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外的喧嚣声渐渐平息,韩驰眯起眼睛,透过藤蔓的缝隙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追兵的火把乱窜,似乎失去了目标。
他将洞口的藤蔓重新整理,确保从外面难以发现入口。
又从赵安身上撕下几条布料,随意地系在周围的树枝上,制造一些杂乱的痕迹,扰乱追兵的视线。
做完这一切,韩驰转身走向山洞深处。
昏暗的光线下,他注意到洞穴的尽头并非死路,一条狭窄的缝隙隐约可见。
他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一条逃生之路,又或许是一个陷阱。
他谨慎地没有深入,只是记下了这个位置,以备不时之需。
回到赵安身边,韩驰盘腿坐下,眉头紧锁。
楼兰、龟兹以及其他西域小国的联手,绝非偶然。
他想起之前与北蛮交战的战报,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恐怕这些西域小国是想趁着大华与北蛮交战之际,浑水摸鱼,试探性地进攻大华边境。
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大华后方将陷入混乱,腹背受敌。
“赵安,你再想想,还有什么细节,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韩驰的声音低沉而急促。
赵安脸色苍白,嘴唇干裂,他强忍着疼痛,努力回忆着在楼兰军营中听到的只言片语。
那些残缺不全的信息像散落的碎片,在他的脑海中拼凑不出完整的图案。
“将军……我记得……阿铁木……他好像…藏了一手……”
赵安断断续续地说道,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藏了一手?什么意思?”韩驰追问。
“一个……武将……叫……真缇……”赵安说完这句话,便昏了过去。
真缇?韩驰在脑海中搜索着这个名字,却毫无印象。
他从未听说过楼兰有这样一号人物。
难道是阿铁木秘密培养的暗棋?
韩驰意识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楼兰的野心绝不仅仅是边境骚扰那么简单,他们一定还有更大的阴谋。
而这个名叫真缇的武将,很可能就是关键。
……
与此同时,身负重伤的士兵强忍着剧痛,艰难地朝着大华的方向行进。
士兵名叫李二狗,平日里看着憨厚老实,没想到关键时刻竟有如此胆魄。
他捂着血流不止的伤口,钻心的疼痛让他眼前阵阵发黑。
但他紧咬着牙关,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绝不能倒下。
突然,身后传来隐约的对话声——是楼兰巡逻队的士兵!
“血迹到这里消失了,继续搜!”
一个粗哑的声音喝道,带着些许不耐烦。
“这家伙跑不远。”另一人冷冷地接道。
“闻闻这味儿,血才刚流下不久,应该就在附近。”
“哼,这小子还挺能躲,再找不到,回去也不好交代。”
第一个声音低声咒骂着。
李二狗听得心头一紧,捂住嘴强压住剧烈的喘息。
他蜷缩在石头后,冷汗顺着额头滚落,只怕稍一动弹就暴露行踪。
“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发现?”
远处另一个声音大声问道,显然是另一个队伍的巡逻兵。
“没有!再搜一遍!”
粗哑的声音回应,听得人心都一沉。
李二狗轻轻吸了口气,心中暗自盘算。
他缓慢地从怀里摸出一块石料,看向身边的灌木丛。
手指颤抖着,加上失血过多几近虚脱的状态,让简单的动作都显得那么费力。
“别过来了……”
他在心底默念,指尖顿了一下,又继续摸索。
“那边有响动!”
巡逻兵突然提高声音喊道,脚步朝着另一侧快速移动。
李二狗心中稍安,却也不敢轻易放松。
他微微侧耳,趁脚步声略远,口中低不可闻地自语一句:
“撑住……不能白死。”
然而,他刚要挪动身体,却听见越来越清晰的脚步声,他的背后又一次被逼近了!
李二狗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自己暴露了。
他强忍着剧痛,拔出藏在靴子里的匕首,准备拼死一搏。
“过去看看!”
另一个声音命令道。
脚步声越来越近,李二狗握紧匕首的手心全是汗。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几声凄厉的惨叫。
“怎么回事?”巡逻队队长警惕地问道。
“不知道哪里来的山贼!”
一个士兵惊慌失措地跑回来报告。
“他们正在攻击我们的商队!”
“特娘的!真是该死!”队长怒骂一声。
“留下两个人继续搜查,其他人跟我去支援商队!”
说罢,巡逻队匆匆离去,只留下两个士兵继续搜索。
李二狗躲在巨石后,听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脚步声,这才长舒一口气。
李二狗不敢耽搁,趁着夜色掩护,继续朝着大华的方向前进。
他翻过一座座险峻的山峰,穿过一片片荒凉的戈壁,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饿。
伤口也越来越严重,发炎溃烂,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活着将情报带回大华。
不知过了多久,李二狗终于看到了大华的边境线。
他欣喜若狂,加快了脚步。
京城,皇宫。
沈玉书正在批阅奏折,眉头紧锁。
自从收复北蛮之后,西域各国频频挑衅。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来报:“陛下,楼兰急报!”
沈玉书心中一凛,连忙接过奏折。
奏折上只有短短几行字,却让沈玉书的心沉到了谷底。
“楼兰与西域各国密谋攻打大华,不日将兵临城下!”
沈玉书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
他没想到,楼兰竟然敢如此大胆!
他立刻召集众臣,商讨对策。
“陛下,楼兰此举,分明是趁火打劫!”
兵部尚书义愤填膺地说道,“臣建议立刻出兵,剿灭楼兰!”
“不可!”姬无月站出来反对道。
“如今北蛮虎视眈眈,我们不宜两线作战。当务之急是稳住边境,然后再集中兵力对付楼兰。”
“姬宰相说得对。”沈玉书沉声道。
“楼兰不足为惧,真正的威胁是边境防止远在草原的蛮族来犯。传令下去,加强边境防御,严防北蛮入侵!”
“遵旨!”众臣齐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