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郭生之狐仙墨引
在山清水秀却又略显闭塞的沂水东山,住着个叫郭生的年轻后生。郭生打小就对读书识字痴迷,田间地头、屋内屋外,总能瞧见他捧着书诵读的身影。可无奈这山村偏远,连个像样的先生都寻不到,没人指点,全靠自己瞎琢磨。眼瞅着都二十好几了,写出来的文章里,错别字还是一抓一大把,语句也常常不通顺。
祸不单行,郭生家里还闹起了狐仙。也不知道这狐仙为啥就盯上了他家,平日里吃穿用度,常常莫名其妙就没了踪影。衣服晒在院子里,眨眼就没了;刚做好的饭菜,一转身就少了一大半;连吃饭用的碗筷、睡觉盖的被子,都时不时消失不见。一家人被折腾得苦不堪言,却又毫无办法,只能整天提心吊胆。
这天夜里,月色如水,郭生坐在桌前专心读书。读累了,他便把书卷放在案头,起身活动活动。等他再回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书卷上满是墨汁,被狐狸涂得乱七八糟,好些地方黑成一片,根本分不清字行。郭生又气又急,眼眶都红了,可对着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狐仙,他又能怎样呢?他强压着怒火,耐着性子,从那一堆被涂得面目全非的书卷里,挑出稍微干净些的部分,整理成册,前前后后也才拼凑出六七十篇能读的内容。郭生望着这些被“劫后余生”的书卷,满心都是愤怒与无奈。
日子一天天过去,郭生没有放弃读书求学。他日夜苦读,又积攒了二十多篇习作。他满心期待,想着拿着这些文章去城里找有名望的先生请教,好提升自己的学问。第二天一大早,阳光还没照进屋子,郭生就起床了。可当他走到书桌前,整个人都僵住了。只见那些精心准备的文稿被翻得七零八落,摊在案头,上面布满了墨汁,几乎看不到一个完整的字。郭生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双手紧紧握拳,额头上青筋暴起,他实在是忍无可忍,冲着屋子大喊:“这可恶的狐仙,到底要怎样才肯罢休!”
就在郭生气得跳脚的时候,好友王生因事来到东山。王生和郭生自幼相识,关系十分要好。一进郭生家门,王生就察觉出气氛不对。看到郭生那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又瞧见桌上被涂污的文稿,王生忙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郭生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一股脑把家里闹狐仙,以及文稿被涂的糟心事全说了出来,还把那些残缺不全的稿子递给王生看。
王生接过文稿,眉头紧锁,仔细地研究起来。他一会儿轻轻摇头,一会儿又微微点头,神色十分专注。突然,王生眼睛一亮,兴奋地对郭生说:“怪了怪了,这狐狸的涂抹可不简单呐!你瞧,它留下的痕迹好像是在对文章进行点评,有褒有贬。再看这些被划掉的地方,大多是些繁杂多余、没啥用处的内容,删得有理有据。说不定这狐仙是来帮你的,你不但别恼,还得把它当老师呢!”郭生听了,半信半疑,可又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能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几个月转瞬即逝,郭生在读书写作上越发勤奋。这天,他闲来无事,翻开之前被狐狸涂改过的旧作,这一看,可把他惊到了。他发现狐狸当初的那些涂改,每一处都恰到好处,经它这么一改,文章的逻辑更清晰,语句也更通顺了。郭生这才意识到,王生说得没错,这狐仙真的是在指点他。兴奋之余,郭生立马铺开纸笔,重新写了两篇文章,小心翼翼地放在案头,满心期待着狐仙的再次“批改”。
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子,郭生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书桌前。果然,两篇文章又被涂改了。看着那些新鲜的墨痕,郭生心里满是欢喜,对狐仙的感激又多了几分。就这样,寒来暑往,一年多过去了。有一天,郭生发现,狐仙不再像以前那样逐字逐句地修改文章,而是用浓墨在纸上洒出一个个硕大的墨点,密密麻麻,布满了整张纸。郭生看着这些墨点,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
带着满心的疑惑,郭生赶忙拿着这些被洒了墨点的文稿去找王生。王生接过文稿,仔仔细细端详了许久,突然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郭兄,恭喜恭喜啊!这狐仙真乃你的恩师!你看这些墨点,看似随意,实则是在告诉你,文章已经写得足够精彩,可以拿去参加科举考试啦!”郭生听了,又惊又喜,一颗心怦怦直跳。
