的整整齐齐,有多少银子,有多少银票,有多少金子,有多少常用物品,随口一问,盛淮安都能精准答复,比智能面板还好用,她总是忍不住会呵斥老六几句无能,心里对盛淮安,也会更加的佩服。
空间里的老六:我家首领大人能干,我知道啊!可这不是你经常呵斥我的理由!
苏陌:滚!
老六:嗷呜!
若是其他人问这问题,那就是窥视军机了,苏陌问像是理所当然。
盛淮安咬一口肉,满嘴生香,微微眯了眯眼,回答的详细:“赤水河沿岸,自驻扎地到古田镇,南岸无主荒地被征用,屯田养军,明天会让白翼和陈大人开始丈量定桩,同时征用民夫开始脱土坯建造营地,另派人伐木建造哨望楼。”
苏陌惊奇:“军队可以征用田地的吗?”
“可以。从太祖至今,戍边的军队,四成食物来源是自己种地,六成来自户部,不过,因为有这么惯例,朝廷那些官员们觉得,反正当兵的饿不死,所以粮饷能拖就拖,能欠就欠,现在边军几乎七成要自己吃饱肚子,若是指望户部,早就饿死完了,哪里还有能力御敌?”
“哦!”苏陌无语。
大周的政策,她是理解不了。
“等荒地开垦出来,要请夫人准备高产量的粮种,夫人要不要提前准备?”盛淮安态度自然,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苏陌似乎觉得就该种她空间里的粮食,产量高,还好吃:“种土豆吧,我先育苗,开垦出来就能种,两三个月就成熟了,说不定冬天还能再种一茬。”土豆是能种两季的吧?记不清了,回头得用平板电脑查查。
“土豆好吃!烤的、炸的,烙饼,都好吃!”盛飞又递给父亲一块烤的软香的土豆片。
苏陌笑:“多刷点油,熟了之后撒上烧烤料,香的很!”说着往盛淮安手里的土豆片上多撒了些辣椒粉,盛淮安很能吃辣。
盛淮安接过土豆片,咬了一口,好吃!
“还有南瓜、高产的红薯、我们那里还有一种豆角,到了夏天产量极高,一筐一筐的摘,你找人在河边多种点,另外得备些竹竿搭架子!”
“好。”
“我再找找仓库里有没有化肥,能增加产量的,不过,不知道有没有,也不知道有多少,我先找找。”
“嗯。”夫人秘境里有十六个大仓库,里面有丰富的物资,很多盛淮安都不认识, 他很少去那边看,免得露怯。
无论如何,有化肥定然是能出促进产量的。
现代是讲究吃什么无公害的,在大周,有吃得就不错了,什么有没有公害,无须太认真。
这边一家四口在惬意的吃烧烤,营地那边,盛唐带着白翼和孟青,忙的脚不沾地。
听说当了兵不仅自己有吃的,还能每天领取二两粗粮,不仅跟着来的难民一拥而上,孟州当地人闻风而来的,也成群结队!
可是,从难民到当地人,十五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哪有身强力壮的男子?几乎个个黑瘦干瘪,有气无力。
从中挑选兵丁,成了体力活。
盛淮安在西北时,手下有五大校尉,飞骑校尉白翼,屯骑校尉孟青,步兵校尉陆通、陆翔,还有一个留在西北看守矿脉的忠勇校尉董彦。
盛淮安中毒后,白翼和孟青立即日夜兼程赶到了京都,贴身照料。
之后朝廷不断往西北发诏令, 召回西北军高阶武将,陆通和陆翔索性向齐王辞军,跟着军师来到了陈州,陈余带着他们在陈州购置田产庄子,培养人手,伺机报仇。
这次盛淮安被派来赤水河剿匪,陈余将陆通陆翔哥俩都带了出来,并且将这几年训练的人手,带来了五百人,这五百人,借着募兵成功的混入了新兵中,成了剿匪队伍中隐藏的精锐。
陆通陆翔的进入剿匪队伍后,募兵的速度大大加快,几乎每天都能有三五百个新兵。
赤水河从上游到下游,足有一百多里,南岸是孟州、陈州,北岸是青州和梁州,孟州和陈州 ,盛淮安选择扎营的地方,在四个州的交界处,两岸各往外几里后,都是群山连绵,蜿蜒起伏。
这四个州青竹和梁州是灾区,孟州和陈州好一点,但是被赤水军袭扰多日,吃得也不多了。
号称有四万人的赤水军,在北岸靠近青州的积石山,在积石山山角和赤水河沿岸建造了十八个营寨。
在剿匪大军没到之前,这些人经常出没四个州,从最初的抢粮,如今已经发展到了抢粮、放火和抢人!
青州梁州闹饥荒,赤水军去的少,孟州和陈州相对富庶一些,加之总兵只管护着州城,并不出城, 赤水军抢劫孟州和陈州城外村镇,几乎是家常便饭。
几个月下来,孟州和陈州城外的百姓,也开始闹了饥荒。
剿匪大军有粮食这个消息,像是插着翅膀,在没有到达赤水河时,已经传遍了这几个州!
等剿匪大军安营扎寨,贴出公文广募新兵, 几个州里离得近的、吃不饱的人闻讯都开始往这里赶,每日前来投军之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