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午饭忙完了之后,食堂里面的众人也都轻松了下来。
下午,阳光洒在轧钢厂的路上,秦淮茹此时正在往刘光齐的办公室走去。
秦淮茹走在路上,阳光照在她身上,却暖不了她此刻纷乱的心。她的脚步略显沉重,眉头微微蹙起。
秦淮茹想起将妹妹秦京茹介绍给刘光齐的事,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
虽然这是算是绑定刘光齐的一种手段,也是为了自家能有更好的生活,可昨天晚上每每想到刘光齐以后将与妹妹相伴一生,她的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
在与刘光齐的一次次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对刘光齐不仅仅是当初交易时的那种功利心态。
刘光齐知识储备以及和刘光齐交流的过程,都让秦淮茹发自内心的愉悦。
特别是秦淮茹深深知道刘光齐的财力,完全都让她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深深的依恋。
“我这是怎么了?京茹已经嫁给了他,这都是我之前所想好的,怎么现在又患得患失了起来。” 秦淮茹在心里暗暗责备自己。
可感情这种东西,越是压抑,越是在心底疯狂生长。
她一边走着,一边纠结着,总是觉得自己在自己最好的年纪没有碰到刘光齐。
不知不觉秦淮茹就来到了刘光齐的办公室的旁边,她的心跳就越快,内心的矛盾也越发激烈。
以前的时候秦淮茹虽然也都是偶尔会过来,但是并不会像是这几天来的这么的频繁。
特别是在内心中,秦淮茹总是会隐隐的有种担心,担心刘光齐会嫌弃以及慢慢的疏远自己。
秦淮茹站在门口深吸几口气,才缓缓抬手敲门。门内传来刘光齐低沉的声音:“进来。”
秦淮茹推开门,看到刘光齐正埋头看文件,那专注的模样让她心跳漏了一拍。
刘光齐抬头看到是秦淮茹,微微一笑:“嫂子,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秦淮茹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说起心中的纠结。
犹豫片刻后,她说:“光齐,我想问下京茹咋样?”
刘光齐放下笔,靠向椅背:“京茹挺好的,怎么?这可不像你风格啊。”
听到这话,秦淮茹心里更不是滋味。原本就已经比较大胆的秦淮茹,今天更是大胆了起来。
(此处省略个十万字)
良久秦淮茹此时浑身疲惫,但是看着眼前的刘光齐,再次有种患得患失的说道:“光齐,你现在和京茹结婚了,以后会不会?”
刘光齐看着眼前的秦淮茹,此时的刘光齐更是能够感受到那句话,女人都是水做的。
并且当她对你敞开心扉的时候,那就是一种细水润物细无声。
“放心吧,嫂子,不管怎么说,我都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刘光齐拍了拍秦淮茹的后背对着秦淮茹说道。
随后又有些坏笑的读着秦淮茹的耳边低语了一下。
秦淮茹在听到了刘光齐的话之后,一时间脸上的表情十分的精彩,不过一想到刘光齐的能力,秦淮茹丝毫不怀疑。
不过秦淮茹直接红着脸对着刘光齐说道:“要是你去说,我...”
刘光齐看着秦淮茹的表情,不由得心头一乐,随后说道:“哈哈哈,嫂子,我就知道...”
... ...
四合院里面的秦京茹,则是听到了自己婆婆的话之后,抱着脏衣服就来到洗衣池这边。
此时中院的洗衣池边,几个妇女正一边洗衣一边闲聊着,笑声和水声交织在一起。秦京茹抱着脏衣服走过来,她的出现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哟,这不是光齐新娶的媳妇嘛!” 一位大妈率先开口,脸上带着笑意。
其他妇女也跟着附和起来:“瞧这俊俏的模样,光齐可真是有福气!这大屁股一看就是好生养。”
秦京茹听到这些打趣,脸一下子红了起来,低着头不好意思了起来。
“对了,妹子,你们晚上怎么样,我看你走路的时候怎么有点不稳当?”此时一个大嫂看着秦京茹的样子,不由得打趣的说道。
只不过话语中有多少是打趣,又有多少的羡慕的状态?这就只有这位大嫂自己知道了。
旁边的大嫂们此时听到了这位大嫂提及,仿佛每个人都精神了起来,毕竟这聊天内容太让人欢喜了。
与其他的众人不一样的则是秦京茹,毕竟现在说的话题可是在秦京茹自己的身上。
秦京茹什么话都没有说,不过想到昨晚刘光齐的实力,秦京茹也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同时暗暗的决定,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努力。
低下头的秦京茹尽管害羞,但秦京茹手脚麻利地开始洗衣服。
她熟练地把衣服浸泡在水里,打上肥皂,用力揉搓着,那劲头一点儿也不输其他人。
秦京茹的动作行云流水,她先搓洗领口袖口这些污渍重的地方,手指灵活地翻动着衣物,泡沫不断冒出来。一旁的大妈们看得啧啧称奇。
“这姑娘干活真利索。”一个大妈忍不住夸赞。
另外一个大妈此时也不由得感叹了起来:“这新媳妇干活儿真利索!”
秦京茹手上的动作不停,嘴里轻声说道:“在家里干惯了,这点活儿不算啥。”
旁边的一位大嫂笑着说:“妹子,以后可得好好跟婆婆相处,早点给刘家添个大胖小子!”
秦京茹的脸更红了,手上搓衣服的劲儿却更大了:“嫂子,您就别拿我打趣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洗衣池边充满了欢声笑语。秦京茹虽然害羞,但在这热闹的氛围中,也渐渐放松下来,和大家有说有笑地洗着衣服。
此时中院的贾张氏也正在端着盆从自己的家里走了出来,刚好也看到了秦京茹,贾张氏脑子里面转了转。
贾张氏十分的想把手里的衣服让秦京茹帮帮忙,毕竟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自家棒梗的小姨子,帮自己洗洗衣服怎么了?
但是一想到秦京茹毕竟是刘家刘光齐的媳妇,贾张氏也不得不熄灭了这样的心理。
主要在贾张氏的思想中,四合院里面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后院的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