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收回并销毁
秦淦西对邹记者那篇报道没在意,张立维等人也没在意,反而找秦淦西讨论起吴记者那篇报道来,说央日报记者就是不一样,立意深远,把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都归功于科技,极具前瞻性。
谁知还没聊几分钟,就看到刘处长亲自到来,站在门口向秦淦西招招手。
待他走出门时,她说道:“去你办公室吧。”
进办公室后,她顺手把门带上,迫不及待地问道:“你看了今天的省日报吗?”
秦淦西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厂长,紧紧掌握国家大事是必须的,而目前知晓这些大事的唯一途径就是报纸。
“你对关于机械厂的那篇报道怎么看?”
秦淦西看到她很是严肃的表情,从抽屉里把那份报纸拿出来递给她,“我给他做了评价。”
看到上面“胡说八道”四个大字,刘处长的脸色缓了,“他怎么写出这样的报道?”
秦淦西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提出‘性价比’这个概念的前提是吴记者提出的问题,他问我们为什么拒绝山麓大队研究设计制造粉丝的设备,我说没必要,使用这种机器有可能让粉丝亏本,不知道他为什么用这个来发挥,扩展到我们决策的问题上。刘处长,他这么写,是对我不满,还是对学校不满,还是对我们夏国发展机械工业不满?”
有护身符在,还有这么多正面报道,他倒是不怕这么一篇误导性的文章,更不怕他那么一个记者。
刘处长来问这文章,说明他和那个邹记者没有关系。
即使有也不担心,毕竟自己还是有底牌的。
刘处长回应道:“应该是水平差,但又想标新立异的原因。”
秦淦西呵呵笑道:“作为一个记者,不应该遵循基本事实吗,省日报都出现这样的记者,万一把所有工厂的决策都引导向性价比决定一切,我们湖湘省就乱套了。”
刘处长问道:“你准备怎么处理这篇报道?”
秦淦西摇了摇头,“我还没想好,因为不知道这是他个人行为,还是省日报领导的行为,不过我想把工厂的事情安排一下后就去找学校领导,然后过河去找有关领导。把我的话肆意歪曲,这是诬蔑,对这种没有记者基本素质的记者,不能容忍。”
刘处长反应很快,省里面有关部门的反应也很快,得知央日报的吴记者是同行之人,一个处长直接找过去,问及这几天在河西的采访情况。
吴记者正在处理一篇稿件,见那处长问采访情况,便有些激动地把在湖湘工学院机械厂和山麓大队看到的情况简明扼要地说了出来。
那处长问:“秦淦西同志一直用性价比来决定生产?”
吴记者瞪着眼睛看了对方几秒,然后笑着说:“怎么可能?他的水平这么高,怎么可能这么做?我所看到的一切,人家都是很科学、很严谨的。哦,也用性价比做过一次决定。”
“哦,哪次?”
“山麓大队想请他研究设计一款生产粉丝的机器,被他拒绝了。我问他为什么要拒绝,他回应称用机器生产的话,有可能造成粉丝亏本,不合算,不如用人工。”
处长和吴记者聊了几分钟后就离开。
等他离开后,吴记者感觉有些不对,虽然他是管记者这一块的,但管不到自己啊,不去问邹记者,来问自己干什么?
脑筋急转弯后,他快速跑到隔壁办公室找到今天的省日报,看到第一版上那个巨大标题,顿时明白了什么,心中马上涌现“胡说八道”四个字。
问题还是自己提出来的,对秦淦西的回答也有记录,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报道?
耐着性子看完后,眼里闪着不屑,心里满是鄙视。
他知道邹记者是个什么货色,也知道湖湘省有部分超常产量就是他报道出去的,后来这股风被刹住,他也好像回归正常了,没想到遇到个新词,毛病又犯了。
不过也不想去管,和秦淦西只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和他邹记者更没什么关系,如果不是凑巧一起去采访,后来又要跟着自己,根本不会去认识他。
不过,他还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把这件事记了下来。
那位处长很快找到省日报总编办公室,却没找到人,才知道总编这几天生病住院,工作都交给了第一副总编。
找到第一副总编,问了一下今天这份报纸的审批情况,后者很坦然地承认是自己审核的。
处长拿出报纸,戳戳第一版的那篇报道,很严肃地问他:“你知道什么是性价比吗?”
编辑拿过报纸,“这上面写清楚了定义,性能价格比。”
处长伸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吼道:“你这么聪明吗?既然知道性价比是性能价格比,那么这个性价比怎么能成为机械厂的发展决策依据?”
桌子上的茶杯被拍得跳起来,杯盖跳得更高,重新落到杯口上继续跳动,在处长吼完后,杯盖也稳定下来,就像给处长的怒吼配音。
处长喘了几口粗气,然后指着他说:“水平低下,记者如此,你也是如此……不,你们都是故意的,故意制造混乱舆论,对秦淦西进行诋毁,对首席进行诋毁,意图破坏我夏国的建设。”
副总编顿时大惊,头上马上冒出白雾,哆哆嗦嗦地说:“不是,我没有。我只是觉得秦淦西是首席亲自表扬的,工厂做得很好,这个词也很新颖,所以没有进行推敲就通过了。”
这么冷的天,能瞬间出现这么多冷汗,说明他吓得不轻。
这么大的帽子,他戴不起啊。
处长没有和他多说便拂袖而去。
很快,处理下来了,这个第一副总编被一撸到底,相关的两个编辑也连降三级。
至于邹记者,他进去了,理由是利用身处文化潮头阵地之便,恣意歪曲事实,意图引发社会舆论混乱,视同间谍。
同时,收回今天省日报的命令迅速下达,要求各单位将收回的报纸就地销毁。
收到这个命令时,秦淦西正和郝主任等机械系老师讨论生产轴承的机床。
学校图书馆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听说他们已经根据生产过程把有些设备推演出来,便都来了,秦淦西本来想去找学校领导后过河的,见此也只能留下来。
这里有几个是教过自己课程,既然被堵住了,这么离开显得很没礼貌,便留下来给他们讲解。
没想到自己还没出发,今天的报纸就要被收回去,过河去“申诉”也没有意义了。
本来就是去做做样子,显得自己自己对此事比较气愤,去“劝”他们不要把被首席表扬不当回事,现在还没出发就被处理完毕,正中下怀。
稍微受点“委屈”吧,做一个“任劳任怨”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