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对外开战,对内发展
体验到了战争的来钱速度,不少文官都摩拳擦掌,磨刀霍霍了。
我们文官的刀,未尝不利!
这异姓王,我们文官也未尝当不得!
平定东瀛之后,朝廷论功行赏,该封王的封王,该封国公的封国公,那一份份册封诏书皆已精心拟定完毕,只待功臣们归来便可昭告天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本该荣归故里、接受封赏之人却迟迟未归。
就在众人焦急等待之时,东瀛的第二批银子终于送达京城,这批银子数量颇为可观,而随银子一同到来的,还有一封傅友德的亲笔信。
信中的内容令朱雄英眼前一亮。
原来,傅友德等人在东瀛附近竟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名为琉球之地,据说在其不远处似乎还有一个叫做吕宋岛的地方。
单从名字上来看,这两个地方仿佛冥冥之中便与大明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
傅友德:太子殿下,这两地方与我们大明有缘呐。
傅友德在信中直言不讳,表示欲将这两地攻打下来纳入大明版图。
朱雄英深知这位老将的脾性,当他看到这封信时,心中便明白傅友德及其所率军队定然早已展开行动。
毕竟对于这样的开疆拓土之机,以傅友德之果敢决然,岂会轻易放过?
开疆拓土,裂土封王,谁不想要呢。
朱雄英暗自思忖,无论自己是否批准此次行动,既然这两处地方已然被他们发现,那么打下它们几乎已成定局。
若是自己不予批准,恐怕这帮悍勇之士会搬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辞来。
念及此处,朱雄英决定顺水推舟,同意傅友德的想法。
于是,他当即下令让傅友德等人放心大胆地去征战,并火速调配两万精锐兵马增援前线。
与此同时,朱雄英也毅然决然的下旨,将秦王朱樉册封为琉球之王,责令其前往治理,又将晋王朱棡封为吕宋岛之主,命他赶赴当地镇守,最后,周王朱橚则被赐予东瀛岛作为封地,需即刻动身赴任。
所以藩王于当地建国,奉大明为宗主国,真正意义上裂土称王,不许称帝,只许称王,可自行管理当地一切军政要务,同时要向大明年年纳贡,岁岁称臣。
此令一出,这三位王爷便开始忙碌地收拾行装细软,只待前方战事大捷的喜讯传来,他们就要迅速启程,奔赴各自的封地走马上任了。
然而,当三人得知这一旨意后,心中顿生不满与委屈。
他们立刻心急火燎地前来找皇长孙朱雄英诉苦抗议,只见他们满脸怒容地质问道。
“为何老四能够安然留在大陆之上,而我们兄弟三人却要被发配到海外孤岛呢?”
三人异口同声的来问责。
朱雄英见状,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佯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跑到慈宁宫找马皇后跟前告状道。
“奶奶呀!您看看二叔、三叔和五叔,他们竟然不愿意替孙儿守护好大明朝的万里河山啊!”
马皇后一听这话,顿时柳眉倒竖,凤目圆睁,她怒喝道,“来人呐!快将那三个忤逆不孝之子给本宫提溜过来!今日非得让他们尝尝擀面杖的厉害不可!身为皇室宗亲,不思为国家效力,为侄子守卫疆土,反而在这里挑肥拣瘦,简直就是无法无天!我看呐,定是这几日疏于管教,才使得他们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公然违抗圣旨!取我擀面杖伺候!”
不一会儿功夫,秦王、晋王和周王便被侍卫们如拎小鸡一般带到了马皇后面前。
还未等他们开口辩解,马皇后手中的擀面杖已然高高扬起,狠狠地落在了他们屁股上。
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宫殿。
经过一番痛打之后,这三位王爷终于老实了下来,他们捂着屁股,呲牙咧嘴地相互对视一眼,然后乖乖地回到自己住处,继续收拾行李,准备踏上出海之路。
毕竟,面对马皇后的威严,他们可不敢再有丝毫懈怠之心了。
由于东瀛惨遭血腥屠戮,导致其国内人口锐减,甚至即将亡族灭种,朱橚所受封的地域内也因此变得人烟稀少,甚至没有说没有本地人了。
朱雄英果断决定采取措施,安排大规模的移民前往该地进行屯田开垦。
经过深思熟虑,朝廷将目光投向了沿海地区,准备从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毕竟,对于许多生活在沿海的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根据朝廷颁布的政策,凡是愿意前往东瀛屯田的移民,每个人都可以分到整整一百亩肥沃的土地,同时还能获得白银一百两作为赏赐。
而且这个奖励原则是先到先得,如此优厚的条件瞬间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热情之火。
很快,沿海地区想要报名参加移民的人数急剧增加。
不少人心里想着,反正都是住在海边,去哪里又有何妨呢?更何况还有那令人心动不已的百亩良田和丰厚赏金作诱饵。
当然,也有一些人因眷恋故土、不舍乡情而选择留在原地,但这样的人终究只是少数。
面对踊跃报名的人群,吏部迅速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项工作。
一方面对现有官员进行合理调配,另一方面则积极选拔优秀人才,通过内部升迁或者外派等方式,让他们前往海外参与当地的建设与管理。
一时间,整个沿海地区都沉浸在一片繁忙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之中。
同时还得派遣军队前往驻扎。
站端一开,大明就有源源不绝的银子入账。
土地打下来容易,要守下来才是难事。
对外在开战,对内也在发展。
朱雄英鼓励生育,推动义务教育。
并浩浩荡荡的开展了剿匪剿黑的国策,彻底清除匪患,地底黑帮也得全部从良。
朱雄英为此,直接出动了军队。
你不愿从良,我就直接平叛,军队的出现,剿匪就已经变成了平叛。
剿匪还要活口,军队可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