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百越诡谲,六国故地动摇之际。
与此同时。
咸阳东宫之内。
赢野望着黑冰台谍子递来的如雪花般多的情报,此时脸色已然如临大敌,前所未有的凝重起来。
嬴政号始皇帝,自比三皇五帝,又兼扫平六国,设立郡县制,现如今对于天下的控制力,自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所以现在赢野在接手了黑冰台后,所拥有的情报网自然也远远超乎外人的想象。
只是。
有时候情报多了……似乎也是种烦恼!
“百越王那边孤早有谋算,自不必多说。”
“至于六国故地,私下密谋已久,互相串联,这也是老生常谈。”
“可孤却实在没想到,这项梁竟然手里拥有前楚遗留下的部分国库储银!”
“那项梁竟然秘密串通了我大秦许多官员,拿到了非常多的一手高层情报,甚至借此联络上了百越王,让百越王产生了阴谋造反的念头!”
嬴政在房间中来回踱步,似乎有些烦躁。
站在一旁的萧何见状也只能低下头,假装没有看见。
他当然清楚自家太孙殿下担心的是什么东西。
钱,银子!
若是项梁没有这笔前楚遗留下的库银得话,那么便收买不了那么多大秦官员,也就无法串联到百越王那去,制定出一个如此阴谋来。
甚至即使六国故族和百越王一块造反,就算现在大秦没啥银子了,可收拾这些乌合之众,大不了勒紧裤腰带苦苦黔首们就行了。
但是楚国有钱!
那么他们就能召集起一大批起义军,狠狠消耗大秦的国力!
届时就算平定了百越王和六国故族,本就应该修生养息的大秦又狠狠穷兵黩武了一通。
这对国力的损耗太大!
赢野原先制定好的许多国家政策,立马就得化作一纸空谈了!!!
“查!”
“一定要查出项梁手里到底有多少银子,甚至于……他是否是故意借他人之口,在虚张声势?!”
沉吟许久后,赢野终于如此开口道。
而萧何闻言顿时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灵光。
的确。
黑冰台谍子无孔不入,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可项梁明明都预备谋反叛乱了,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大肆召集楚国高层商讨此事。
这想不泄密都不行啊!
项梁如此大张旗鼓,未必也没有虚张声势的想法!
而赢野则又道:
“百越那边不必担心,孤已经密令了王翦和刘邦,只要他们依计行事,即使灭不了百越王,也能让百越王元气大伤,从此最多只能和东越王分庭抗礼!”
“至于这六国故族嘛……”
“大父当初建国之初,不愿过多杀戮,这才饶了他们一命,没想到这些家伙变本加厉,竟是欲趁我大秦财政空虚之际,联合百越王造反!”
“便是大父再如何仁慈,这次孤也饶不了他们!”
话语至此。
赢野脸上已全然没了先前的犹豫和苦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雷厉风行的果断与自信。
他以不容置疑的声音吩咐道:
“萧詹事,立即传孤口谕!”
“命人告知蒙恬大将军,继续坐镇边疆,严加看管匈奴动向,没有孤或大父的命令,不得擅离职守!”
“同时命九江郡郡守,南海郡郡守……”
萧何听到赢野从容不迫的安排诸事,心中不由安定许多。
毕竟即使是他,方才在得知具体消息都有些慌了神,失了主意了。
百越王将反,六国故族将反,项梁要联合其他五国,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
但是现在赢野这诸多大事,却显得无比游刃有余,自是让萧何无比安心,自觉遇了良主。
而且别看赢野现在发号施令,甚至连蒙恬等人都调动了,可萧何却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
毕竟赢野虽只是太孙,上头甚至还顶着个扶苏,可实际上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嬴政真正的接班人是赢野?
甚至嬴政还特意放权给赢野,这一年来每每朝堂之上,都是故意装睡假寐,一切朝政大小事均交给赢野办理,赢野俨然成了后世监国太子般的存在,甚至权柄还要更大!
片刻后。
萧何一一记下了赢野吩咐的诸事,旋即便肃然道:
“臣领命!”
“臣立即去办!”
而看着径直离开的萧何,赢野眼中却忽然闪烁起一抹别样的异色。
六国谋反?
百越王造反?
这些事情看似十万火急,可其实却并不被赢野真正放在心里。
因为别看现在大秦真没啥钱了,国库很是空虚,但那也是相对的!
若是说收拾疆域人口丝毫不亚于大秦的孔雀王朝,赢野确实不敢打保票。
但是百越王?六国故族?
这都什么臭鱼烂虾!
一个蛮夷部落的首领罢了,而且还没有真正掌握百越之地,手里仅有南西北三越之地,剩下广袤的越族区域和东越之地,百越王还没掌握呢!
至于六国故族?
这就更算不得什么了!
要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中,六国故族乃是隐忍了好多年,一直等到秦始皇去世后,才敢兴兵造反的。
现在大秦初建,六国刚刚覆灭两年时间,在郡县制的压迫下大秦对地方的掌握力度空前,六国故族怎么可能跟小说里那般,振臂一呼就能召集数十万起义军?
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别说赢野手里的那支装备有新式武器的秘密部队。
单是现在大秦的骁勇兵士,便远远不是六国故族召集的乡勇所能抗衡的!
所以赢野看待百越王与六国故族的目光,就跟看跳梁小丑一般,根本不担心他们能折腾出多大的娄子。
而真正让赢野忌惮的……
还是郡县制!
是的没错,郡县制!
其实项梁之前之所以能说动楚国高层们,随其一同谋反起义,便是因为郡县制的原因。
因为大秦现在建国之初,才刚废除了分封制,施行郡县制,导致许多地方官员们实际上极度抵制郡县制。
前文已经说过,郡县制相较于分封制,对于国家这个主体而言,无疑是十分进步的。
但是对于地方官员,还有众多地方豪族世家来说,却是权力的大大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