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军工专家忍不住插嘴:\"这种计算太复杂了!涉及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弹道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即使是最顶尖的弹道专家团队,也需要数周乃至数月的时间!\"
李长生没有理会,继续输入数据,然后启动计算程序。
这一次,计算机运行的时间稍长,屏幕上闪现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和图表。六分钟后,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和三维弹道图出现在屏幕上。
\"计算完成。\"李长生后退一步,让在场的军事专家们查看结果。
专家们挤到屏幕前,仔细研究着报告和图表。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表情从专注变为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这……这些数据……\"弹道学专家刘教授结结巴巴地说,
\"不仅考虑了所有常规因素,还计算了地球自转对弹道的微小影响!这种精度……是我们从未达到过的!\"
另一位军工专家补充道:\"它甚至分析了不同高度的气流变化对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影响!我们的手工计算中根本没有包含这么多变量!\"
最年长的一位军事专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双手颤抖着,转向李长生:\"李科长,这种精度的计算……能将导弹的命中精度提高至少十倍!这……这意味着什么,您明白吗?\"
李长生点点头:\"我明白。这意味着我们的国防实力将获得质的飞跃。\"
总装室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而激动。科学家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是难以掩饰的震惊和兴奋。
\"还有。\"李长生继续说道,\"它不仅能处理军事和工程问题,还能解决更多领域的难题。\"
他从公文包中取出最后一份文件:\"这是一个小麦新品种的基因数据。我们的目标是分析最佳杂交组合,以获得产量最高、抗病性最强的新品种。\"
农业专家李教授瞪大了眼睛:\"这种工作通常需要几代农业科学家的努力,要经过无数次田间试验,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
李长生轻轻敲击键盘,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现在,只需要几分钟。\"
计算机再次运行起来,屏幕上闪现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遗传数据和生物模型。
十四分钟后,它给出了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包括最佳杂交组合、预期产量、抗病性评估等全方位数据。
农业专家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份报告,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这简直是在革农业科学的命啊!\"李教授最终叹道,\"用计算的方法预测杂交结果,将试验时间从十年缩短到几个月……这将彻底改变育种的方式!\"
总装室内的震惊气氛已经达到了顶点。
科学家们或站或坐,个个面色苍白,眼神恍惚,仿佛刚刚见证了一场超自然现象。
\"它……它不仅是一台计算机。\"老周的声音颤抖着,\"它是一台能够改变世界的机器!\"
\"我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能见到如此神奇的创造。\"一位年长的科学家喃喃自语,\"它将人类的智力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李长生环视众人,心中清楚他们所经历的震撼。
在这个年代,即使是最有远见的科学家,也很难想象计算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智能和效率。
\"曙光一号\"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跨越,更是思想上的革命。
\"各位,'曙光一号'的能力还远不止这些。\"李长生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它能同时处理多个复杂模型,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算法,能够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
他在键盘上快速输入了一段指令,屏幕立即分为四个区域,同时运行着四个不同的计算任务——天气预报模型、经济预测系统、材料结构分析和密码破解算法。
四个任务同时进行,却没有丝毫的卡顿或延迟。屏幕上的数据流畅地更新着,仿佛在炫耀它取之不尽的计算能力。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电子学专家老周喃喃道,\"就算把全国所有的计算设备连接起来,也不可能达到这种运算能力!\"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情不自禁地靠近机箱,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冰凉的金属表面,仿佛在确认这不是某种幻觉:
\"它竟能同时处理如此多的任务,却连发热都没有明显增加……这根本不符合我们所知的任何物理原理!\"
李长生按下停止键,屏幕恢复平静:\"这就是集成电路技术的威力。它不仅仅是缩小了元件尺寸,更从根本上改变了计算机的架构和工作方式。\"
\"工程技术和基础科学的完美结合……\"机械工程师喃喃自语,眼中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度,我从未见过……\"
赵刚站在角落,默默观察着科学家们的反应。
他见过许多重大科技突破的瞬间,但从未见过如此强烈的震撼场面。0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资历多深,阅历多广,此刻都像孩子一样,面对这台神奇的机器流露出赤裸裸的惊叹和敬畏。
……
赵刚神色凝重地穿过的回廊,脚步匆匆。
他手中的公文包被抱得极紧,里面装着一份标注着\"绝密\"的报告。
警卫们立正敬礼,他微微点头回应,步伐没有丝毫放缓。
自从三天前\"曙光一号\"完成首次测试,他就一直在准备这份汇报材料,几乎没合过眼。
办公厅门口,几位身着制服的警卫仔细检查了他的证件,随后一位年轻的警卫引他进入一个朴素而庄严的会议室。
\"赵同志,请稍等,首长们马上到。\"警卫低声说完,悄然退出。
赵刚坐在长桌一端,整理着思绪。
他知道今天的汇报有多重要。
如果不能令人信服,\"曙光工程\"可能面临被质疑甚至被搁置的风险。
门开了,几位高层领导鱼贯而入。
\"赵刚同志,\"老者坐到主位上,直奔主题,\"听说你们的'曙光工程'有了重大进展?\"
赵刚站起身,恭敬而坚定地回答:\"是的,首长。我们已经成功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取名为'曙光一号'。它的性能远超现有的任何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