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上午,暖阳温柔地洒向大地,为星城增添了几分喜庆与祥和。九点整,三清精神病医院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备受瞩目的剪彩仪式即将拉开帷幕。
晋宴风身着一件简约的卡其色羽绒服,身姿挺拔,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喜悦;云清则裹着一袭黑色羊绒大衣,优雅大方,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们并肩站在人群的正中央,手中紧握着剪刀,与医院的重要领导和嘉宾一同,成为这场仪式的焦点。在现场热烈的掌声与欢快的音乐声中,晋宴风与云清等缓缓挥动手中的剪刀,鲜艳的绸带应声而断,三清精神病医院正式开张运营。
此前,医院在官网上推出了优惠价格预约服务,吸引了众多患者。此刻,那些成功预约的病人,带着对康复的期盼,在工作人员的有序引导下,陆续进入医院。有的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好奇地打量着这所全新的医院;有的则与医护人员轻声交流,咨询着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现场秩序井然。
时间悄然来到十点,隔壁的妙手堂中医馆也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剪彩仪式。随着最后一缕绸带飘落,妙手堂中医馆正式开启营业篇章。仪式刚一结束,早已预约好贾教授专家号的病人便如潮水般涌入。这些病人中,有满怀希望的年轻夫妻,也有历经辗转求医的患者,他们怀揣着对新生命的渴望,脚步匆匆却又满含期待。瞬间,中医馆内忙碌起来,贾教授和她的团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诊疗工作中,为每一位患者耐心问诊、细心诊治,妙手堂中医馆就此奏响了为患者生育难题的温暖乐章 。
“贾医生,可算约上您的号了!”一个身着紫色羽绒服的女人,满脸激动,快步走进诊疗室,一屁股坐到诊台前的椅子上。陪同的家属则轻手轻脚地坐在门边提前备好的凳子上,默默打量着四周。
贾翠玲端坐在会诊台后,身旁的电脑屏幕亮着,上面是负责整理病历的助理刚刚传过来的患者资料。这套流程经过反复打磨,早已高效有序。贾翠玲身边左右各站着一位助理,一位专注地帮她记录诊疗过程,另一位则熟练地操作电脑,随时调取和更新信息。
贾翠玲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轻声说道:“好孩子,把手伸出来。” 那女人赶忙伸出手,稳稳地搭在脉案上。贾翠玲先是专注地把脉,随后又仔细查看了女人的舌苔,有条不紊地完成望闻问切的步骤。紧接着,她拿起病历,开口问道:“是打算要二胎了吧?”
女人连忙点头,语气中满是欣喜与信任:“对对对,大宝就是在您这儿怀上的。”
贾翠玲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说道:“没什么大问题。给她拿15天的1号中药丸,再加上两包汤包。” 负责写药方的助理迅速将医嘱记录下来,然后递给女人,示意她去结账取药。与此同时,下一位病号已经在助理的引导下走进了诊疗室。
助理将药方交到女人手中,耐心叮嘱道:“月经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服药,1号中药丸每天早饭后吃,汤包分两次用乌鸡汤炖煮,只喝汤,不用吃肉。”
紫衣女子微微皱眉,疑惑地问:“以前不是中药吗?这次怎么是药丸了?”
助理微笑着解释:“没错,这还是中药,只是把它搓成药丸了。这样您就不用再忍受中药的苦味,也不用一天吃三次,是不是方便多了?”实际上,这看似普通的药丸,是由炼丹师精心炼制而成,沿用的还是原来的药方。但炼丹师炼制时,将药性高度浓缩在一颗药丸里。原本若是加入灵力,患者只需服用一颗就能达到效果,可加入灵力的炼制过程耗时太久。贾翠玲每天要看一百多位病人,实在等不起如此漫长的制药时间,权衡之下,便决定做成普通药丸。
“服药十天后,每天要监测卵泡,把数据发到贾教授专门的卵泡检测微信号上,按照发给你的时间同房,同房后要把腿抬高半个小时。出去后会有专人带您,您放心去吧。” 助理补充道。女人听完,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希望离开了诊疗室 。
女人和妈妈并肩来到一楼,一楼的药方区布置得井然有序。两个高大的中药柜与两张超长的方形桌子相互连接,在一楼的一角巧妙地隔出一个规整的四方形空间。三位年轻的医师身着崭新的白大褂,正全神贯注地按照药方抓取药材。两张大桌子上摊满了药纸,他们手法娴熟,将各类药材有条不紊地放置在对应的药纸上。
收银台那边,前来缴费的患者排起了长队。女人对这套流程早已驾轻就熟,便也加入了排队的行列。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她。她掏出钱包,支付了3420元。付完钱后,她又移步到旁边排队取药,趁着等待的间隙,不住地打量着一楼的药方区域。她发现,这里和以前贾教授坐诊的中药馆大不相同。以前的中药馆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成品药品,而这家中药馆,柜台后面皆是柜子,里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中药材,成品药却寥寥无几,其间还摆放着一些燕窝、人参等名贵补品。
终于轮到女人领取自己的药了,她满脸疑惑地问道:“我们不是吃药丸吗?为什么他们还在抓药呢?”
