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之外的动静很快传入陛下耳中。
听闻消息,陛下龙颜大悦,放声大笑,直接从御书房的书桌前起身向外走去。
他要亲自去迎景晏和黛玉。
这一次他们居首功!
林四娘巾帼英雄自然该赏,可是若是没有景晏和黛玉的坚持,也就没有这一仗的胜利。
更不要说还有青州和东昌的功劳了。
果然如海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是好的!
在外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就算了,回了京城还给了他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这几日,宫门外越集越多的学子和朝堂上文官的连番谏言,让陛下有些身心俱疲。
可是人数众多,他也无法将众人尽数处置。
如今见林黛玉和林景晏归来,不过寥寥数语便驱散了宫门前聚集的迂腐学子,陛下顿觉浑身畅快。
他就说,他们是好的。
总是能解决他的烦忧。
今日宫门之外围了许多人,想必今日的言论也能让那些自诩君子之风的读书人好好想一想了。
想一想,他们读圣贤书多年,为何容不下几个小小的女子,还是真如瑶光说的那样,他们怕了。
他们怕了,可是他是帝王他不怕的。
群雄逐鹿,能者得之。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如果,有一日,他的王朝因为他如今的决定被女子颠覆,那他认!
他的子孙后代,若被女子颠覆王朝,那便是他们软弱无能,既不能知人善用,也无法为天朝百姓开创太平盛世。
这样的王朝,要来又有何用?
这种情况即便没有女子,也会有男子取而代之。
王朝兴衰,从来不应归咎于颠覆者的性别。
难道王朝覆灭时,由男子取而代之,就比女子取而代之更为光彩么?
国之将亡,既已覆灭,又何必区分男女?
将所有过错推给女子,斥其牝鸡司晨,不过是因为有些人怯懦罢了。
但他早已言明,自己无所畏惧。
若帝王一心为民谋福祉,知人善任、广纳贤才,百姓又怎会群起而攻之?
既败自然有败的理由。
把过失归咎于外物,就是弱者的借口。
若后代尽是这般无能之辈,这天朝覆灭便覆灭了,说不定后来者反而能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始终铭记自己身为帝王的身份,也从未忘记争夺皇位时的初心——为的是朗朗乾坤,为的是天下苍生。
正因心怀信念,他无所畏惧。这份自信,他的子孙后代也应当传承。
若连这点底气都没有,这皇位,他们也不配觊觎。
见到林黛玉和林景晏等人,皇上先是重重拍了拍林景晏的肩膀:“好小子,做得好!朕前些日子被那帮学子的谏言吵得头疼,满朝又都是陈词滥调,伯父都快烦死了”
“幸好你们回来了你们,三言两语就让那些自诩熟读圣贤书的学子哑口无言!”
夸完林景晏,陛下又将目光转向了黛玉。
眼中满是赞赏:“瑶光,朕早听闻你才思敏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我亲封的郡主”
这话说完,他才又看向就算跪着也身姿挺拔的林四娘与一众女将。
神色转为郑重:“起来吧,诸位巾帼英雄,安东卫一战,你们舍命换来边境安宁,这份功绩,朕定不会埋没!”
“陛下,臣身为天朝子民,为君分忧,本就是分内之事。”
林四娘恭敬行礼。
“分内事?”
皇上挑眉,若天下人皆将保家卫国视作本分,何愁我朝不兴?你们放心,朕赏罚分明,属于你们的功劳,谁也夺不走!”
他环视众人,眼中燃起熊熊斗志。
“那些老臣总拿祖宗规矩说事,却不知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若一味守旧、拒纳贤才,才是真正辜负祖宗!”
听了陛下这番话,林黛玉与林四娘相视一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二人身后的女将们默契十足,齐刷刷单膝跪地,甲胄碰撞声震得青砖微颤:“陛下圣明!”
陛下大笑不止,将众人迎进御书房,赐座后,率先问起安东卫之战的详情。
此时,东陵王还被囚禁在宫外牢笼中,陛下无意相见,挥了挥手,命人将其押入监牢。
“等其余三王都落网,朕再一并处置。”
待林四娘详细禀明安东卫战况,陛下摆摆手道。
“诸位女将舟车劳顿,先歇着。郑公公,带她们去京驿暂居,待正式封赏后,再为你们安排府邸。”
虽已封林四娘为八品千户,但如何妥善安置她与一众女将,陛下心中尚无定论。
待林四娘等人离开,殿中只剩陛下、林景晏、林景晏和林黛玉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