这一年,科举的考期如期而至。郭生怀揣着狐仙“指导”过的文章,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放榜那天,郭生早早地就跑去看榜。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成功考中秀才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深知,这一切都多亏了那神秘的狐仙。
自那以后,郭生对狐仙感激不已,就像供奉祖宗一样,常常准备丰盛的酒食,摆在院子里,诚心诚意地感谢狐仙的帮助。每次去城里买书,尤其是那些科举考试的范文,郭生再也不自己瞎挑了,而是恭恭敬敬地把书放在案头,让狐仙来决定哪些才是真正有用的。
在狐仙的“庇佑”下,郭生的科举之路一帆风顺。两次乡试,他都名列前茅,顺利晋级。后来参加会试,郭生也不负众望,考中了副榜贡生。曾经那个在山村里无人指导、被错别字困扰的毛头小子,在狐仙的奇妙指引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成了十里八乡人人称赞的才子 。
郭生自从得了狐仙相助,在科举之路上顺风顺水,在当地也渐渐有了些名气。彼时,叶、缪等名士的文稿,文风典雅绮丽,在坊间极为流行,家家户户都争着传抄诵读,视作科举登榜的不二法宝。郭生也有一本他们的抄本,爱若珍宝,平日里翻看时,都要先净手,生怕污损了书页。
一天夜里,郭生如往常一般挑灯夜读,将那本珍贵的抄本放在桌上。待他起身去添茶水的工夫,只听“哗啦”一声,像是有什么重物倾倒。郭生心头一紧,赶忙跑回桌旁,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呆立当场——一大碗浓墨,不偏不倚全泼在了抄本上,书页几乎全被染黑,那些平日里让他反复研习、烂熟于心的绝妙词句,此刻都被墨污得不见踪影。郭生眼眶泛红,双手颤抖着捧起抄本,心痛得说不出话来,他实在想不明白,一直以来给自己帮助的狐仙,为何突然做出这等事。
此后,郭生并未就此消沉,他抖擞精神,依据科举题目构思新作。每写完一篇,他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行文流畅、辞藻优美,定能在考场上大放异彩。可每次清晨醒来,却发现文稿被狐狸随意涂抹,原本工整的字迹被划得乱七八糟。次数多了,郭生对狐仙的信任开始动摇,他心想:“之前承蒙狐仙教导,我才有所成就,可如今这般行事,莫不是故意刁难我?”渐渐地,他不再像从前那般笃信狐仙的指点。
没过多久,朝堂风云变幻,叶公因大力提倡正统文风,触怒了某些权贵,被朝廷贬谪。听闻这个消息,郭生猛然回想起狐仙泼墨毁书之事,这才惊觉狐仙竟有如此先见之明,对其佩服之情又油然而生。可让郭生郁闷的是,即便他已重新认识到狐仙的不凡,每次费尽心思、苦心经营写出的文章,依旧会被狐狸涂污。
此时的郭生,已多次在科举中名列前茅,心气变得高傲起来。他觉得自己的才学已然足够,面对狐狸的“破坏”,愈发认定是狐仙在无理取闹。为了验证心中所想,他特意找出从前被狐仙洒上许多墨点、却被王生认为是佳作的文章,重新抄录一遍放在桌上试探。果不其然,第二天一看,狐狸又将这些文章全部涂黑。郭生见状,忍不住大笑起来,嘲讽道:“这狐狸真是荒唐!以前说这些文章好,如今又全部否定,不是瞎闹是什么?”
从那之后,郭生不再给狐狸准备酒食,还把那些考试用的读本统统锁进箱子里,想着眼不见为净。第二天清晨,郭生检查箱子,发现封条完好无损,没有丝毫被打开过的痕迹。他放心地打开箱子,却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只见书的封面被涂了四根手指粗的墨线;翻开第一篇,上面画了五道墨线,第二篇同样也是五道,再往后就没有任何涂抹的痕迹了。郭生盯着这些墨线,满心疑惑,却怎么也想不出其中的含义。可奇怪的是,自那之后,狐狸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又到了科举放榜之时。郭生自信满满地前去看榜,可当他看到榜单上自己的名次时,如遭雷击——这次科举,他一次考了四等,两次考了五等,成绩一落千丈。回想起之前狐狸的种种举动,再看看眼前的结果,郭生恍然大悟,原来狐狸画下的墨线,竟是对他此次科举名次的预示。他懊悔不已,心中满是对狐仙的愧疚,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在这之后,郭生闭门反思,终于明白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曾经的他,因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一味沿袭叶、缪等人的陈旧文风,不愿做出改变,最终才落得如此下场。他时常感叹,自满带来的危害竟如此之大,若能早些醒悟,或许结局就会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