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生命中最后一眼,终究未能落在陆昭媛的脸上。
此时的他,气息已然微弱如游丝,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
他拼尽全身最后的力气,费力地缓缓抬起头,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绪。
望向不远处那个已不再是过去外人眼中孱弱少年的男人。
他的嘴唇微微颤动,想要说些什么,可发出的声音却微弱得几不可闻。
然而,燕澄却看懂了他的嘴型,也听清了那仿佛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声音。
“八弟,以后你要辛苦了。”
燕澄微微一怔,下意识地抿了抿唇,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
刚想要说话,却只见靖王安静地闭上了双眼,俨然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刹那间,燕澄心里涌起无尽的怅然。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珏儿!我的珏儿!”
陆昭媛发出一声悲恸欲绝的呼喊。
她紧紧抱着靖王那还带着些许温度的尸体,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哭得几欲晕厥过去。
她的声音在满是人气的大殿内回荡,带着深深的绝望与无助。
燕澄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随后无声地叹息,静默地往后退了好几步。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思绪万千。
如果不是靖王身上流淌着前朝皇室的血脉;
如果不是陆昭媛一心执念于光复前朝的荣光,将这份执念如枷锁般套在靖王身上;
又或者,如果无人揭露靖王的血脉之谜,
那么,或许不会有他兵临皇城之下的这一天。
可惜,世间从来没有如果,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燕澄身后的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上前,神色十分纠结,声音压得极低地问:“殿下,现在怎么办?”
这刚有人开口,紧接着而来的便是大臣们嘈杂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靖王已死,现在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当然是让永王成为新的太子。”
“可是陛下还昏迷着,没有他下旨,永王便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竟会发展得如此顺利。
原本他们还做足了准备,打算与靖王据理力争,甚至不惜与皇宫的护卫交手。
可谁能料到,靖王竟自己服药自杀了。
燕澄正欲说话,便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朝着他们快速靠近。
他和奉天殿内的许多人一样,下意识地回头看去。
只见来人拖着一身繁复华丽却略显凌乱的宫装,脸上满是泪水,神色癫狂。
她不顾一切地一把推开陆昭媛,径直扑到靖王的尸体上,发出一声肝肠寸断的悲嚎。
“殿下!”
她哭得如此狼狈,往日的风光无限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满心的痛苦欲绝。
陆昭媛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推弄得懵了一瞬。
等回过神来,想要挣扎着爬过去,却又被靖王妃狠狠推开。
昔日的靖王妃目光中满含恨意,死死地盯着她,双手如铁钳一般紧紧抱着靖王的尸体,像是生怕别人将他夺走。
“都是因为你!如果不是你想要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殿下现在还好好地做着靖王呢。”
靖王妃的声音因为愤怒和悲痛而变得尖锐刺耳。
“殿下对皇位从来没有一丝野望,是你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殿下身上!是你推着殿下一步一步走向今天的下场!”
“都是你的错!”
靖王妃声泪俱下,满心的痛苦再也压抑不住,竟气愤地伸出手,死死抓着陆昭媛质问:
“在你心里到底是殿下重要,还是大陈重要?”
靖王妃本就是武将之女,自幼便勤练武艺。
成亲生女之后也从未放弃练武,力气大得很,陆昭媛根本无法挣脱开她如鹰爪般的双手。
陆昭媛眼神空洞,嘴里呢喃着谁也听不懂的话,仿佛失了魂一般,没有回答靖王妃的问题。
靖王妃见状更加愤怒,双眼通红,眼看着就要对陆昭媛大打出手。
燕澄后面的大臣又面露难色,小声问:“永王殿下,这下又要怎么办?”
燕澄只觉得一阵疲惫涌上心头,他抬手疲累地按了按额头。
随后无力地挥了挥手,示意让人去把两位激动的女人分开。
有人立刻上前询问他要如何处置她们。
“把陆昭媛送回后宫,先关着。靖王妃……就让她回靖王府禁足吧!等将靖王安葬后,再做其他打算。”
燕澄说完微微挪开眼,似是不想再见眼前的场景。
人的生命真是脆弱啊。
这么多年过去,在这场争斗中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
靖王的葬礼办的很简单。
就在靖王府里,来往的人很少。
在知道靖王身上流着的血脉之后,愿意为他上门祭拜的人寥寥无几。
不管别人如何做的,燕澄是来祭拜了。
毕竟,当年他和靖王的关系还算不错。
燕澄来的祭拜的时候,一眼就见到跪在灵柩前的一大三小。
那是靖王妃,和靖王的三个女儿。
当靖王妃看过来的时候,燕澄微微颔首:“三嫂。”
“是八弟来祭拜殿下了啊。”
靖王妃擦了擦脸上的泪水,让僵硬的脸做出温和的表情,努力露出善意的笑容。
燕澄看着她搭在女儿身上的手,突然就明白她为何要强颜欢笑了。
是要给他留下好的印象,让他不因为靖王的身份而迁怒靖王的血脉吗?
该说果然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吗?
燕澄也露出点笑:“三嫂,我来祭拜三哥,你不用管我。”
给靖王上过香,燕澄回了皇宫。
然后在他暂时居住的宫殿中见到了一大筐奏折。
燕澄:“……”
*
景熙二十八年,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景熙帝终是没能扛过这严寒的冬日,病逝在乾清宫内。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没写下任何一张遗诏。
就好像不立太子,不让另一个人继位,就能改变他命数已尽的事实似的。
乾清宫内,随着景熙帝是病逝,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数位年迈的大臣身着朝服,神色庄重而严肃,一齐缓缓跪下。
为首的谢首辅,身形虽已年迈,但神情坚毅果决。
他率先开口,声音洪亮而坚定:
“国不可一日无君,永王殿下在西北屡立战功,深得民心,又有经天纬地之才,实乃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请永王继位!”
其余大臣们也纷纷附和,声音在空旷的乾清宫内回荡。
“请永王继位!”
“请永王继位!”
此时,殿外的寒风呼啸而过,似乎在预示着一个新的篇章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