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盾内的引力子被快速排出。随着护盾的引力子密度减少,新城在护盾的包裹下,质量开始快速减少。原本悬停状态的新城,新城由零瞬间就到了百分之一光速。
引力子还在减少,在输出推力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减少的新城速度开始按比例增加。当护盾内的引力子全部排出后,新城就会进入超空间状态。
在护盾的防御下,超空间内的反物质对新城毫无影响。反物质推进器在反物质发动机的供能下持续运转。新城在超空间内依然保持持续的快速移动。
在超空间内,没有时间轴,反物质推进的速度持续增加。由于新城内部依然存在质量,新城内因此保留了时间轴。在确认超空间内移动了足够的距离后。
新城的反重力装置停止排出引力子,护盾产生的能量屏障内重新拥有引力子。超空间开始排斥新城,新城重新回到正常宇宙空间中。随着引力子恢复,质量增加,新城在恒星引力作用下开始减速。
短短的一瞬间,新城就到了恒星系的外围轨道。星巢1号就安静的停在新城前方不远的位置。这里已经停留十几座新城,它们都是前后脚出发,自然差不多同时到达。
新城内的人员开始检查各自作业区域,一些地方因为引力变化和新城起飞时产生的震动而出现混乱。当班的雷猿开始正常处理这些混乱的部分。
不再当班的雷猿则开始回到属于自己的休息区。在巨型金属的辅助防御下,居住区的防御等级直线上升。新城的护盾级别是战列舰级别的,能源充足,进入太空后就不再关闭。
跟星巢基地不同,新城的主体结构虽然坚固却有限,没有护盾的保护,新城很容易被宇宙中的游离物质击穿。这些游离物质大多数都是极为微小的宇宙尘埃。
新城的护盾上时不时的会出现微弱的涟漪,那是具有极高动能的物体撞击护盾造成的。这些尘埃物质,体积大小不一,但是在引力作用下,可以在没有阻力的宇宙空间中被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有的星际尘埃,游离物质,自身具备的动能会超过电磁炮的发射弹丸。宇宙中的飞船也时刻面临这些具备巨大动能的物质袭击。指挥塔内,新城的指挥层正在快速确认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农业区内,一群狗头人正忙碌的检查各种已经移植过来的作物。这里有完美模拟的自然光,他们整体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狗头人的居住内很多小狗子倒是有些不适应。
原本生活在阳光下的狗子,忽然进入有限的空间,周围又都是模拟的日光。小狗头人对环境的敏感让他们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此时新城进入太空后,人工重力系统跟自然重力多少也有些区别。
人工重力系统就是在地板上增加引力子的密度,从而提升地板对物体的引力。为了考虑整体的生存,新城内的重力取的是适合雷猿和狗头人生活的平均重力。
狗头人生活的区域重力较高,雷猿本身更适应重力低一些环境。这种情况下,小狗子会更加活泼,不过各种脏器功能又过于活跃。这极大的增加了看护难度。
新城的工业区由于原料有限,并没有全力生产。厂区工作的雷猿和机器人会逐个试验这些设备,确认能正常生产后,就进行安全的保护处理。
只有部分生产生活用品的厂区依然正常工作。新城之间也会进行物资交流。各个新城虽然结构一致,但是生物本身就具备多样性。每座新城实际生产出来的生活物资依然存在区别。
相互交换物资,同时人员也会相互进行交流。新城有一个传送大厅,每个传送大厅会连接10座新城。如果有人混入传送大厅,那么在他反复穿过不同的传送大厅后,他自己绝对无法确认自己的位置。
唯一能确认人员传出的只有同步检测传送大厅的信息通信网络。正常情况下通信网络能将穿过传送门的物资和人员清晰记录,并进行严格的记账比对。
这些记账数据会跟新城的数据库进行交互,时刻更新新城内的人员和物资清单。这些数据最终会成为指挥塔控制整个新城的依据。管理一座城市,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数据清晰。
数学是一切的基础,宇宙可以解析成数学,数学也可以描述宇宙万物。新城的复杂结果全部数据化之后,管理起来就会特别容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都清晰可见。
