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间,四人已走出这条纵道,回到了之前坐马车的地方。
眼前就是之前登岸的码头,金角湾已经被夕阳染成了一片橙红,
海面波光粼粼,宛如铺上了一层金色的轻纱,如梦似幻。
李国助取出刚刚买的怀表,查看时间。
在钟表店里时,他就已经跟廉司南送他的怀表和店里的座钟对过时间了。
当时这怀表的时间就跟参照时间差不多,也是让他下决心买下这块表的原因之一。
他见时间刚到六点左右,算算应该还能走完滨海的横道,便道:
“还有一个小时,我们把滨海横道也逛了吧。”
“我无所谓,就是怕七点咱们赶不回来。”斯佩克斯耸肩摊手。
“没关系,北边还有码头,她在这找不见我们,自会去那边的。”
林福云淡风轻地道。
“既然林先生都这么说了,我当然没理由拒绝。”
斯佩克斯耸了耸眉,笑道,
“说实话,这条街才是整个市镇区最美的地方,特别是在此刻这样的傍晚时分。”
“是啊。”
李国助看看橙红色的金角湾,也不得不附议道。
“你这只怀表可能买贵了。”
没想到廉司南却突然张口煞起了风景,
“这只表正常的价格应该在白银1500两左右,可你却给了2000两。”
李国助顿时一脑门黑线:“那您为什么不早说呀?”
“我不忍心打扰那位专注的钟表匠人。”
廉司南咧嘴一笑,同时耸肩摊手道,
“再说你财大气粗,多付几百两也无所谓。”
“好吧……”
李国助顿时被成吨的无力感压的说不出话了。
与上中两条横道两边都是店铺不同,这条横道西侧是店铺,东侧是金角湾,
走在其上,轻柔的海风吹拂过身体,使人神清气爽,
欣赏到海滨风光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市井繁华,
可以使人体验到上中两条横道所没有的开阔之感和浪漫之情。
所以路上可以看到不少男女或牵手而行,或相依相偎。
西侧开张的店铺明显也是三条横道中占比最高的,
其中多是茶馆、酒馆、青楼等娱乐场所。
这使四个大男人走在这条街上不免有些尴尬,被动地吃了好多狗粮。
路过青楼时,还要应付妓女的招揽,
偏偏为了按时赴宴,他们还不能进去,着实也有些窘迫。
不过李国助从生理年龄上来说,还算不上大男人,
虽然灵魂是成年人的,但受限于生理的不成熟,对男女之事基本也只停留在意淫阶段。
所以遭受的尴尬和窘迫并不深,更多的只是在吃另外三人的瓜。
好在因为有大明青楼不得在市镇区营业的规定,这条街上的青楼总体来说还不算多,
日本和朝鲜的加一起不超过四家,闯过去也就能松一口气了。
总算走到了横道北端,李国助看了看时间,已是差几分钟就到晚上7点了。
天居然还没有黑,只是金角湾的橙红色更浓郁了点。
海参崴属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夏季昼长夜短,
虽然下午7点左右可以看到夕阳和晚霞,
但日落的时间却是在晚上9点到10点左右,
天完全黑下来,更是要等到晚上11点左右。
这反而使他们能清楚地看到金角湾里各种船只的情况。
所以当到达市镇区北边的码头上时,他们惊喜地发现,嫣语的画舫正在向码头靠近,
就好像是她一直让船跟着李国助他们一样。
“诶,林先生!真巧啊,你也是来赴宴的吗?”
旁边突然传来一个男子向林福打招呼的声音。
李国助扭头一看,打招呼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容貌清俊帅气,
穿着一身山绸道袍,神情看起来甚是闲适。
“呦,沈公子,还真是巧啊!你也是刚来的吗?”
林福惊喜地道。
“应该比你们来的早一点吧。”
沈公子说着,扫了眼李国助、廉司南和斯佩克斯,又对林福道,
“听我们会馆的门子说,贵公司的少东家今晚戌时要在嫣语姑娘的画舫中宴请我等,”
“不知那位少东家是什么样的人?”
林福伸手一指李国助,笑道:“这就是我们少东家。”
沈廷扬一惊,迅速打量了一下李国助,连忙拱手道:
“原来你就是李国助公子!失敬!失敬!”
“在下沈挺扬这厢有礼了。”
“久仰沈公子大名,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李国助也连忙拱手道,
“我去年有事,回平户待了差不多十个月,”
“没想到一回来,整个永明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一问才知,是沈公子与另外四位股东承包了扩建永明城的工程。”
“小弟不胜感激!”
说着他便长揖到地。
这一揖并不完全是客套,也怀着他对沈廷扬这位晚明义商,抗清英雄的敬意。
沈廷扬,字季明,号五梅,南直隶苏州府崇明人。
他出生于海商富家,为人慷慨有志气,崇尚侠义。
17岁补县学生,后入国子监读书。
崇祯二年,崇明风潮大作,他捐助四千余金赈济灾民。
崇祯八年,他以太学生入赀授武英殿中书舍人。
崇祯十二年,他上《海运奏疏》,建议恢复元代海上漕运,并呈《海运书》和《海运图》。
崇祯帝命造海舟试之,他亲自乘舟从淮安出海,半月抵天津,试运成功,被授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
后来他多次负责海运事务,为解决辽东粮饷运输问题做出重要贡献,为朝廷节省了大量费用和时间。
崇祯十五年,清军入侵,锦州告急,他前往山东登莱筹划海运粮饷。
翌年,漕运总督史可法保荐他为光禄寺少卿,又升太仆寺正卿兼户部事。
崇祯帝对他十分器重。
崇祯十六年,他任国子监司业,负责将漕船改为长江兵船及军事物资供应。
弘光元年,清军南下攻破南京,沈廷扬等人到达崇明岛,推戴义阳王为监国。
后到舟山群岛,投奔总兵黄斌卿,被鲁王封为兵部右侍郎兼户部左侍郎,总督浙直水师。