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2月7日,大年三十,大雪如棉花一般从空中飘落。
下午五点五十,秦淦西顶着雪步行来到火车站,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进入广场,他看到那里停着一辆绿色212和两辆伏尔加,三辆车旁边有几个兵哥哥在轻轻跺脚,只有一个中年兵叔叔坐在车上。
冷,实在太冷了,湿冷湿冷的,冰冷的气息无孔不入。
南方的零度,相当于北方的零下二十度,甚至更难受。
他知道那三辆车可能的用途,但没有主动去打招呼,而是抖掉身上、背包上和帽子上的雪后进入候车室。
候车室内的人不多,能尽早回去过年的,都已经回去了,余下这些,是时间上安排不过来的,只能今天回去,近的可以赶上年夜饭,有的可以赶上明早的团圆饭,有的只能回去拜年,或者回去撒红包。
等了不到十五分钟,一辆南下的绿皮火车徐徐进站,哐当哐当。
秦淦西把身上的衣服紧了紧,然后从候车室里走出来,走到站台边缘。
火车停稳后,卧铺车厢的门打开,一个青年噌噌噌很快下车。
秦淦西挥着手跑过去,嘴里大喊:“伟哥。”(不要想歪了,这样的名字多得很)
没错,大伯一家来过年了,他来接站。
秦伟下车后,转身去接被递出来的赵芳芳,听到有人喊,转头看去,随即大笑:“厂长老弟,你亲自来接我们。”
在京都大院里的时候,他好像没这么阳光,四个多月不见,变化这么大吗?
秦淦西跑过去,把赵毅接下来,对着站在门口的大伯一家逐个问好。
“大伯好……大伯母好……大姐好……大姐夫好……二姐好。”
秦励园下车后,重重地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掌,“淦西你这家伙,现在不得了啊,发明了那么多机器,从小打小闹的农业机械,上升到了机床。”
这一掌的力量不小,即使强如秦淦西,身体也晃了两晃。
大伯母张海燕推了秦励园一把,嗔道:“你以为淦西是你的兵呢,这么用力。”
秦淦西嘿嘿笑道:“大伯,再拍重一点,我今后就去你家混吃混喝了。”
秦励园哈哈笑道:“没事,只要脑子没坏就行。”
秦丽群伸手揽着秦淦西的胳膊,哈哈笑道:“那感情好。今后我学会画图,你只要把思路讲给我听,我帮你画出来,让我也享受一下发明创造的荣耀。”
秦伟弱弱地说:“二姐,火车就在这里,你画出来试试,看能画出一个盒子么?”
说完,快速后退。
秦丽群松开秦淦西,追过去拍了两巴掌,“恼怒”地说:“让你看不起我。”
秦淦西抱起赵芳芳,问道:“芳芳,还认识我吗?”
小家伙奶声奶气地说:“你是淦西舅舅,爸爸妈妈和外公外婆说,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秦淦西哈哈笑道:“对,要学习淦西舅舅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今后长得漂漂亮亮的。”
说着,从口袋里抓出几颗糖递给她,又抓出几颗递给赵毅。
那边,秦励国和那个兵叔叔几人接上头了,哈哈声传了出来。
很快,秦励国喊秦淦西过去,“淦西,这是胡叔叔,少将。”
秦淦西走过去向他微微躬身,“您好!”
对这些人,他是很尊敬的。
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夏国人站不起来。
胡少将哈哈笑着说:“十七岁的正科级厂长,十七岁的科学家,不简单。”
三辆车,有两辆是来送大伯一家的,胡少将只来见个面。
秦淦西和几个同辈挤在绿色212上,需要他在前面指路。
秦伟问道:“老弟,什么时候到你们机械厂去看看?”
“可以啊。我初二值班,要不初二去?”
秦丽群呵呵笑道:“我在央日报和爷爷寄来的湘日报看到你们厂的报道,一直想来参观,看到底有多先进。淦西弟弟,你的脑袋瓜子怎么就这么灵光呢,先前研究设计农业机械倒也罢了,结果机床也会研究设计。要是能把一半的灵光分给秦伟,他就不会那么勉勉强强了。”
秦伟弱弱地说:“二姐,我们好歹也是一个层次的,不要光攻击我行不?”
这样的回答,北部马上受到手掌的连击。
大姐秦丽虹斥道:“都要结婚的人了,丽群你这个动手的习惯怎么就改不了。”
秦淦西马上问道:“二姐,什么时候结婚?”
秦丽群问道:“你说要送礼的,还算数不?”
秦淦西笑道:“自然算数啊。你不辞劳苦帮我买了两本字典,凭这一点也不能不送。”
秦丽群将手从后排伸过来,在他的脑袋上狠狠揉几下,“合着不帮你买词典,你就不送了。”
秦淦西连忙呵呵笑道:“哪能呢。如果时间安排得过来,我还要来参加婚礼。”
秦丽虹便问他这段时间在干什么。
当他把近期的工作安排简单讲一下后,她惊讶地问:“你现在做这么多事吗?炼钢和其它机械制造不一样吧?”
秦淦西给他们简单解释了一下。
炼钢的硬件是机械,软件是配方,他不参与配方研究,只是研究设计机械设备,再说,有铸造用熔钢炉的成功例子在前。
秦伟则惊讶于他敢于对生产轴承的机器设备下手,说这玩意很难弄的,即使老毛子援建的轴承厂,其技术也不是那么稳定。
对于他说的这一点,秦淦西倒是不清楚,但身为大院的子弟,在这方面的信息应该是没错的,这也算是他今天的一个意外收获。
这样的话,应该把投产进程控制好,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免得这些技术被老毛子专家弄走。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今后不能上报纸了,让机械厂猥琐发展,只要到1960年7月底,那时候就不会怕了……
虽然天降大雪,但有机车代步,到镇上公路尽头的时候,将将耗时一个小时。
下车后,秦淦西在地上猛跺脚,拼命甩手。
太冷了。
他没想到车里连取暖系统都没有,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自己骑自行车带路,那样至少脚在活动。
大伯见状大笑:“这样就受不了了?”
秦淦西点了点头,“国外的车里已经有冷暖空调,我们至少也可以装一个取暖系统,不要把发动机的余热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