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早朝,气氛严肃。
女帝身着金色龙袍,目光冰冷而威严地坐在龙椅之上。
此时文武百官们全都低着头,唯唯诺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在百官面前,一名身材微胖的中年人趴跪在地上,浑身上下瑟瑟发抖。
从官服来看,此人已然是朝中为数不多的一品大员!
他就是两江直隶总督,常云山。
“常云山!”
女帝一声怒斥道,“亏你还算是两江总督,三城九县沦陷,八千反贼横行江南,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为何现在才报!”
怒斥的同时,女帝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甩在了常云山的后背上。
吓得他浑身一颤,也不敢抬头。
江南之地近月以来农民起义,起义军已经占据了三城九县!
而且达到了八千多人,还在迅速增长之中。
“陛下,臣,臣……本来想要镇压的,可是通天会从中作梗,让臣的行动变得异常艰难……”
常云山的话音颤抖,说话结结巴巴。
对地方官员而言,欺上瞒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很正常的操作。
毕竟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只要压制下去再封锁消息就没事了。
只是这次纸没有包住火,事情闹大了才导致这样的情况。
因为起义军背后有通天会支持,不但人中有高手,而且还有钱粮的支持。
增长速度极快!
仅有月余就招揽了八千人之多,常云山派兵屡战屡败,终于压制不住了,才赶紧来禀报。
“混账东西,亏你还是两江总督,欺上瞒下!该当何罪!”
女帝目光冰冷,吓得常云山浑身发抖。
欺上瞒下,这可是重罪。
其他百官也不敢吭声,毕竟此事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可就是掉脑袋的活。
“臣罪该万死,还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臣定当戴罪立功。”常云山赶紧求饶道。
“哼!”
女帝大袖一甩冷哼一声,看向了文武百官道,“尔等有何镇压良策!?”
“这……”
百官们全都面面相觑,沉默半晌。
还没等百官们开口之际,一名女官就跑了过来,“陛下,沈大人已在殿外。”
女帝听说沈川来了,眼中顿时透出了一丝喜色。
对她来说,早已经将沈川看成了自己和大武未来的希望。
“宣!”
“是!”
“陛下有旨,宣安定侯,沈川觐见!”
随着悠长的声音在皇宫内不断回荡,一身朝服的沈川在百官们的万众瞩目之下大步走了进来。
女帝看着沈川进来,眼眸轻轻眯起……只要看到沈川,她的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踏实。
然而沈川一进来,就发现了气氛的不对。
百官们鸦雀无声,这常云山好歹也是一品大员,居然唯唯诺诺地跪在地上。
虽然平时没有多少交集,但也认得对方。
由于事发突然,他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臣,沈川参见陛下。”沈川走到御前,恭敬地行礼道。
女帝看着沈川来了,态度稍微缓和了几分,盯着地上的奏折道,“沈卿,你先自己看看吧。”
“是,陛下。”
沈川将奏折捡起,看了看这位两江总督,他趴在地上,根本连头也不敢抬。
“什么!”
沈川看了奏折之后,脸色一变。
他也没想到江南之地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三城九县,贼兵八千……如此规模还在扩大之中。
“沈卿你怎么看?”
女帝轻启朱唇,对沈川问道。
“臣看应该迅速解决,刻不容缓。”沈川低声道,“一旦起义军形成规模,在地方稳固下来,再想要镇压就难了。”
女帝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转而对百官继续刚才的问题。
“谁有良策?”
“臣提议,调遣最近的东海军大营镇压。”
“臣,请缨出战。”
…………
一时之间,所有的官员们都提议起来,无非都是武力镇压。
“陛下,臣以为……那八千贼兵多数都是受通天会之蛊惑,且都是当地的青壮年。”赵汉廷上前一步道。
“赵大学士是何意?”
女帝眉头紧锁,有些不懂赵汉廷的意思。
“以我大武现在的军事实力,东海大营武力镇压并不难,只需五万精兵便可以消灭。”
“但战争必然尸横遍野,江南乃是我大武粮仓之一,耕地由谁来种?”
“以臣看,若剿灭了叛军,至少也要荒废三年之久,这期间不但颗粒无收,而且朝廷也无法收取赋税。”
“最关键的是,只镇压叛军,达不到最终目的。”
“这些通天会逆党,还会在其他的地方蛊惑起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赵汉廷分析得头头是道,女帝和沈川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陛下,臣不以为然,目前来看,消灭起义叛军才是重中之重。”另一名大臣道。
“没错,陛下应当迅速剿灭叛军,以正天威!”
…………
大臣们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
然而女帝的心已然被赵汉廷说动。
虽然大武欣欣向荣,但战争是最损耗国力的,没有之一!
“赵大学士,你可有何良策?”女帝对赵汉廷问道。
“陛下,臣以为,应想办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赵汉廷沉声道。
话音刚落,反对赵汉廷的几个官员就开口反驳。
“大学士,对那些叛军有何情理可以讲?”
“就是,我们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也未必听啊,再说都是些乡野村夫,听得懂道理吗?”
赵汉廷没有理会几名官员,对常云山问道,“常大人,不知贼兵起义的名头是什么?”
就算起义,也要师出有名。
让每个士兵的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义的!
这样,士兵才有战斗力。
否则只是一盘散沙!
“这,这……”
常云山犹豫一番,瞥向了沈川,支支吾吾地说不口。
这老登看我干嘛?跟我有毛关系。
沈川眉毛一挑,心中暗自不爽,自己连起义的地方都没去过,不可能跟自己有关系。
“说!”
女帝目光一冷,吓得常云山浑身一颤,只好开口道。
“回陛下,那贼首蛊惑众人说沈侯爷是祸国殃民的小白脸,以色迷惑了陛下。”
常云山小声嘟囔道,“而且开路造桥,征收徭役,是鱼肉百姓……要杀进京都,生擒沈侯爷……”
我擦嘞!
沈川目光一惊, 没想到这通天会居然搬弄是非,将开路造桥说成是鱼肉百姓。
还要进京都杀了自己!
这口大黑锅,居然从天而降,扣在了自己的脑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