医师微笑着耐心解释:“抓的这些药是送去炼药丸的。”
女人恍然大悟,轻轻点了点头。这次取药和上次大不一样,上次是两大袋子沉甸甸的中药包,而这次只有两个汤包和一盒药。药盒上醒目地写着“手工中药丸(1号)”,还详细标注了药材成分和生产日期。女人一手挽着妈妈的手臂,一手拿起袋子,仔细查看药方,发现和上次自己服用的药方相差无几,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安心。她怀揣着对新生命的期待,步伐轻快地走出了中药馆,满心盼望着能尽快怀上二胎 。
二楼的候诊区和诊疗室里,坐满了前来寻求帮助的患者。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与期待的气息,助理们在人群中穿梭忙碌,却又保持着井然有序的节奏。他们熟练地引导患者、传递病历,为每一次诊疗的顺利进行提供着保障。贾教授的得意门生朱静也在坐诊,她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样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对于那些时间紧迫、等不及贾教授看诊的顾客来说,选择朱静看诊也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案。然而,贾教授在业内久负盛名,多年来积累了无数成功治愈的案例,声名远扬。许多患者抱着对贾教授的高度信任,即便需要长时间等待,也甘愿守在这儿,这便是在医疗行业中资历所带来的强大影响力。那些患者坚信,贾教授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经验,能给予他们更精准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等待的时间在他们眼中,是为了换取更大的康复希望。
再看三楼,周传芳挺着肚子认真巡梭,这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50多位炼丹师分布在五个不同的房间里,每个房间都炼制不同的药方,贾教授根据不同的情况给患者开(1-5)号中药丸。特别情况不适用1-5号药方的,她再写合适的药方直接抓中药。炼丹师们全神贯注,火力全开。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的炼丹炉,准备开启一场与药材和灵力的奇妙交融之旅。在炼丹过程中,他们需要借助灵火的力量将所有的药材融化。这灵火中的灵力就如同熬药时添加的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确保药材在高温下不会被烧成灰烬。不过,掌控灵火的火候绝非易事,稍有差池,药材便会毁于一旦,前功尽弃。当药材完全融化并充分融合后,炼丹师们还得眼疾手快,在药性达到最强的那一刻果断熄火,才算完成一炉丹药的初步炼制。一炉丹药的产量通常在4 - 6颗左右,而炼制时间则取决于炼丹师的水平,大概在20 - 40分钟不等。考虑到一个患者至少需要服用15颗药,53名炼丹师每天最多只能炼丹3 - 4个小时(时间久了,灵力便会难以支撑) ,我们来算一算他们一天能炼制多少人的丹药。假设每位炼丹师平均每30分钟炼制一炉5颗丹药,那么每小时每位炼丹师能炼制10颗丹药。53名炼丹师每小时能炼制530颗丹药,3 - 4个小时就能炼制1590 - 2120颗丹药。按照每位患者15颗药来计算,一天大约能满足106 - 141位患者的用药需求 。
炼丹师们全神贯注,一炉炉丹药新鲜出炉,每颗丹药都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和神秘的光泽。刚炼制好的丹药被小心地直接放进陶瓷盘里,冷却后就有专门的人收拢进塑料框里。随后快步朝着三楼的包装房走去。在包装房里,另一批工作人员早已严阵以待,他们会将这些丹药进行密封、打包装好。每一道工序都严谨细致,从挑选合适的药盒、放入干燥剂,到精准地装入丹药、用机器密封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只为确保送到患者手中的每一颗丹药都安全、卫生且易于保存 。
踏入三清精神病医院的重点病房,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病床上,一名男性患者被牢牢束缚,他正陷入疯狂的挣扎之中。只见他双眼圆睁,布满血丝,仿佛被无尽的恐惧与痛苦所笼罩。干裂的嘴唇发出野兽般的嘶吼,四肢拼命地扭动,试图挣脱那禁锢他的束缚,每一次挣扎都让病床发出剧烈的晃动,金属床架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刺耳的声响。他的脸上满是扭曲的神情,汗水和着泪水肆意流淌,浸湿了身下的床单。
主治医师神色凝重地站在床边,身旁是两名来自天玄宗的修真者,他们都穿着白大褂。其中一位修真者双手迅速变换法诀,口中念念有词:“天地浩气,净化四方。邪祟退散,魔魂归亡。正气所指,鬼魅惶惶。急急如律令,魔退人安祥!” 声音坚定有力,在病房内回荡。随着咒语的念出,他周身隐隐泛起一层微光,似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被他召唤而来。
咒语重复了三四遍后,病床上的男子抖动得愈发剧烈,身体如触电般抽搐,仿佛正与某种无形的力量进行着殊死搏斗。片刻之后,他的动作逐渐放缓,最终恢复了平静,双眼一闭,陷入了昏睡之中。主治医师见状,立刻快步上前,眼神专注地查看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指熟练地搭在患者的手腕上感受脉搏,又用听诊器仔细聆听心跳,脸上的神情随着检查结果而微微变化。
与此同时,另一位修士口中高呼:“速速入符,送你轮回!速速入符,急急如律令!” 手中一张黄色符纸被他奋力丢向空中。刹那间,符纸发出一道奇异的光芒,强大的吸力从中涌出,将隐匿在病房内的鬼魂迅速吸入其中。那鬼魂似是发出不甘的哀号,但在这强大的力量面前,根本无法抵抗。修士稳稳地将符纸收回,小心地放置好。他明白,待符纸积攒到一定数量,便要前往土地庙,将这些鬼魂送回阴间,让阴差将它们带去接受审判。
在修真界,各个宗门处理鬼魂的方式各有千秋。有些宗门的强者能够驱使鬼魂为己所用,比如江逐月的百鬼袋,只需一念之间,便能将袋中鬼魂抓出,驱使它们完成各种任务,这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往往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天玄宗的收魂符把鬼魂放出来,符纸就废了,要重新换一张新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