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洪家全家再次出发去镇上摆摊。
随着过年一天天逼近,镇上集市一天比一天热闹,还有不少出去打工的人回来。
好些人刚下客车就直奔黄月珍的摊位过来,她这边的生意就没断过。
原先定的五千块的货只用了不到十天就卖完了。
后面黄月珍联系高磊,跟他赊账,又要了不少货,一直卖到大年二十八才收摊。
这段时间全家忙着做生意,全都瘦了一大圈,但精气神却是极好。
黄月珍带着洪少阳和林娥一起,把这段时间赚的钱数了数,扣除要还给林琴和高磊的货钱,剩下的竟然有八千多。
林娥和洪少阳都傻眼了。
“妈!你快掐掐我,这是真的吗?”
黄月珍自己也觉得不真实,立马拧了洪少阳一把。
洪少阳吃痛喊了一声。
三人如梦初醒。
林娥当即说道:“趁着过年还有几天,月珍,你和少阳一起去市里,先把欠人家的钱给还了,不要留过年,顺便跟伟民汇合,到时候再一起回来。”
农村忌讳把债务留过年。
黄月珍立马答应了。
母子二人揣着巨款出门,是一点也不马虎,为了掩人耳目,林娥特地找出了家里珍藏的大编织袋,用麻袋装钱放在下面,上面压着自家种的菜和杀好的鸡鸭。
东西刚弄上车,浓浓的腥味扑面而来,大家都不想多看一眼,纷纷把头别向窗口。
一路平安到市区。
母子俩先去南屿。
黄月珍这一年都住在这里,早就见惯了。
洪少阳不一样,他第一次来市里,看啥都震惊,等见到南屿上的房子和体育馆后,他已经被惊得说不出话了。
黄月珍先把东西放下,当着林琴林义的面把钱翻出来,数了五千给林琴,道:“我还得带少阳去高老板那边一趟,把欠的钱还了,再买点东西,等伟民回来我们一起回村。
大舅舅,我婆婆说了,过年的时候她来城里给您拜年。”
林义惊喜地瞪大眼睛,“我大姐要来的话我可得好好准备,她喜欢吃啥?”
黄月珍摇摇头,“婆婆那时候日子过得苦,有啥吃啥,能吃点荤腥她就很高兴了,大舅舅不用准备得太复杂。”
林义仔细把黄月珍的话记下,扭头跟林琴嘀咕了起来。
正好屋里的娃哭了,林义赶忙进屋看孩子。
黄月珍领着洪少阳去高磊那边,还钱的同时顺便认人,再打听一下明年的货。
吴阿贵这几个月跟高磊干得很好,赚了不少,整个人说话办事都敞亮了。
知道黄月珍是陈文军的亲戚,不敢马虎,仔细把明年的计划说了,“我们老大计划是元宵节过了再去粤省拿货,这次拿的都是春装,你们有什么需求可以告诉我,反正我们家老大服装这块主要做你们几家的生意。”
不是高磊不愿意主攻服装,而是电子产品的利润更高,他那边有门路,要是两者兼顾的话就得再准备一条船,也不是不行,就是目前办不到而已。
黄月珍感激不已,想到啥就说啥,跟吴阿贵唠嗑了半个小时才离开。
洪少阳亲眼目睹黄月珍跟人家交涉,受益匪浅。
母子俩离开高磊仓库,身上还剩一些钱,干脆去市里百货商场和供销社转悠了一圈,商场的东西太贵,他们舍不得,供销社已经不如以前吃香了,不过人还是特别多。
两人在里面买了一些乡下买不到的东西就走了。
年货的话去友谊广场那边新开的几间食品店反而有更多选择。
等两人采买结束往回赶,洪少阳两只手上已经全是东西。
他感慨道:“妈,这市里可真繁华!还有,二表姑家里可真有钱!我这次是真的大开眼界了!”
黄月珍捂嘴轻笑,“妈也是这么想的,以前就寻思着跟着你二表姑表姑父干就行,这次咱家也赚了钱,妈这想法也多了,儿子,听妈的,年后妈继续来市里干活,你在老家镇上老老实实摆摊,摆个半天,剩下半天还能帮你奶奶做点活。
赚的钱你自己留一半,一半给你奶奶,以后给你盖房子娶媳妇,到时候咱就盖二层楼房,跟你表姑家一样,成不?”
洪少阳狂点头,“妈,我都听你的!”
黄月珍笑容灿烂,越发觉得日子有奔头。
两人在南屿住到大年三十这天。
一大早的,洪伟民跟着陈文军的铁皮船回来了,顺道还去集市帮忙卖鱼,让陈文军再跑一趟南港装货。
一直忙到中午洪伟民才回到南屿和黄月珍洪少阳汇合。
一家三口准备坐下午一点的车回去。
林琴把提前准备好的年货让让他们带上,“这一年辛苦表哥表嫂了,这是我们一点心意,可不能不收。”
洪伟民很是无奈,“表妹,吕老板给我的两箱海鲜当年货,我这边还真不缺海鲜,带回去吃不完也是浪费。”
林琴摇头,“不一样,我给的是海鲜干货,可以放,还有一箱橘子,这个你们那边总没有吧!另外一些糖果瓜子之类的就是零嘴,给孩子们准备的。”
洪伟民说不过林琴,只好把东西全都带走。
一家子回到村子差不多四点。
大过年的,村里一片红,张灯结彩,很是喜庆,还有孩子偷偷放鞭炮,年味十足。
三人扛着东西回到家。
林娥一年没见到儿子,抱着他眼眶都红了,面上却一片欢喜,“瘦了,黑了!在外头没吃好?”
洪伟民哈哈大笑,“妈,你咋不说我壮实精神了呢?海边太阳毒辣,我明明戴着斗笠的,干不过海风啊!过年的时候吕老板给了两箱海鲜,一箱带鱼,一箱蛏子,另外文军还给我准备了其他海鲜,每样都装了一点。
表妹给了海鲜干货和其他的,都在这里。”
东西往那边一放,林娥立马被转移注意力。
洪伟民扭头去灶屋装热水洗澡。
黄月珍则是回屋算账,等洪伟民洗完澡出来,黄月珍这边也算好了,抬头看了他一眼,“你一个月的工资四十五,就算一年不吃不吃,带回来的应该是五百四十块,刨除一些花销,按理说你的钱应该不满五百四,这边可可是有一千二呢!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