存储区的管理最为严格,物资的进出都会严格管控。当物资充足的时候,正常损耗的多少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能维持正常的生产,账目是否清楚并无关系。
当新城进入宇宙空间之后,一切就有了改变。为了保证物资能够有效被利用,新城的仓储区开始认真管理物资。平时的很多浪费行为也会被及时纠正。
仓储区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粮仓。各种作物已经收获过几批,大部分都被制作成预制食品。相比于简单的处理,制作成成品的食品,在脱水、无氧环境下更容易保存。
最复杂的则是生活区,人口聚集的密度大,自然就会产生很多交互。包括食物方面。分配合适的食物量就是最重要的一环。比如每个狗头人配给多少食物合适。
如果全部相同,根据体质不同,有的狗头人会吃不了,有的狗头人会不够吃。如果分配的不同,那么分配的标准是什么?同样生产和工作,吃的东西确有区别,自然会产生不平衡和矛盾。
用自助餐的方式则很可能会浪费食物。丰富的食物自然可以保证每个狗头人都满意,不过难免会出现过量供应的情况。好在可以通过畜牧业的养殖区来平衡确。
多余的食物喂牲畜对于新城来说不是难事。新城有传送门就是出现某些物资失去平衡的现象,也可以通过其余的新城进行补给。甚至可以通过星巢1号和星巢基地进行补给。
生活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没有天空,白云,没有阳光,风雨,狗头人生活在人工的环境中,和坐牢并没有实际的区别。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增加花园,娱乐场所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为了节约空间,新城会开发虚拟空间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现实是宇宙飞船,那么休息的时候进入虚拟世界就可以感受离开行星前的生活。
排水系统对生活区是最复杂的。上水下水虽然是两个管子,但是怎么保证水循环能够完成就比较复杂。新城采用的方式就是生活水进行处理。
处理好的生活用水在重新进入生活区。进入农业区和畜牧业的水则是单独的两个循环。农业区的水不会跟其它区域混用,这可以保证水质可控。
畜牧业的用水参考生活区的用水,确保养殖的动物可以始终有安全的用水。保持水质和处理污水,对于新城来说没有技术上的问题。当水分子被之间蒸馏后,在简单的过滤水分子就可以达到要求。
至于提供用水的区域不同,会在蒸馏水中加入合适元素,就可以调配出适合的用水。新城作为太空移动基地,自然不会只有一套水处理系统。
指挥塔会有一套水循环系统,生活区有一套水循环系统,畜牧区有一套设备,农业区也有一套设备。为了安全,这些区域还都各自配属一套备用设备。
军事区在所有区域的确认中,是最简单的。新城内的所有军事设施都会直接跟指挥塔联网。准确的说指挥塔就是军事区的绝对中心。严格来说整个新城都算军事区。
除了上面的重要区域,辅助区域的确认就要复杂很多。新城运转需要很多辅助系统。最关键的就是各种门的控制系统。门是极为特殊的系统。
门可以隔离各个区域,同时门也可以保持各个房间独立。门在关键时刻也可以保护它们需要隔离的区域。生物入侵,空气泄露,辐射扩散等问题都能用门进行隔离。
类似这样的辅助系统有很多,不过新城主要保证衣食住行就可以。行主要体现在军事上。新城在完成自检后,开始稳定的运转起来,各种岗位都正常运转。
周围的新城越来越多,很快100座新城全部集合完成。星巢1号就安静的停在集合点十多万公里的位置。新城到达这个位置后已经可以完成引力捕获。新城将会被星巢1号捕获到引力范围内。
星巢1号的表面上修建了很多环形坑。这些环形坑的底部可以跟新城底部吻合。这些环形坑是专门给新城停放用的。星巢1号的体积足够大,表面积也足够。
星巢1号的表面有足够的面积停放100座新城。新城中的1座此时正缓慢的飞向星巢1号。它的速度不断减少,很快就被星巢1号的引力彻底锁死进入同步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