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明白她的焦虑,帮着一起把黄月珍的行李弄上船,目送她离开。
黄月珍这次是带着一部分货先回去的,客车颠簸到乡下,刚下车她就招呼两个路过的村民帮忙,把行李扛回去。
一路上,大家少不得打听他们在外面的情况。
黄月珍也没瞒着,把真实情况都说了。
就是工资说得有些含糊,但这也足够大家羡慕的。
一行人到了黄月珍家。
黄月珍的婆婆林娥正在院子里扫鸡屎,见儿媳妇回来,赶忙放下东西过去,欢欢喜喜地过去帮忙,“咋这么早回来?伟民呢?没跟你一块儿?”
黄月珍摇摇头,解释道:“伟民在南港那边上班,得到大年三十才放假,我在市区干活,今年天气不好,现在工程停了,老板让我们提前放假了,妈,先不说了,把这些东西抬进去。”
林娥一脸疑惑,还是按照黄月珍的意思把一个个大麻袋扛进去。
等村民走后,林娥马上关门,进了屋才问道:“这些都是啥?”
黄月珍也没瞒着,把他们两口子这一年的经历一五一十告诉林娥,“小表妹家里的日子是真的好,大舅舅现在跟着小表妹两口子过,顺带也拉扯了我们一把,伟民在南港做事,一个月工资四十五,还有一些福利,吃住都在那边,也没花钱的地方。
我在工地做饭,一个月三十,下午帮大舅舅种地,也是三十,偶尔大舅舅卖了地里的出息还会给我塞一些钱,这一年我也攒了差不多一千块。
就是我看大表妹那边拿货,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两千多的外债还清了,所以这次也大胆了一把,找小表妹借钱进了一些货,要是能在过年前把货卖完,咱就发财了!”
林娥一听,不敢耽搁,当即说道:“你要怎么做?我帮你!”
黄月珍摇摇头,“妈,都年底了,家里的事还指望着你,我打算带少阳和少华、少柔一起去镇上摆摊,主要让少阳和我一起卖,两个小的打下手,顺便盯着一些,免得东西被偷了。”
林娥闻言,多少有些不放心,“不行!我也去,就一会儿,不忙了我再回来干活,反正现在地里也没啥农活。”
说干就干,婆媳俩把那些货清点了一下,再把三个孩子叫回来,仔细说了明天一早去镇上摆摊的事情。
对于三个孩子来说,镇上就是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去一次,现在他们妈妈说要带他们去,三个孩子都乐疯了。
最大的洪少阳还好一点,毕竟快谈对象的,相对稳重一点。
第二天一早。
全家把家里的破板车收拾了一下,拉着摆摊的东西和货就出门了。
他们村离镇上远,十几个村才一个镇子,比徐家村所在的镇还要穷。
黄月珍结合他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没敢进贵的货,都是一些漂亮时髦又便宜的,价格比较亲民。
货刚挂上去就有人围过来。
黄月珍和洪少阳立马招呼客人,剩下的交给林娥和两个小的整理。
第一波客人问价的居多,也有人特别喜欢,砍价了一下就欢欢喜喜花钱买了。
毕竟是过年,又是东西,裤子衣服都要一样,外面的大衣也得来一件,大红色的特别喜庆,橘红色的也不错,低调又明快,上面还有一些闪闪发光的塑料片缝起来的图案,特别时髦。
有人买了,其他人也不想被比下去,一波波砍价朝黄月珍母子俩袭来。
两人扯着嗓子喊到后面声音都沙哑了。
回过神一看,好家伙,竟然快中午了!他们这是忙了半天了!
黄月珍连忙回头,同林娥问道:“妈,咱的货还剩多少?”
林娥累得直不起腰,坐在石头上喘息道:“你带回来的那些货卖得七七八八,我头都晕了!”
两个小的学着林娥的样子,苦哈哈地直点头,“妈,还有一点点,咱还摆摊吗?”
黄月珍想了想,咬牙道:“你们跟奶奶回家,剩下这些我跟你们大哥卖就行,回去别顾着玩,先把作业给做了,明天早上还得继续过来帮忙。”
“还要啊!”洪少华和洪少柔面面相觑,瞬间垮了脸。
等他们走后,黄月珍让大儿子看着摊子,跑去食杂店给高磊仓库打电话,让那边再送一波货过来。
因着黄月珍还要继续摆摊,就让对方把货送到镇上。
对方办事效率特别快,在挂断电话三个小时后,一批货跟着客车过来了。
黄月珍和洪少阳把货抬到摊子上,打算一边检查一边卖。
没想到竟然又来了一波波买衣服的,一直忙到下午五点才不得不收摊回去。
等母子俩回到村里,天都快黑了。
大冬天,村里晃悠的闲人比较少,赶上饭点,更没啥人出来。
母子俩把板车推进院子,将上面的东西全都弄进屋里。
林娥招呼孙子孙女帮忙,将晚饭端进屋。
累了一天,黄月珍和洪少阳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吃饭也是狼吞虎咽。
两大碗地瓜粥下肚,黄月珍才缓过来。
赶紧带着大儿子回房间算账。
仔细数了数,两人今天卖了一千多的货,比黄月珍预想的还要好。
洪少阳被这个数额惊呆了,仿佛打开了新世界一样。
母子俩把钱收好,出去跟林娥说了一声。
林娥高兴得眼眶都红了,压低声音提醒道:“这钱得仔细收好了,不能丢了,更不能说出去让别人家眼红,有人问就说赚个辛苦钱,要跟人家分的,旁的不用说太多。”
黄月珍和洪少阳连连点头,郑重应下。
林娥满意地笑了笑,感慨道:“等这波忙完了,过年的时候我跟你们去一趟市里,给伟民大舅舅拜个年。”
自从她被送到洪家当童养媳后,跟娘家那边的关系已经淡得几乎没有往来了,她是万万没想到娘家兄弟还记挂这她,这么用心帮衬她儿子。
她又不是不知道感恩的,自然投桃报李。
说着林娥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弟弟,扭头看向黄月珍,“伟民二舅舅呢?”
黄月珍老实摇头,脸色不大好看,“儿媳妇没见过,但是听表妹说,二舅舅不是啥好相与的,就因为大舅舅没有儿子,二舅舅一直惦记着大舅舅的房子和田地,说话也特别难听。
按老话说就是无利不起早,现在大舅舅这边跟二舅舅那边都闹掰了,要我说咱过去就别提二舅舅了,免得大舅舅和表妹不高兴。”
林娥长叹一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