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内劲生成器
他思索片刻,眼睛突然一亮:";不过,我记得小王前几天提到,地质队在西北发现了一处稀有矿藏,其中就含有这种稀土元素!";
李长生立即拿起笔,写下一份申请报告,准备向上级申请调用一些这种稀土材料进行";特殊研究";。
";有了这种材料,就能制造出能够有效感应和放大人体生物电场的特殊线圈,这是整个装置的关键所在。";
夜幕再次降临,实验室里只剩下李长生一人。他关上门窗,确保不会有人打扰,然后将自己组装的简易生物电磁波测量装置摆在身前。
这是一套比白天那台更加精密的设备,能够不仅能测量生物电流的强度,还能记录其波动模式。李长生将传感器贴在自己身体的几个关键穴位上,开始了自我测试。
";呼...吸...";
他调整呼吸,逐渐进入一种特殊的状态。丹田处的内力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随着他的意念控制,沿着经脉流向全身各处。
仪器上的指针开始剧烈摆动,记录纸上画出了一条条起伏的曲线。
李长生尝试着改变内力运行的路径和强度,观察仪器的反应。每一次变化,都会在记录纸上留下不同的波形。
";果然,不同的内力运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生物电磁波动模式。";
测试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当李长生终于停下来时,已是深夜十一点。他小心翼翼地收集了所有的记录数据,开始分析研究。
";从波形图上看,内劲最强时的电磁波动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谐振模式...";李长生喃喃自语,手指在纸上画出一个复杂的波形,";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与之匹配的外部电磁场,就有可能实现内外共振,大幅提升内劲强度!";
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他拿出从系统获得的";电磁内劲生成器";设计图,对照自己的测试数据,突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设计图中线圈的排列方式,恰好能够产生与他测试中发现的最佳内劲波动模式相匹配的电磁场!
";这不是巧合,这是科学!";李长生轻声惊叹,";古人通过千百年的实践摸索出的内劲运行路线,恰好是人体生物电流传导的最优路径!";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传统武学与现代科技,这两条看似平行的线,正在他的努力下逐渐交汇。
";关键突破点已经找到:利用特殊材料制造的线圈,可以放大人体经络中的微弱电流,形成一个增强内劲的反馈循环。";
李长生转身回到桌前,拿起笔,快速写下了接下来的实验计划:
";第一,申请稀土材料,制造特殊线圈。";
";第二,根据测试数据,优化线圈排列,实现最佳匹配。";
";第三,设计便携式原型机,进行实战测试。";
写完这些,李长生又补充了一条:";确保绝对保密,防止技术外泄。";
他想起了不久前才处理的间谍事件,眼神变得坚定而冷峻。这项技术如果落入外国之手,后果不堪设想。无论是毛熊还是漂亮国,都不会放过这种能够大幅提升战斗力的革命性技术。
";这项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中。";李长生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夜更深了,实验室外的院子里,一只夜猫头鹰发出低沉的叫声,仿佛在回应李长生的决心。他望着满桌的图纸和数据,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内劲生成器只是第一步,将来我们还可以开发更多科武结合的技术...";
他的思绪飞驰,一个又一个大胆的构想在脑海中成形。这是一条前人从未踏足的道路,充满未知与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可能。
";明天,就开始着手申请材料吧。";李长生做出了决定,他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句话:";科武融合,开创新时代。";
合上笔记本,李长生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体内那股蠢蠢欲动的力量。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伟大变革的起点上。过去几个月里,他凭借系统获得的知识,已经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起了世界强国的注意。
而现在,他要开启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一个将彻底改变战争形态的计划。
……
稀土材料的申请比李长生预想的顺利得多。得益于他在";长城-1号";项目上的突出贡献,上级几乎没有询问就批准了他的特殊研究申请。一周后,第一批稀土样品就送到了他的实验室。
";这就是地质队在西北发现的稀土矿石?";李长生小心翼翼地从木箱中取出一块泛着微弱青光的矿石,放在特制的分析仪上检测其成分。
";含量不错,杂质较少,正适合我们的需要。";他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转向一旁的冶炼装置,";接下来要将其提纯,然后按特定配比制成合金。";
李长生亲自操刀,将矿石研磨成粉,投入特制的电炉中冶炼。整个过程极为繁琐,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时间,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
";果然没错,这种稀土元素在高温下会发生特殊的分子排列变化,形成具有强大电磁感应能力的晶格结构。";李长生透过护目镜观察着炉中泛着蓝紫色光芒的合金液体,心中愈发确信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
三天三夜的连续工作后,第一批特殊合金线圈终于制作完成。这些线圈看起来并不起眼,呈暗灰色,略有金属光泽,但当李长生用特制的仪器测试其电磁特性时,数据却令人惊叹。
";感应系数比普通金属高出近十倍!";李长生惊喜地记录着数据,";而且对生物电磁场的反应尤为敏感,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接下来,他开始按照设计图纸,将这些特殊线圈组装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线圈的排列方式极为讲究,必须与人体经络系统的走向完全匹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丹田处的主线圈作为核心,连接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对应位置的副线圈,形成一个完整的能量循环系统...";李长生一边组装,一边检查每一个连接点,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