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内劲和生物电流
深夜的实验室里,只有李长生一人。
窗外是漆黑的夜,万籁俱寂,偶尔有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轻响。实验室里,李长生盘腿坐在一张朴素的木椅上,双目微闭,呼吸绵长而均匀。
他的双手自然放在膝上,十指微微张开,如同莲花初绽。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在他周身流动,隐约间,似乎有一丝极淡的白雾从他的毛孔中渗出,又迅速消散在空气中。
这是化劲的境界,超越明劲、暗劲之上的最高层次。
";内力如水,散而不散,聚而不滞,刚柔相济,阴阳调和...";
李长生轻声自语,睁开双眼。在实验室昏黄的灯光下,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万物。
他站起身,走到一旁的实验台前,伸手轻轻一推,那一尺多厚的钢制实验台纹丝不动。可就在接触的一瞬间,台面上的一只玻璃烧杯却无声无息地碎裂开来,玻璃碎片散落一地。
";隔山打牛之劲,已经初步掌握。";李长生满意地点点头,";但还是太过粗浅,威力有限。";
他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翻开,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填满了整页纸。这是他这些天来对内劲理论的研究笔记。
";古人的武学理论虽然玄奥,但其本质不过是对人体潜能的开发利用。而现代科技虽然先进,却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奇妙之处。";
李长生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如电光般跳跃。
";如果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
他的目光落在桌上那份刚刚从系统中获得的";电磁内劲生成器";设计图上。这份设计图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特殊装置增幅人体内劲,实现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和速度。
李长生小心翼翼地展开图纸,仔细研读着每一个细节。图纸上的装置并不复杂,主体是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线圈系统,能够接收并放大人体产生的微弱生物电场。
";这正是打破武道瓶颈的关键!";
李长生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传统武学修炼,往往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苦修,才有可能触摸到化劲的门槛,而且成功率极低。但有了这套装置,或许能大大缩短这个过程。
他拿起笔,开始在纸上草拟初步方案:
";第一步,制造原型机,验证基本原理。";
";第二步,寻找合适的实验对象,测试装置效果。";
";第三步,根据实验结果,优化设计,提高性能。";
";第四步,将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
写到这里,李长生停下了笔。他思考着谁会是合适的实验对象。这个装置不是普通人能使用的,使用者需要有一定的武学基础,至少要掌握明劲,否则即使有装置辅助,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也许...可以从军中挑选几位身手不错的同志试试。";李长生喃喃自语,随即摇了摇头,";不,太冒险了。这项技术太过敏感,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思索再三,李长生做出了决定:";先自己测试,等技术成熟后,再考虑扩大应用范围。";
他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已是凌晨两点。外面的夜色依然深沉,但李长生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兴奋。
";系统,整理所有与武学和电磁学相关的知识,我要全面梳理一遍。";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入实验室时,李长生的桌上已经堆满了草图和计算纸。他的眼中带着些许血丝,但更多的是坚定和期待。
一个将科技与武学完美结合的构想,已经在他脑海中日渐清晰。
………
清晨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斑。李长生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面前密密麻麻写满公式的笔记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整整一夜未眠,他已经将传统内劲理论大致翻译成了现代物理学语言。
";奇经八脉,本质上是人体内特殊的生物电流通道...";李长生轻声读着自己写下的结论,";而内劲,则是一种可以被科学手段测量和放大的生物电磁场现象。";
这个发现令他无比振奋。古人所谓的";气";,很可能就是现代科学中的生物电能。而所谓的";运气";过程,实际上是控制体内生物电流的流动方向和强度。
";难怪古籍中常说';气如流水';,这与电流的特性何其相似!";
李长生站起身,走到实验室中央的空地上,双脚略微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开始运转内力。
一股暖流从他的丹田起始,沿着经脉缓缓流动,逐渐遍布全身。当这股暖流流经他的双臂时,李长生猛然睁开眼睛,双手向前一推。
";嗡——";
空气中似乎传来一声轻微的震动,实验台上的几份文件无风自动,轻轻飘起,又缓缓落下。
李长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内劲外放时,果然产生了明显的电磁场波动。";
他迅速走到一旁的柜子前,取出一台自己改装过的简易生物电流检测仪。这台设备是他根据系统提供的知识,利用研究所现有的器材临时组装的,灵敏度虽然不高,但足以检测人体较为明显的生物电流变化。
将检测仪的电极贴在自己的穴位上,李长生再次运转内力。仪器上的指针立刻剧烈摆动起来,几乎要甩出刻度盘。
";反应比预想的还要强烈!";李长生惊喜地发现,";这证明内劲确实会引起体内生物电流的显着变化。";
他快速记录下数据,又调整了仪器的参数,进行了几组不同强度的测试。每一次,结果都印证了他的理论:内劲运行与生物电流活动高度相关。
";如此看来,用科学手段增强内劲,在理论上完全可行。";
李长生走回桌前,翻开";电磁内劲生成器";的设计图,重点研究其中的核心部件——特殊材料制成的线圈系统。
";常规金属线圈无法有效感应人体生物电场,需要使用特殊材料...";李长生皱起眉头,";按照设计,最理想的材料是一种含稀土元素的合金,但在现在的条件下恐怕难以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