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国说完之后便等待着杜航、宋书山、胡赛博等人的暴怒反驳,因为昨天开会时他就已经收到了鲍宇的短信,让他演一出翻脸不认账的戏码。
只要今天在会议上宋书山等人一直和他纠缠昨天会议上他的表态内容,那他就只用不断地胡搅蛮缠,最后由鲍宇一锤定音,这个议案将不了了之。
本来这招是很好用的,可是鲍宇和他都没有想到,裴靖泽早就已经安排好,不在这个问题上与他们纠缠。
等了几秒钟还不见宋书山等人反驳,沈卫国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他们,可是回应他的只有对方视而不见的眼神。
直到几秒钟过后,裴靖泽才缓缓开口道:“沈局长,你真是太让鲍市长失望了!鲍市长力挺你坐上局长之位,是希望你能够解民忧、除民难、务民生,可是你呢?仗还没有开始打就宣布投降,这是一个男人该有的气魄吗?是一个干部该有的责任吗?是一个党员该有的担当吗?是一个局长该有的能力吗?卢川县30多万百姓生活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环境之中,你一个市水利局局长该不该自责!该不该检讨!该不该羞愧!”
裴靖泽先抑后扬的话语传遍了每个人耳中,他们自然深知对方讲的有道理,可是没办法,市长已经亲自打过招呼,这个议题是不能通过的,哪怕裴靖泽的每一句话都是实事。
沈卫国自然最难受的一个,裴靖泽就差直言他不是个男人了,这种羞辱让他如何能忍受。
“裴县长!请你不要戴高帽!我只是就事论事,不针对任何人,更不是不为百姓着想!”沈卫国怒道,“水利系统的事情当然该我们管,可是条件不成熟、资金不到位我也没办法,我不是财神爷,没办法给你找这么多钱给你修水库。更何况盐昌市不止你们卢川一个县,我要对每一个县都负责!”
眼见沈卫国就要被对方激怒,害怕惹出意外情况的鲍宇立即接过话说:“既然说到钱,那就请财政局的同志谈一谈看法吧。”
财政局长陈立刚此时正在心烦意乱,因为他是标标准准的马奇伟系干部,是马奇伟担任市委书记以后第一个提拔的正县级干部。
市委书记最重要的官帽子,而市长最重要的是钱袋子。一旦市委书记把财政局长这个钱袋子变成自己人,那市长的直接行动能力就会大大削弱,所以马奇伟来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精心挑选了一个同志来担任财政局长。
可是陈立刚临时接到会议通知之后,第一时间就给马奇伟打去了电话汇报,表明会在会上全力帮助裴靖泽,可马奇伟却说此事与他无关,该怎么做全凭他自己。
之后鲍宇又给他打了电话,明里暗里就是表示这个议题暂时不能通过,甚至连借口都帮他找好了,明示他直接以市财政困难为由不要接招。
这让陈立刚犯了难,谁都知道裴靖泽和马奇伟的关系不一般,可是这种关键时候马奇伟偏偏选择了藏起来。
这是裴靖泽和马奇伟闹翻了,还是有其他什么深意他不得而知,他现在在纠结到底是帮裴靖泽说话,还是选择听鲍宇的安排。
见陈立刚沉默不语,鲍宇有些恼怒道:“财政局连谈看法都不敢谈吗?”
听见市长不满的话语,陈立刚当即在心中做了决定!裴靖泽是为民,是为了卢川县30多万百姓解决用水困难的问题,如果这种事都昧着良心不帮忙,那他这个财政局长也就不用再干了。
陈立刚抬眼看着鲍宇说:“报告市长,市财政虽然也很紧张,但是想想办法还是可以填上13个亿左右的资金缺口,如果他们申请国债资金的话,还能再填上2个亿左右!当然,这只是估算,具体的数目还是要以调查核对之后最终形成的报告为准。”
鲍宇怒了!虽然知道陈立刚是马奇伟的人,但是他已经知道了程定邦和马奇伟不准备插手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亲自给陈立刚明示过,对方居然还敢不听话,这让他又气又怒又羡慕,谁不想要一个这样忠心耿耿的人跟着自己呢?
“陈局长,你确定市财政能拿出这么多钱?”鲍宇冷冰冰地说,“你把15个亿的资金全部拿去修水库,其他工作和项目就不管了吗?你是市财政局长,要有大局意识,要从整个市的发展来通盘考虑,不能只盯着一件小事,免得捡起芝麻丢了西瓜。”
听着鲍宇赤裸裸的威胁,陈立刚还是坚持说:“鲍市长,我刚刚已经说过了,具体的数目还需要等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少,也可能会多。但是请您不要质疑我的专业性,市财政单独给这个项目拿出10个亿还是拿的起的,而且我敢保证不会影响到其他工作和项目的上马。”
这头倔驴!
鲍宇没想到自己当着这么多人给了对方一个下台阶的机会,但陈立刚没有给他面子,简直是奇耻大辱。
眼看财政局这边行不通,鲍宇只能重新找个靠谱的人来发难,于是他直接没有回答陈立刚,反而把其他几个听话的局长叫起来鸡蛋里挑骨头。
听着那些人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堆废话,裴靖泽终于忍无可忍道:“够了!我们卢川县修水库和你们几个部门本来就没有多大的关系,你们的意见根本就不重要!周波,我来问问你,国土上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裴靖泽突然抢过主导权,让鲍宇很是着急,他太清楚自然资源局局长周波和裴靖泽的关系了,那可是一起从宁昭县掀翻谢家出来的嫡系干部,要是让周波说话,那肯定会顺着裴靖泽的心意走。
鲍宇重重拍了拍桌子道:“裴靖泽同志,你眼里还有没有点组织纪律性,其他同志的意见还没有发表完你就强行打断,这符合组织的议事原则吗?我这个市长还在这儿坐着,你有什么资格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